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琚金民 《教育文汇》2010,(10):53-53
女儿又有两篇作文发表了。我说这是双喜临门,女儿把它叫做"重庆"。女儿高兴极了,在家门口边跳边大喊:"我同时发表两篇文章啦!"很快,她就出去了,估计是找她的小伙伴"炫"去了。没过多久,女儿就回来了。我笑着问她:“冰冰,今天‘炫’了一把吧?”冰冰说:“她们不在家。”  相似文献   

2.
母女之间     
杨纯 《家长》2003,(Z2)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成了她的女儿,而她成了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记忆,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想,那可能是我和母亲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吧。母亲柔柔地哼着摇篮曲,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睡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很乖巧地跟着她。后来,母亲第一次打了我,她说我任性,其实是我对她不再百依百顺。上小学后,我几乎天天都淹没在她的唠叨声中,但我很少去理会她的那些话,对于她的惩罚更是不屑一顾。只是每每到了最后,总是我做出让步。我真恨她是我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但这是一个无法…  相似文献   

3.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32):51-53
<正>一位朋友曾向我求助:她的女儿有些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有悲观厌世的自杀倾向,希望我能和她的女儿聊聊天。因为她女儿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通过三次聊天,我了解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母亲身上,因为母亲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时不时会冒出“你去死吧”这样暴力的语言。在母亲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而女儿的感受却是:母亲不爱她了,  相似文献   

4.
给女儿美梦无限带女儿上班一天范海燕,胡泳9岁的女孩阿什莉·瑞戈尔在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没有去上学,而是和她的爸爸唐·瑞格尔,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参议员,一起到了国会山。这天是学校放假?还是美国的全国性节日来临?都不是,只因为4月2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  相似文献   

5.
儿子读初一时,有一天下午和我一块散步,谈到上学的话题。儿子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我当时用一部电影里的台词作了回答:“上学是为了实现你的心中所想,使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呢!”“那我以后要上大学,要当科学家,挣很多很多的钱!”  相似文献   

6.
这是北京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四十多岁单身母亲,承担巨额的学杂费,花巨资让孩子读名牌学校。以后,又花60万让没考上大学的女儿去德国的留学。因为没有邮递零食,女儿毅然放弃学业,无所事事。不但如此,母亲稍有不对,还大打出  相似文献   

7.
2004 年 2 月 15 日 , 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 , 死亡人数多达 54 人。当时 , 曾有一位母亲临危不乱 ,带着女儿顺利脱险。 2 月 15 日是个星期天 , 孙淑芬和女儿刘芳彤一起去中百商厦三楼的大众浴池洗澡。刘芳彤正读高三 , 因为母亲自作主张为她请家教 , 两人怄气互不理睬已有半个月了。 洗完澡,母女俩还没来得及穿上棉衣,就突然停了电。只听有人边跑边喊 :“着火了 ! 着火了 !”一刹那 , 孙淑芬和女儿都吓呆了。但孙淑芬很快镇定了下来 , 她一把拉住女儿的手 , 说 :“别穿了 , 快跑 !可刚跑两步 , 孙淑芬又担心孩子冻着…  相似文献   

8.
女儿的眼泪     
女儿小时候爱哭是出了名的。早在托儿所牙牙学语时,若平时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生病数日未来,女儿的小嘴就噘得老高老高,回到家,饭不吃,倒床就哭。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此病究竟生在谁的身上?光阴荏苒,时光流逝。十八九岁的大姑娘长得和母亲一样高了。大学暑期,女儿要去打工,还蛮有信心地选中国际品牌快餐店。女儿打工,可忙坏了夫人,第一天上班,非同小可,坚持要陪女儿一起去。“你和我一起去,这还打什么工?”平素对母亲百依百靠的女儿此时却一反常态,一语惊人。可不管怎样,女儿去经风雨,见世面,夫人比谁都紧张,下班回来,不见…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0,(12):51-54
女儿该不该晚上学一年呢? 我的女儿今年6岁了,她是9月初的生日,今年上小学了。但是我现在有些困惑,女儿现在上学年龄会不会太小了?上学后功课很紧,我怕孩子不适应。但是我又怕如果现在退学,再等一年上学的话,女儿在班里的年龄可能会偏大,她今后会不会有压力呢?请问我该让女儿继续念下去吗?  相似文献   

11.
梅子的弟弟都上学了,可梅子仍在家放牛。梅子吵着要上学。母亲说:“女娃要上啥学?再说我们家也没钱。”村里女娃上学的少,穷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重男轻女。梅子说:“家里没钱,哥哥和弟弟怎么有钱上学?今年你再不让我上学,我不放牛,也不洗饭碗.啥事都不做。”母亲被吵烦了,说:“你想上学行,那你自己去挣学费。”  相似文献   

12.
管洪芬 《家长》2011,(2):1-1
清晨,我在厨房里做着早餐,听见女儿房间里的闹钟已然响了三次,可任我如何伸长耳朵去听,也没听到有女儿的一丝动静。无奈之下,我只能去把女儿摇醒,告诉她赶快起床,要不然上学就要迟到了。被吵醒的女儿先发了一顿脾气,然后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起床。看我依然站在一边,女儿喊:“妈妈,我的衣服呢?袜子呢?”  相似文献   

13.
出远门     
黄少华 《中国教师》2009,(18):63-64
<正>今天,我就要上学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城里去读师范,母亲正在不断地朝我碗里夹菜:"华儿,吃饱点,多吃些菜,免得路上饿……"我一边答应着,一边低头想着心事。我父母中年得子,好不容易。可是在我六岁那年,父亲病  相似文献   

14.
大王四重奏     
我小时候上学躺在炕上一睁眼看见窗户上最高的一格有了太阳光,便要急得哭泣,我的母亲匆匆忙忙给我梳了小辫儿打发我去上学。我们的学校就在我们的胡同里。往往出门之后不久又眼泪扑簌地回来,母亲问道:“怎么回来了?”我低头嗫嚅地回答:“学校还没有开门哩!”这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想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性急。大王四重奏@梁实秋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双休日,母亲带着孪生姐妹俩到儿童公园去游玩。姐妹俩7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读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双双被评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她俩穿得花枝招展,煞是让人喜欢。10点左右,天热起来了,姐妹俩说要吃冰棒,母亲当即就去买了。姐妹俩见母亲买了3支,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问:“妈,还有一支给谁吃?”母亲先是一惊,转而反问女儿道:“你们说,还有一支给谁?”略一沉思,妹妹说:“给姐姐,因为这次考试她比我多考了4分,妈妈要奖励她,是不是?”母亲摇摇头。姐姐说:“妈妈,是不是给妹妹…  相似文献   

16.
她在跟我学     
我那上幼儿园的女儿,回家后无论我在做着什么,她都要紧跟在我身后,向我描述幼儿园老师今天怎么怎么样,穿戴了什么,某某小朋友又说了什么等等,或背过手去学老师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样子,或装作老师生气训斥孩子,有时甚至拿起铅笔当眉笔对着镜子描眉画眼,那劲头认真极了。我知道女儿不但跟老师学,更多的是跟我学,故我的言行也尽量“从优”,可有时还是被女儿钻了空子。记得有一次,女儿为我给她买的玩具不称心而拒绝进食,我一气之下,把玩具摔烂了。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自以为胜利了,心中暗自高兴。可第二天的事情不得不让我反思…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01,(10):16-17
我出生在川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一个小煤窑上班。我那时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小小的我实在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农活,天天盼着上学的日子,5岁多我终于上学了,上学的日子家里就更困难了,为了给我买一个算盘,母亲背了几筐菜走了十几里山路才换来。艰难中,我终于还是完成了初中学业。十二三岁开始,周末和假期我随生产队的妇女下地干活,每天可以挣4分。  相似文献   

18.
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四岁的女儿参观动物园,在征得管理员同意后,母亲要求自己的女儿去触摸一下一条无毒蛇的身体。尽管这个母亲自己也有点害怕,但她还是壮着胆,装出轻松的样子给女儿示范。在母亲的鼓励下,躲在母亲背后的女孩终于伸出自己的小手,很快地碰了一下蛇。这个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消除女儿对蛇的恐惧。以高技术、快节奏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来说,克服恐惧心理,是提高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走出恐惧的阴影呢?一、认识恐惧。恐惧是人的正常的、基本的情绪体验。人…  相似文献   

19.
加油,佳英     
15岁的杨佳英,7年前跟着母亲从浙江金华流浪到衢州,辍学几年,与母亲、右腿残疾的干爹生活在一起,靠捡废品维持生活。在答应母亲"一边上学一边拾荒"的要求后,她13岁时进入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读三年级。令人敬佩的是,边拾荒边上学的她在班上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当了两年班长。  相似文献   

20.
学会倾听     
“妈妈,今天老师领我们去看电影了,演的《刘胡兰》。”女儿放学刚回来,书包还来不及放下,就追不急待地跑到厨房向我倾诉,“我都哭了,晓彤也哭了。” “不是,刘胡兰是为了许多人不死,自己才被敌人铡死。她那么小,就帮妈妈干活。”女儿说着眼眶又红了,“我想爸爸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没有帮爸爸妈妈干活,我就哭了。” 那一刻我感动极了,惊悟女儿的成长。 学会倾听是在女儿初入幼儿园那年,她先是哭闹着不肯入园,入园后又抑郁寡言,闷闷不乐。我便利用做饭、洗菜的空闲逗她说话,问她“今天上幼儿园高不高兴?”“幼儿园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