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四川省情》的“主要历史人物”部分,对清代名将杨遇春介绍道: 杨遇春(1757—1837),字时斋,崇庆县人,清朝将领。武举出身,为福康安部下名将,先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川、陕白莲教起义,河南天理教起义,因有功,升副将,受二等爵赏。道光五年(1825),任陕西总督。时张格尔据新疆叛乱,杨遇春率军驰援镇压,授钦差大臣。转战四年,擒张格尔,平定叛乱,仍总督陕甘,组织屯垦,加强防务,杜收浮费,于开发新疆有利。后以年老辞官。(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第862页至863页)  相似文献   

2.
天理教新探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由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是一次使清廷为之震慑的农民革命运动.起义刚一发生,嘉庆就惊呼:它“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起义失败后,嘉庆依然心有余悸,直至临终前还再三告诫他的群臣,要“永不忘十八年之变”.可见,这次起义的威力是多么巨大!由于这次起义自始至终都是以“天理教”的名义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天理教的源流和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天理教源流考有的教科书认为,“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有的辞书办说,天理教是“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别名”.这一成说看来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很长的一个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的组织.经宋元明清,历久而不衰,曾多次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明朝嘉靖、万历时,主要由于统治阶级的严厉禁止和残酷镇压,白莲教逐渐分散活动,形成了许多支派.红阳教就是其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节包括两个文件,说明早期拜占庭帝国內阶级斗争的尖锐程度。文件(Ⅰ)——摘自普洛科比阿的“波斯战争史”——说明在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532年)。普洛科比阿是著明的拜占庭官方史家。在本文里,他描写尼卡起义的全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表明上层统治集团的腐败情形,市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群众(包括若干元老在内)反抗政府的激昂情绪,以及镇压“叛乱”的血腥行动。他称这起义为“叛乱”,起义者为“暴徒”;但从性质来看,它是一次壮大的民众起义,一次激烈的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4.
甲:现在是电视剧教历史,帝王将相历史名人一个个登上荧屏,比教科书讲义生动活泼力量大。新出现的大部头是《三国演义》。不谈电视剧,不妨谈谈这部小说。 乙:有个故事你大概知道。清朝的满族猛将额勒登保曾受他的长辈海兰察指教说:“你会冲锋陷阵,应当学点兵法。”因为他不识汉字,便把满文翻译的《三国演义》给他读。海兰察是行伍出身,从小兵一直升到福康安大帅的副手,是乾隆“十大武功”中起大作用的副统帅。他认为《三国演义》是教兵法的教科书。 甲:几十年前常听人说,“看了《水浒》学打架。看了《三国》学奸诈。”这话不论识字不识字  相似文献   

5.
一乾隆、嘉庆时代川楚白莲教的反清斗争失败以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华北地区又掀起了林清、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反清起义。这次起义就是在川楚白莲教起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天理教即八卦教,为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他们的活动地区主要是冀、晋、豫、鲁四省。这种教派中也有着许多用为宣传的经卷等物和用为信徒修持的一些仪节。如他们的一种经典是《三佛应劫统观通书》(一作《三佛应劫书》),凡二卷,据说这是一种用“红布包扎”的抄本,后来从林清家墙穴内  相似文献   

6.
和瑛(1740~1821),字太(?),是有清一代的诗文家。原名和宁,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后改和瑛。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嘉庆七年(1800)在山东巡抚任上时,因误勘全乡张敬礼冒考一案,被革职谴戍乌鲁木齐。这一年除夕在哈密接到诏命,以兰翎侍卫衔充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办事大臣。第二年十月间调为喀什噶尔(今喀什)参赞大医。嘉庆十一年(1806),曾被任命为吏部侍郎,但回程至凉州(今甘  相似文献   

7.
明清典制     
陈烂屐四(1776—1802)清嘉庆时广东博罗添弟会首领。陈烂屐四家道殷实,其父陈士庄为捐纳按察司照磨。嘉庆六年(1801)七月,陈烂屐四在博罗聚人结合,共有万余人,并雇人潜买硝磺,配造火药,打造兵器,嘉庆七年七月,于罗溪营设寨,竖旗起义。布旗上书:“顺天行道”及“同心协力讨江山”等字样。与清军周旋一月有余,寨破被俘。据清官员奏称:陈烂屐四“挺身承认,毫无惧怕之状”。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奏折》嘉庆七年十二月初六日,广东巡抚瑚图礼奏;嘉庆七年九月二十日两广总督觉罗伍拉纳奏。 (秦宝琦)  相似文献   

8.
同治元年(1861年),陕西、甘肃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以回民为主、兼有汉族等各族人民参加的回民起义。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往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及处理善后安抚等事务。左宗棠本着“汉回番民,同属国人”的民族思想,遵循了“不论汉回,只辨良匪”的重要原则,对陕甘回民采取了“剿抚兼施”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语意与语味     
洪承畴(chou)是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亨九,明万历进士。崇祯(zhen)时颇受恩宠,官做到兵部尚书。他曾经以尚书官衔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带兵镇压过李自成起义。后来移任蓟(ji)辽总督,受命抗御清兵。崇祯十四年(1641年)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锦州南)会战,大败。次年,松山陷落,被俘至沈阳,投降变节。不久,便做了清朝的大官,“为王先驱”,总督军务,镇压江南抗清义军,成为千古骂名的汉奸和帮凶。  相似文献   

10.
1959年是中国义和团反帝起义的60周年。这次起义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转的分裂剥削政策”(1)所引起的,是由于进口商品几乎完全免税而破坏了中国工业和与此相联的农业的根基所造成的。起义的动力是农民和城市贫民。在落后的封建的中国,起义者得不到真正革命的无产产阶的领导,领导起义的是秘密会社“义和团”。起义被力图在中国保持殖民制度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所镇压。列宁写道:“窒杀  相似文献   

11.
宝海 《学习之友》2008,(1):25-25
在清军消灭太平军的战争中,有一个英国帮凶——这个人便是臭名昭著的“洋枪队”头子戈登。当时他年仅31岁,枪法很准,被李鸿章吹捧为“洋枪队的神枪手”。他被清朝政府收买,替主子卖命,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帮凶,他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在教科书里被定为典型的反面人物。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站封建统治的立场,对太平天国大起义的原因作了不懈探讨。在京官任上,他觉察到清王朝面临十分严重的统治危机,预感大乱将至。起义爆发前后,几次上奏疏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指陈引发起 潜在弊政,提醒统治要有所更张。出山参与镇压革命以后,对统治阶级造成农民大起义的“乱因”,从吏治腐败、官逼民反、变乱是非、人心塌陷、道德危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反省和追究,并以此为根据采取诸多凶狠对策,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相似文献   

13.
赵为洪 《历史学习》2003,(10):15-15
一、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早在隋炀帝即位前,不仅有地方士族势力的起兵反隋,而且人民群众的起义斗争连绵不断。如公元597年,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人李光仕起义反抗,被镇压后,接着又爆发了李世贤的反抗斗争。公元600年,李英林起兵于熙州(今安徽安庆市)。次年,潮州等五州的寮民,纷起抗隋。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隋朝却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就可以大大缩短行程,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活动。二、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从东汉末年到公元589年隋朝统…  相似文献   

14.
董福祥传略     
处于十九世纪的清末将领董福祥,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悲剧色彩的近代历史人物。他是由一个农民起义首领蜕变并被擢升为清廷武将大员的。其前后经历比较复杂,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罪过,也有收复祖国领土、抗击外国入侵的功绩。董福祥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固原家居,求学习武——公元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六二年(二十三岁以前)。(二)倡集团练,抗击清军——公元一八六二年至一八六八年(二十九岁以前)。(三)投降左宗棠,所部随刘锦棠(初期随刘松山)攻占金积、河州、西宁等地回民起义据点,全力镇压回民起义——公元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四年(三十五岁以前)。  相似文献   

15.
一清代团练之法,始于嘉庆朝川楚之役(即白莲教正理教起义)。自从太平军金田起义,各省大吏又纷纷倡议团练,“以团辅官”,“以练助兵”。咸丰二年清文宗又谕令各省仿照嘉庆年间办理团练。但是嘉庆年间所谓练勇,多半由国库支给饷糈,咸丰年间国帑枯竭是办不到的,着由地方绅士量力筹办,不假手于吏役,是绅办官督。经费既然不由官出,则官督的力  相似文献   

16.
答:1851年中国近代史上长达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爆发,仅在起义爆发后的九个月间,清廷就从户部支出镇压起义的军费600多万两,两年后,这个数字又增至1800多万两,占当年清政府一年总收入1/2.太平天国起义不仅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给清政府早已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以沉重的一击.然而,令人惊奇和注意的是,长达14年之久、遍及中国半壁江山的轰轰烈烈的太平起义烈火,居然并未能冲垮清政府的财政,却被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那么,清廷是怎样克服太平天国起义带来的财政危机,怎样筹措和解决镇压太平天国军费的呢?  相似文献   

17.
巴布(Bab) 波斯伊斯兰教巴布教派创始人米尔萨·阿里·穆罕默德(1821—1850年)的称号。1844年他自称“巴布”。“巴布”是“门”的意思,意为通过此“门”来传达救世主的意志。他倡导回教改革,触旧势力之忌。1848年他领导反封建的巴布起义,参加者有农民、工商业者,遭镇压,1850年连同其信徒约二万人被杀。巴贝夫(Babeuf,Francois Noel,1760—1797年) 法国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号召  相似文献   

18.
官渡之战是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二○○年),曹操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进行的一次战争。东汉末年,爆发了以黄巾军为主力的农民大起义。地主阶级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农民大起义。在镇压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地大官僚、大军阀为了割据称雄,连年混战,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贫困不堪。许多中、小地主也逐渐破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指导高三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武昌起义成功的客观条件是A.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B.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C.各地收回利权的斗争D.湖北会党势力的支持本题中“C”和“D”应当排除是肯定的,但对于“A”或“B”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金版教程》高三历史教师用书(2002年3月第2版)答案是“A”。其理由是: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客观上有利于武昌起义成功。而《新编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历史教学指导(1999年7月第1版)答案是“B”。其理由是:解题关健是审清题目要求“客…  相似文献   

20.
1853年至1868年,清朝统治者为镇压捻军起义,频频更换剿捻统帅。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清政府攻捻政策的变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及其与捻军兴亡的关系等。这15年中,清政府共遣派33员大吏出任剿捻统帅,其中汉员17人。他们更迭的情况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1)死于攻捻前线的,有周天爵、伊兴额、滕家胜、僧格林沁等。(2)剿捻无功而被参革的,有西凌阿、毛昶熙、曾国荃、翁同书、李世忠、刘长佑等。(3)调度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