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教师往往忽略或不够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与美,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对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蕴含着美,处处体现着美,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而美育会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巩固既得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必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指以马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把自己看作知识的传播者,把学生当作“被填的鸭子”,装什么,怎么装,主动权在教师而非学生。在高考指挥棒的驱赶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教师讲授的方法、技巧,而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素养却被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机械训练中,以至于许多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没有意思,学不学都一样。形成这样的局面,课堂教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但让学生喜欢语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美的因素。殊不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美的,有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昕者受到美的熏陶。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创造美。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语文,可能是他们没有发现语文之美。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之美,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以提高其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因此说,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失为一项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和再现美,提高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生的学习科目中,语文历来令人头痛,可它又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因此,学生即使再厌烦,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学,教师也不得不使劲地传授。这样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语文教师喊苦,学生叫屈,形成语文学习的怪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再是为了考而学,不再是为了分数而学呢?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才会改变这种局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创新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义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的形象美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好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语文教学中如何以美的视角去激发、引导学生获得健美的心理、尚美的情操,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王龙梅 《考试周刊》2012,(55):38-38
为了增强应试教育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一是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培养审美感受能力;二是激起学生体验美的热情.培养想象联想能力;三是启发学生用心灵感悟美,培养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知识涉及内容宽广,对提高学生素质文化教育有极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以美为主导进行学习。在这样以美为角度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懂得欣赏并学习语文知识。着重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带来的高效率,提高学生对审美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审美教学运用到小学课程中。  相似文献   

14.
杜合梅 《课外阅读》2010,(12):209-20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还有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丈素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非常的机械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漠视和扼杀了学生——随机创造的反应、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丈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吴建梅 《宁夏教育》2009,(11):46-4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周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过程。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荚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周蕾  江妙发 《学语文》2007,(3):1-11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基本上是充满美的情趣的,然而,美并非都能被学生所接受,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需要一种媒介,一种能让文字与情感相连接的纽带。音乐,无疑是可以凭借的便捷、美丽而较好的一种纽带。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还可提高审美情操,培养人文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跨学科教学,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性因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重要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美感,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以及情境美,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具有鉴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美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谈寓审美教育于语文课堂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卫菊 《成才之路》2009,(13):43-44
由于现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最终取得的成绩,所以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侧重于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本身。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整体美的熏陶.学生只是简单地理解字、词、句、段,而忽略了整体美的感知。其实,语文教材充满着文字美、意境美、内涵美,语文课堂是流淌美的绝佳之地。语文老师应利用时机,努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诸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养成审美感受能力、鉴赏和创造能力,从“美育”角度对学生作好引领。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确实,社会生活的丰富直接影响了语文本身的内涵,而文章本身也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我们可以在体会领略中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在审美中接受情感陶冶,促进知识的吸收接纳。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性情为目的者也”。可见,语文教育应该自始至终使学生徜徉于美的氛围,从而达到“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文章结构,领会思想内涵,通过欣赏美、学习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