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界的年鉴事业异军突起。到一九八五年九月,第二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经验交流会为止,所出各类年鉴已达八十三种之多,这一年来又增加了不止十种;已经开始按学科、按部门、按地区形成系列,正在向网络化迈进。国外一些报刊都说中国出现了“年鉴热”,这确实是我国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继《百科全书编纂概论》、《百科全书及其编辑研究》、《话说百科全书》之后的又一新著《百科全书·辞书·年鉴:研究与编纂方法》。作者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百科全书这一“人类知识总汇”,以及与之有关的词典、年鉴的历史、编纂方法,直至鉴别和使用的知识。本书还提供许多有关我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的背景事实和故事。全书内容分为:百科全书概说、百科全书史论、百科全书编纂方法、词典和年鉴评论、大百科人与百科纪事、百科全书译文七个部分。本书适于辞书、年鉴、百科全书编辑人员、图书发行人员、图书馆人员、工具书专业教学人员,以及使用百科全书和年鉴的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彦祥 《中国索引》2003,1(4):23-27
1 年鉴索引编纂中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为工具书的重要形式,年鉴在我国的编辑出版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目前总数已突破1500种。年鉴越来越多,内容质量和外在形式也越来越好,但毋庸置疑,我国年鉴在编纂卷后索引方面,目前还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年鉴没有编纂索引,这反映出编辑出版者尚未真正认识到索引的重要性,再加上缺乏编纂索引的客观条件,于是造成了众多年鉴在没有卷后索引的情况下,就匆匆出版发行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年鉴性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出版的年鉴已超过300种,然而,在年鉴的编纂质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对年鉴性质的认识上,还不统一,也不清楚。因此,要提高年鉴质量要使我国年鉴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就要对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性质是事物的属性。事物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事物存在,并规定这事物与他事物区别的性质。研究年鉴的性质,重点要找出它的本质属性。不少文章在讨论年鉴性质时都谈到年鉴  相似文献   

5.
年鉴类图书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阳晓儒年鉴类图书是由国外传入的一种新的图书类型。19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传入我国,但我国大量编纂出版年鉴是在1978年以后,起初是全国性的综合性年鉴和专业世年鉴。自1983年《广州经济年鉴》和《黑龙江年鉴》出版以后,全国城市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早的年鉴,或者说我国最早编纂的现代性质的年鉴是哪一部?在众多的工具书指南和有关论文中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1913年上海神州编译社出版的《世界年鉴》。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我国航天工业系统年鉴编纂工作开始起步,在航天工业年鉴的带动下各院、基地也出版了单位年鉴。认真总结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经验,逐步实现年鉴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将是摆在年鉴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年鉴编纂工作规范化的前提与基础则是年鉴结构设计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盛况 《档案管理》2013,(2):33-34
近年来,我国的年鉴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级各类的年鉴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中。年鉴编纂确实有其意义所在,而中国文化中的盛世修史传统更使这种记录当下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更是为掀起年鉴编纂的热潮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年鉴事业繁荣背后还存在三大隐忧,一是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二是编纂体例缺乏创新;三是信息利用效率偏低。因此,要努力争取确立年鉴学的学科地位;在遵守年鉴体例规范的前提下彰显特色;要注重发挥年鉴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都在编纂年鉴。欧美各国编纂年鉴有着久远历史和丰富经验。我国编纂现代年鉴,由于起步晚,时间短暂,可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但是,当前已蓬勃发展起来,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已相继出版了不少品种,而且还在不断涌现出新品种,范围也日渐广泛了,有人称之为“年鉴热”,这样说我认为并不过分。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高兴,应该庆贺。因为这对我国人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对文化积累,特别是对全国正在积极进行的四化建设,都将起着不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书发布     
《全国新书目》2010,(1):4-5
《中国版权年鉴》首卷本出版 本刊讯(记者杨育芬)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版权年鉴》近日出版。从此,我国有了全面记载版权事业发展,系统反映版权创造、保护和管理工作概况的专业工具书。该年鉴将逐年编纂,同时出版电子版并随书附赠。  相似文献   

11.
刘淑波 《中国索引》2007,5(1):18-21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年鉴都没有索引,在已有索引的年鉴中,编制上也未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对年鉴索引重要性认识不足、编纂者的水平以及出版时间和经费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是年鉴索引现状的主要成因。要确保年鉴索引的规范性、标准性,充分发挥年鉴作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年鉴索引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年鉴编纂人员,加强年鉴索引编制规范化建设,并提供索引编纂的时间和费用等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年鉴编纂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己经将年鉴编纂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其中,年鉴的性质问题是年鉴编纂工作者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牵涉到编纂指导思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年鉴编纂工作来说应该是有益的。我国近代形式的年鉴是从欧美各国传入的,因此,谈到年鉴的性质问题时,不妨浏览一下欧美各国的年鉴状况。欧美各国编纂年鉴有着悠久的历史,年鉴种类繁杂,类型多样。有的以大量的统计资料为主,一般也都含有天文年历之类的资料;有的以文字叙述为主。较少或根本没有统计资料。编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年鉴》自1980年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五本。纵览五年来的《出版年鉴》,鲜明地呈现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版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前进中的某些问题。《出版年鉴》内容逐年有所改进,在专业年鉴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读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几年来,在参与年鉴编纂工作中,深感年鉴的编纂工作要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年鉴编纂事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全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版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综合性年鉴。然而,在地方综合性年鉴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对年鉴信息资料的迫切需求:而另一方面是年鉴编纂体例的规范化、资料的获取和筛选、出版体制等方面尚存许多问题。笔认为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当前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编纂过程中还存在着某些误区。本仅就这些误区作探讨。愿与档案界同仁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15.
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各地的49家年鉴编纂单位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组交流了经验和情况。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自然科学年鉴、广州经济年鉴等编纂单位在大会上介绍了编纂经验。代表们还听取了有关年鉴的性质和作用、年鉴编纂工艺、年鉴编纂总体设计、年鉴史等专题学术报告。上海市社联、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夏征农、龚心瀚、罗竹风、宋军等同志出席了大会的开幕  相似文献   

16.
我国80年代兴起的“年鉴热”,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这一新兴的事业有哪些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趋势如何?笔者就这三个问题发表几点拙见,以就正于方家。一、我国年鉴事业的特点与国外的年鉴及国内其它出版物相比,我国年鉴事业有如下特点:1.品种数量增长急速。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15年里,我国仅断断续续地出版了5种年鉴;在第二个15年里,我国年鉴出版是  相似文献   

17.
年鉴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编纂地方志是有悠久历史的。国有国史,府有府志,家有家谱,人有人传。编史修志,树谱立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个象征。从宋代到民国时期,编纂地方志书,保存下来的已有八千多种。但是编《年鉴》,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还不算长。有人说《历书》就是《年鉴》。我国早在殷朝时代就有《善书》,可惜这种史书现在已经失散,没能保存下来。现代形成的《年鉴》是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8.
1月30日,年鉴研究中心筹备组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座谈第二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的筹备事项等问题。《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知识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体育年鉴》等二十九家年鉴编辑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宣部出版局、文化部出版局有关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年鉴研究中心筹备组负责人尚丁主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的年鉴事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出现了“年鉴热”。粉碎“四人帮”后,从首先创刊的《自然科学年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高校年鉴它及时记录和反映出高校发展的轨迹。但在现实中,笔者发现一些高校不太重视年鉴的编纂工作,这项工作没有常规化,有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写,造成了高校年鉴这一文化精品的缺失。为此,笔者认为,高校不仅要将年鉴编纂常规化,而且要编纂出高质量的年鉴精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出版了许多年鉴,其中地方年鉴更是首届一指,如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所编的年鉴,精美豪华,内容广泛,堪称当地之百科全书。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仅有目录,未编索引,直接影响了年鉴的开发利用。索引应是年鉴必不可少的编纂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