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重发现存在本质的语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发现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索多重发现的存在本质是认识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前提.语境分析方法是深入探究多重发现存在本质的重要视角,文章应用语境分析方法,通过对已有多重发现理论和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多重发现存在的本质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自然发生的客观事件,同时也是特定语境下学术主权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科学采用祛语态化等修辞手段,反映并展现了理想主义科学观,可称之为理想主义科学修辞。这不能反映科学活动的真实状况,需要结合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重新采用语态化解释等修辞手段,返语境化,尽量还科学真实面貌。不仅如此,复杂性科学、基础应用研究和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兴起,需要科学修辞的语境化转向:一是更多地走向文学性的语境诉求;二是在科学文本之外,面向社会交往实践,进行外在主义语境修辞。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理论的整体演进中,科学隐喻体现出意向性、语境化和动力学三大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分别具体体现在科学理论的构造、解释以及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科学解释的方法、特点、标准和评价等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对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形成了两种科学解释理论。一是逻辑实证主义架构的逻辑-语义型科学解释理论,二是以范.弗拉森为代表的文化-语用型科学解释理论。前者因局限于逻辑和语义的刚性界域而限制了科学解释的具体性和丰富性;后者则以语用和文化的无界域流变模糊了科学解释在次语言基底上的独特性和范导性。语境-意向性理论作为科学哲学重建的可选择取向,则给出了解决科学解释问题的新的思想基底和方法论工具。其根本特点在于,它既以语境这个相对稳定的基底和框架克服了语用论解释的无限制流动性,同时又以心理意向克服了传统逻辑型解释模式那种外在主义的强硬刚性,从而使科学解释得以在主体的语言实践世界中现实地展开和完成。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科学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的追问与反思。科学哲学不仅可以让公众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还可以促使公众理解科学发现的逻辑、培养公众的科学认知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公众正确理解科学的合理性与科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语境分析作为科学理论解释的特定分析方法是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说语境分析已经在物理理论的说明和解释中得到了成功的移植,那么,对最为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体系本身的发展是否也可以通过语境分析得到阐明呢?语境(context)最早渊源于弗雷格为了建立数的概念而首次提出的“语境原则”,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语词的意义,而不能孤立地研究语词的意义。按照这个原则,要想获得数这个概念,必须定义包含数词的语句的意义,也就是确定数相等的意义。因此,在弗雷格的意义上,数学本身是可以语境化的。数学概念、符号、公式、体系的建…  相似文献   

7.
从爱因斯坦的思想看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爱因斯坦的思想为出发点,研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在正确的认识论指导下发展,相反,科学的发展又促进哲学的发展;更进一步,思辨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而且被认为是包括科学理论在内的一切理论思维的本质;科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求真、求善、求美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这一本质要求体现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目的性的和谐统一.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分别作为最经典的理论基础、最贴近的理论基础和最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文思潮深刻影响了逻辑经验主义有关反形而上学、统一科学和科学世界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对逻辑经验主义人文语境的历史反思表明,科学哲学与人文文化的积极互动能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10.
走向语境论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论域空间由重视辩护的语境(即,证实新观念的方式)扩展到重视发现的语境(即,产生新观念的实际过程);研究方法由对科学陈述与概念的逻辑分析,扩展到重视科学实践的语境分析;基本信念由拒斥形而上学、倡导理论与观察的二分法,转向观察渗透理论的整体论信念;研究视野由对理论结构的静态分析,转向从科学史和社会学的视角对理论变化和实验室工作的动态分析。问题在于,尽管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试图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