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文章就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萨丕尔《语言论》三部语言学名著中的方言理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方言与语言的区别;方言的分区问题;语言差异(或分歧)问题;方言的传播;方言的复杂性;方言地理学问题。最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三部书中的大部分方言理论在今天的方言甚至整个语言研究中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二是三部书中的方言理论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建和 《广西教育》2010,(30):66-67,78
荀子的《正名篇》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论”,是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苟子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约定俗成。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作用等语言理论角度入手,解读了《正名篇》中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郭骏的《方言变异与变化:溧水街上话的调查研究》一书是一部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有机结合的力作。其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调查方法的运用上,既利用"社会语言学访谈"和问卷法收集语料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和语言调查的科学性,又借用了方言学调查语音系统常用的技巧"念词表"以提高调查的效率;二是在分析方法的运用上,将语言变异与变化理论同方言学的音节和音位系统理论相结合,考察汉语方言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普通话对方言的具体影响,揭示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是近代语言学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自称是机械唯物主义者。在论述语言学的各种问题时,作者是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在公认的规范化的例证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独创见解。《语言论》一书,1914年在美国纽约以《语言学研究入门》(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的名称出版,1933年修订增补后改叫现在的《语言论》出版。  相似文献   

5.
韩品 《考试周刊》2013,(73):21-22
爱德华·萨丕尔的《语言论》是美国观念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本文对比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如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成分的理解、建立的哲学基础等,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6.
《南方语言学》是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性杂志,暂定为年刊。该杂志以岭南地区方言及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亦适当刊登汉语语言学的其他研究成果,其学术宗旨是“立足南方特色,繁荣语言研究”,力图为岭南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南方语言学》的主要栏目有: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两广汉语方言研究、方言语法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岭南语言资源与语言技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媒体语言研究、地理语言学、语言历时研究、方言与音韵、方言与移民、方言与文学、词汇学与辞典学、博士论文摘要等。  相似文献   

7.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和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是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三部语言学名著。本文分别选取其中的"共时"、"语言形式"和"转换"等概念,分析其中的方法论精髓,探讨"共时"之于"脱时间化"、"语言形式"之于"相似"以及"转换"之于"简化"的方法论意义;从而把握语言学家在语言本体层面上分析符号系统的构成成分、规则及其性质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新的语言理论、研究方法不断应用于汉语方言研究领域,从而使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类型学在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二是汉语方言音系的优选论分析研究成为一种"新潮";三是地理语言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中开始兴盛。  相似文献   

9.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集大成之作,在书中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对世界语言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研究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西汉扬雄《方言》一书表现出来的语言研究的思维轨这,以及研究方言的方法,值得今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广州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生开展的语言态度研究表明,被试对普通话与粤语的情感评价及地位评价是:总体上粤语在情感层面中的"友好、亲切、热情"项目上高于普通话,项目"有礼貌"基本持平;在地位层面中的"值得信赖、教育程度高、薪水高"项目上差异不显著,项目"受尊敬"则高于普通话。年龄、文化层次是影响被试对普通话评价的有效因素;年龄、文化层次、家庭语言背景、在粤时间长度是影响被试评价粤语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的闽南话属于一种跨境语言。由于槟城是马来半岛北部(北马)闽南话典型的核心区,所以通行当地的闽南话——“槟城福建话”保留了许多从本土闽南话流传下来的核心词汇。它也汇集了当地闽南人在不同时期因语言文化接触和创新而产生的特殊词汇。通过揭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共有的特征词,即从本土闽南话传承使用的,以及它本身独有的特征词,即移民及其后裔在不同时期因创新或借用而形成的,说明两者共存的特征词表现出“槟城福建话”与本土闽南话之间语言与文化纽带的联系,也证明了当地闽南人对祖籍方言的忠诚态度。相对的,槟城福建话独有的特征词主要反映当地闽南人的文化特征,也说明语言的变动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异和整合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彝语东部方言八堡话中的是非疑问句共有助词式、选择式、反复式和重叠式四种形式.是非疑问句演变的路径:一是正反选择问“V+ conject+ neg+V”→反复问“V+neg+V”→反复问的缩略形式“V+neg”→助词式“V+助词”;二是正反选择问“V+conject+ neg+V”→反复问“V+neg +V”→VV式.前一种演变路径在汉语研究中得到了证明,后一种演变路径,彝语方言八堡话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淮北方言研究进行了综述:语音主要是淮北方言的语音系统;词汇主要是淮北方言同普通话词汇的词义、词形、词源比较;语法主要是“子”尾、语气词“来”.  相似文献   

15.
方言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被视为一种结构上依附于更高系统(如语言)的语言变体。方言翻译的理论主要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语言功能理论等。方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涉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文化领域。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主要有方言的翻译方法研究、方言翻译的文化研究和方言翻译语言学理论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本土方言是指攀枝花市农村县区居民的口头语言。本文介绍攀枝花本土方言被动"着"字句和处置"给"字句。普通话的"被"字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着"字句,普通话中的处置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给"字句。通过这两种句式可以了解攀枝花本土方言在语法方面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讨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和热点问题.由于语言研究之于客观世界发展的滞后性,其中有一些内容值得继续探究:“语言本能说”、“运用层次分析法切分语言结构时‘不能根据语感”"、“‘吃了他三个苹果’是双宾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方言材料、历史文献、方言地理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证据共同表明,北方地区鼻化韵有三种演变类型:始于an类音的,在随后的扩散过程中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韵尾-n为条件,一是以韵腹a类音为条件;第三种则始于aN类音。山东方言属于第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赵本山、黄宏等东北演员的崛起,《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电视剧的热播,《同桌的你》、《不差钱》等东北小品的广受欢迎,以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东北歌曲的高度传唱,东北方言呈现出其大热的趋势。本文通过收集资料,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着重探讨东北方言大热的原因,并加入了前人未探讨的角度不仅从东北方言的自身魅力加以探讨,更是从外在的传播媒介来进行分析,让人们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东北方言的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20.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是研究明代潮汕方言的重要语料,剧本中宾白比较口语化,反映了当时潮汕口语的实际状况,在方言历时材料较少的情况下,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语言材料,为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通过对剧本中疑问句的统计,考察当时潮汕话中疑问句系统的基本情况,再将其与现代潮汕话进行比较,可以推导出潮汕话疑问句系统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