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注意假设理论认为,在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和目标语形式之间,有意识地注意到他们的差距是二语习得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可理解输出促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注意与吸收描述了二语输入和中介语体系发展的过程。因此,通过可视输入的增加和学习者的输出可加强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2.
顾靖 《海外英语》2011,(8):51+53
在影响二语习得的外部因素中,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人们就能习得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正确运用语言的机会,通过说和写这种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者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实现可理解输出。正是基于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的读写课堂活动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阅读课文的可理解输入,帮助学生完成可理解输出,从而真正地达到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3.
刘淑珍 《考试周刊》2011,(35):91-93
复述是一项有着二语习得理论做支撑、可以验证可理解输入假设和可理解输出假设理论的学习策略。在二语学习中,复述策略以其在语言输入中的交际价值,不仅可以强化输入效果、提高输出质量,而且是一个强调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和实现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的活动。学习者进行口头和笔头复述不仅可以在听读方面强化可理解性输入,而且说和写的输出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4.
魏蕾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78-179
根据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产出和监测中的语法编码过程会检查交际意图和输出的匹配情况,能够使学习者评估其运用中介语能力的潜力和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这可作为学习者意识提高的内部启动装置,为语言习得创造理想的条件.通过输入和输出过程,学习者会对语言习得的制约因素和潜力产生深入的了解,这对编制教学计划,有效促进中介语能力开发,至关重要.深入剖析二语理解和产出过程及相关理论,揭示输出假设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中存在只注意输入,忽视输出的片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假设具有注意/触发、假设验证、元语言和增强流利性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学习者和教师在二语习得中保证有效输出的举措.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二语习得的实践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堂话语作为学习者目的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文结合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和互动假说,探讨了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最佳输入,指出课堂话语输入只有与互动调整相结合才能完成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从而更能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7.
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认为除了输入语,学习者的输出语对学习者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理念,凸显输出,精心设计以写作为目的,注重输出的教学活动,强调和丰富课上和课后输出练习形式,通过多渠道的语言输出方式,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斯韦恩提出的"输出假说"是"输入假说"的补充、延伸和提高。可理解输入不是成功语言习得的充要条件,输出必不可少。输出在语言知识的重构和内化过程中作用重大,它可以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可以验证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假设,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反思。当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输出假说"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重视语言输出;教师要采取科学方法,敦促学生尽可能多输出;学生要珍惜并把握每一次输出的机会,重视互动和反馈,输入与输出并举,构建更加合理的中介语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语水平。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88):87-88
"输出驱动假设"认为学习者的输出过程对其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比单纯的输入过程更大,翻译本身就是语言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的结合,输出便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最终形式,能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给学习者提供反馈信息,优化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并形成输出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可理解输出假设提出的背景及其四大功能:注意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元语言功能以及增强流利性功能;阐明了四大功能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外语写长法如何体现可理解输出假设中四大功能的思想,对可理解输出假设在写长法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话语是教师在外语课堂上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由于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师话语就成为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重视教授的内容,不注重学生的可理解程度,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本文探讨了教师话语与可理解性输入的关系,并提出了使教师话语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我国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高校跨文化交际教学实际,依据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及语言输出的功能,探讨语言输出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微观层次的教学技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五个假设对我国大学生外语环境下习得词汇有指导意义。有3,000以上词汇基础的大二以上学生加大课后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自主阅读量,即进行可理解性自然语言阅读输入,不仅能有效增加词汇量,而且能有效提高已知词汇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故事转述为路径来探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现实性,研究发现:1.故事转述中“要求-不要求”、“提醒-不要求”、“不要求-不提醒”组口语表现有显著差异;“提醒-不提醒”、“要求-提醒”、“要求-不提醒”组学生的表现没有差别;2.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可以提高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学生对于老师跟常用的“诱导法”、“重复法”反应更敏感;3.教师的“诱导法”有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提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充足的可理解输入,阐述了输入假设理论对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意义,强调教学活动中可理解输入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策略,希望对英语专业泛读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该研究对象为贵州大学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受试学生被分为控制组和受试组。研究者在实验期间对控制组的学生按照该课程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日常授课及布置相关练习,而对受试组的学生除了日常授课之外,在巩固操练环节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及需要布置相应的可理解性输出。结果发现,可理解性输出能激发学习者的元语言功能,提高他们的认知效率和语用能力,是把陈述性知识储量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input theories which focus on the studi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CI),the writer argues that CI is important fo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and also suggests the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to facilitate more CI.  相似文献   

18.
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通过对语言输入理论的分析,指出该理论的特点,探讨其对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English teachers mainly pass on knowledge through teacher talk in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talk and discusses some ways to make teacher talk more comprehensible for learners' input.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with conscious improvement or exploration on teacher talk in practice, teacher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ir teacher talk and make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between teacher talk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也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授-受”单一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不能动摇,学生的主体作用无从发挥等问题。为了改善目前这一现状,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合作学习教学观基础上提出基于英语专业学生讲义式教学材料的“可理解性建构”合作教学模式构想,以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