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白山司志》是全国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志代表作,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今仅存的一部司所志善本,是研究白山土巡检司统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土巡检司统治极具重要参佐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文献编纂学的角度对《白山司志》的主要内容、编修背景及其版本收藏状况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古文献的保存与传布,亦可为学者从事中国土司制度研究扩大资料来源,还可为文献学者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提供必要的门径与章法。  相似文献   

2.
《白山司志》是我国古代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专志,该志于编修过程中始终坚持秉笔直书、详今略古、存以阙疑、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从而保存了大量完整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白山司志》的编纂原则进行专门研究,无疑可以充分彰显其史料价值,便于后学者研究、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康熙《卯峒司志》的研究分析,指出:康熙《卯峒司志》编修于土司时期,作为记录土司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州,古三辅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同州一地从明至清编修了明天启五年(1625)《同州志》、清乾隆六年(1741)《同州府志》、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同州府志》、清咸丰二年(1852)《同州府志》、清光绪七年(1881)《同州府续志》等五部地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对于同州地区的方志研究,却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明(天启)《同州志》为该地传世的第一部方志,为研究同州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岩镇志草》是清代徽州歙县岩镇儒士佘华瑞撰著的一部重要地方镇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清乾隆以前岩镇及其周边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貌。《岩镇志草》不仅是徽学研究的珍贵史料,也是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存史、资治、教化”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献著作。  相似文献   

6.
《新疆图志》史料价值述略王和平研究新疆近代历史,撰写新疆近代历史,都必须参考《新疆图志》,《新疆图志》为我们当今的史学工作者为研究西域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参考书。故而研究《新疆图志》一书的成书过程及其价值,为而今从事编纂出版行...  相似文献   

7.
课堂研究不是研究课堂,而是在课堂中做研究。王鉴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以来在课堂中做研究,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之根深深植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土壤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堂研究方法体系。继《课堂研究概论》《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之后,《课堂研究方法》随之问世,他的课堂研究三部曲基本形成。《课堂研究方法》是王鉴教授20余年心血著就的一部学术专著,系统论述了课堂志研究的价值、课堂志研究的逻辑、课堂志研究的方法、课堂研究的步骤、课堂志研究的体系等问题,成为该领域标新立异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刘海峰 《天中学刊》2012,27(6):110-114
应劭《风俗通义》是中国第一部风俗民俗学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民史",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先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迄今关于应劭与《风俗通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应加强《风俗通义》的社会学、文献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9.
《重修宁县志》修于1938年,藏于宁县档案局。它体例完备,内容详实,誊写工整,保存良好,实为民国年间甘肃省修撰地方志中的一部良史,具有史料保存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6,(3):39-43
《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撰写的一部关于风俗的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对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均有影响。目前学界对《风俗通义》小说特性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将其与魏晋志人志怪小说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至今较少出现。从内容取材、叙事手法、审美风尚三个角度对《风俗通义》和魏晋志怪代表作《搜神记》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风俗通义》和《搜神记》在创作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