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蓉芳 《内江科技》2009,30(6):168-168
英语中广泛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本文列举了英语中常用的性别歧视语,探讨了性别歧视语的成因,并阐述了消除英语歧视语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性别受到歧视导致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一事实同样也被很明显地反映在人们日常语言的应用中.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称呼语和咒骂语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汪偲 《科教文汇》2007,(11X):190-191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女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性别受到歧视导致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一事实同样也被很明显地反映在人们日常语言的应用中。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称呼语和咒骂语的研究,详细比较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了语言中产生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伍敏 《科教文汇》2011,(14):136-136,137
自男权社会以来,男性在生产劳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歧视的社会地位。从而,两性之间在长期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地位的差异,性别歧视由此产生。这种歧视同样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文化中,因为人类的语言文化从劳动中产生。因此,本文介绍了"她"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性别歧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侧重研究在性别歧视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对"她"字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5.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因其有客观、严肃和准确等特征而被频繁使用于科技英语语篇中。科技语篇作为一种正式文体,揭示了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并在在科技语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使科技语篇的表达更为准确和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并探讨其认知语用模式,使读者对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有更高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陶胜 《今日科苑》2007,(10):136-137
性别歧视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性别歧视语。性别歧视语是指轻视、侮辱或贬低女性的语言。本文探讨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普正芳 《科教文汇》2010,(22):109-110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在这个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里,性别歧视问题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及诸多不平等的现象俯拾即是。本文就从词的构成、词的顺序、语义等几方面对英汉语言中女性的歧视加以列举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潘玮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192-193
就业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和年龄歧视,本文分别对这三种歧视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性别歧视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更是常见。本文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以及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并进而通过对导致歧视的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男女在使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一直是人类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性别歧视,特别是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很深的时代烙印.语言也正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文旨在从语言本身所包含的“性别歧视”去解读隐藏于其中的文化,从而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从认知方面对语言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词,句的层面,而向更大的语篇层面发展。本文分别简要总结了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并以实际的语篇为例,简要说明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隐性歧视包括性别歧视、经验歧视、教育背景歧视、地域歧视及身体状况歧视。隐性歧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与就业市场的结构失衡、高校的教育结构、用人单位的就业观念及大学生的"集体无意识"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个体等层面,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是逐渐减少或消除就业过程中隐性歧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转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对转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转喻是使用一种事物来代替与它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是人们在交际中为了间接的指称需要而采用的一种常见的语言手段。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整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式来研究语言的一种新的方法,为词义建构做出了最本质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强调词义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而它在百科式的背景知识,具体的语境和个人经验的整合中实现。词典意义或概念意义不是真正的意义,仅起到背景知识的作用。词义的学习应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本文在原型范畴,认知模型,文化模型和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于进行深层认知加工以促进单词记忆;分析同义词、多义词的认知语义建构以有效理解和产出单词,利用框架在具体语篇中激活旧词以理解和唤回新词。通过传统词汇教学与认知方法的比较,笔者发现深层次的认知语义加工是词汇理解,记忆和产出的关键。学习者建立认知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薛艳 《科教文汇》2008,(33):250-250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认知隐喻是语篇连贯的一种隐性手段;文章采用具体语料探讨了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概念隐喻是语篇连贯的基础,在有多个概念隐喻的篇章中,不同概念隐喻的共通蕴涵以及不同概念隐喻表达了目标概念的不同方面等机制促使了篇章连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现状、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变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现状的对策: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植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师莹 《科教文汇》2008,(19):247-247
用关联理论分析文学语篇,其关联性一方面指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交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认知环境不断趋同。另一方面也指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其折射出的主旨主题。本文主要从小说《好人难寻》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分析小说所建构的无效交际,并指出失败的根源在于话语交际者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角色缺乏关联性。对于“以恶抱恶”的思想,笔者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认知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领域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绩效及其差异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分散风险、协同效应等方面,而对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认知模式问题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实际上,多元化的经营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企业多元化经营有着管理者难以控制的认知上的局限.这种认知局限导致管理者会把在某个特定业务经营中所积累的管理经验不自觉地转移应用到其他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领域,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考察主要是针对与多元化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管理问题,探讨管理者在过去的业务经营中认知模式的生成机理、刚性化的过程以及认知模式转变的途径与方法等,适应多元化战略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视点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对语篇建构和解读起着重要作用。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语篇现象——视点"缺位"。虽然视点"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篇的理解难度,也加大了人们的认知努力,但并不影响语篇的连贯理解,因为语篇的连贯除了语篇表层的显性连贯,还有深层的隐性连贯,即心智连贯。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尝试以期对视点"缺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潘正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2,(24):201-202,207
委婉语在人们生活中大量存在,但现存文献更多的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或者从认知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凸显观、注意观以及原型范畴化和隐喻、转喻理论的角度对委婉语的构建与变化进行阐释以期克服单个认知理论解释委婉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