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进一步加大了文言课文的比重,文言文学习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将逆向思维运用于“文言翻译”的教学活动中,创新“文言翻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提升学生对“文言翻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是疏通文段,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译能力,增加学生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积累量,提高学生做浅易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总是辛辛苦苦地为学生全文翻译,并点出重点实词、虚词和常见文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刘燕 《文学教育(上)》2014,(12):118-118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历代文言名篇,但因学生缺少文言积累与应用语境,没有良好文言阅读学习兴趣与习惯,对“文不甚深”的浅易文言文也有估屈聱牙之感。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需要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丰厚文言词法句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魅力感受中爱上文言阅读,获得文言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沈黎近 《考试周刊》2013,(76):24-2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这一要求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要求并不高:只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理解基本内容”只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翻译古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侧重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迈好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虽然要求并不高,但对于在小学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文言文毫无文言词语积累的初中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此外为了与高中教学接轨,各地中考命题中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逐年加大,更提高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而由于教学思路的滞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很陈旧主要靠教师的翻译讲解,  相似文献   

6.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文言文断句停顿的考查可适当降低难度。这是因为:时代变迁使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变得容易,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断句事实上已大大超越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同时,很多文言句式的断句是有争议的,要让学生分辨清楚显然不太合理;另外,从停顿与翻译的关系上看,判断停顿的难度大大高于翻译,而只要掌握了翻译,也就基本达到了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重在阅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训练,增加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既而转化为实际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历代文言名篇,但因学生缺少文言积累与应用语境,没有良好文言阅读学习兴趣与习惯,对"文不甚深"的浅易文言文也有佶屈聱牙之感。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需要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丰厚文言词法句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文言文魅力感受中爱上文言阅读,获得文言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应是重诵读、重思想、重积累,全面提高学生文言素养。但毋庸讳言,不管从“人文”“工具”,或从“兴趣”“方法”“手段”等各角度看,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素养”等方面为“分数”而头疼不断;教师在“人文”“工具”两大方面,为取舍而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1.
赵琪 《现代语文》2013,(12):52-54
文言文教学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文言知识,讲文言翻译,文言文教学浮于表面;深入文本内涵,讲解文言中蕴涵的文化,时间不够,没有基础的积累学生接受不了。文言文教浅了不行,教深了也不行。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2.
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的知识性和教学目标的人文性,要求文言文教学一方面应重视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许涛 《求学》2009,(1):53-56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试题。要做好这道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的文言积累、灵活的翻译技巧和敏锐的猜读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科学合理的解题思维也十分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就将这一抽象的解题思维化为具体形象的解题步骤来加以论述,是为“文言翻译五步法”,请大家“步步为营”,细加领悟。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作了明确阐释:“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阅读古籍,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初步基础。”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多采用“串讲法”和“评点法”。这两种方法皆以老师讲授为主。我个人认为,欲迅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积累词汇,弄清语法积累词汇就是要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在句子中处于重要位置。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有古诗13首、词4首、文言文6篇,在全书中所占比重较轻。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  相似文献   

17.
按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里教文言文,旨在要求高中毕业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大纲提“浅易”文言文的难易不以历史时期来判断。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就必须介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及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在此,仅就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这里所说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词的活用,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常见通假字(以上知识点见高中语文课本的“说明”第三部分)。这些知识点,按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是分散…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高中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提出了理解文意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修订本)要求阅读文言文要“能理解含义,读懂课文”,考纲则更明确的提出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已经完成初稿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生要能“读懂浅易文言文”。所谓“读懂”,应理解为心里明白,能正确的表述出来(口译或笔译)。作为高考的一项能力要求,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白话文正确的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常用文言句式…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文阅读是最新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浅易文言文和古代诗歌鉴赏两方面内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实词的考查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