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送别诗特别是唐宋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这里我们想拈出最有代表性的意象,结合诗歌来加以分析。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  相似文献   

2.
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主题之一,此类诗词通过一些常见意象,描绘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离情别绪的体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在送别诗的教学中教师要在送别诗的常见类型上,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所饱含的情感,让学生通过送别诗的学习使情感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3.
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因为离别而伤心不已,潸然泪下。在唐诗这片璀璨的星空中,送别诗永远是一颗耀眼的星座。近年来高考中诗词赏析题中送别诗题材也较多出现,可见高考对于送别诗有一定的重视。送别诗中的意象选取较为固定,而根据选取意象的空间、虚实、乐哀等不同,我们可以将送别诗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学生在诗歌赏析中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大历诗人创作送别诗数量较多,在五百首以上,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有130首左右,送别诗中都有四种不同的意象,即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因诗人心境、情感、艺术造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大历诗人送别诗中的意象以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为主,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中则兼有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比较它们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送别诗中各种意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郭进中 《考试周刊》2012,(26):28-28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中国文学中经久不衰的创作母题。送别诗借助于意象的高度情思化,使得其情感含量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明显增强,具有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在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夕阳、青灯、美酒等。  相似文献   

6.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从诸多离别诗中来看,古人的送别大都选择在秋季、傍晚,地点多为长亭、渡口,而在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柳、月、云。  相似文献   

7.
“柳”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在送别诗中。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含有“柳”意象的送别诗及其译文,探讨作为送别意象的“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送别诗在诗歌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经过考试分析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送别诗的意象、意境及情感主旨等把握还是不到位。平时遇到送别诗不会归纳,且笼统地认为送别诗就表达一个主旨,即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笔者以《多情自古伤离别——中考送别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为例,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研究体会,就送别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及情感等方面,谈谈关于送别诗鉴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名句的魅力之一在意象的丰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状写离别之情的这一“千古俊句”,涉及酒、柳、水、月四种意象。这四种意象,也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四大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10.
名句的魅力之一在意象的丰赡。“今宵酒醒何处?杨杉P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状写离别之情的这一“千古俊句”,涉及酒、柳、水、月四种意象。这四种意象,也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四大典型意象。  相似文献   

11.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送别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送友人赴边和赴任之作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送友人归山隐居之作则又表现出对归隐淡泊平静生活的向往。安慰友人落第贬谪之作更是情深意重。此外,他在送别诗中形成了典型的意象,尤其是自云意象和铙声意象在其他诗人的诗中很少出现。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诗中有画”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一)意象分析相同意象的分析。20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水"是出现于两首诗的共同意象,但其"寓意"完全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不同意象的分析。2007年辽  相似文献   

14.
一(一)意象分析相同意象的分析。2006年湖北卷考查了两首送别诗中"水"这一意象的"寓意"。"水"是出现于两首诗的共同意象,但其"寓意"完全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抒发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不同意象的分析。2007年辽  相似文献   

15.
姚合送别诗可分为送别诗和留别诗,情感上可归纳为豪放洒脱和依依不舍两种。姚诗中的意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有晚唐诗意象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姚合送别诗中可以得知他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佛与道两种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此外,从姚诗中也可以窥见《诗经》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唐代送别诗的原型意象有折柳、灞桥,南浦、河梁,歧路、离亭等.这些原型意象与珍重惜别的情感约定俗成,生发出异乎寻常的诗意美感,使阅读者产生出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从而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意象角度切入唐代送别诗,对唐代送别诗意象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自然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和器物类意象,每类意象选取两个代表意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长军 《教学随笔》2015,(4):179-180,175
诗歌鉴赏犹如横在高中生面前的大山,难以逾越。本文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诗的国度里碰撞智慧,建构知识,引领学生准确把握送别诗的意境,深入分析送别诗的感情,把握送别诗的常用意象及技巧,提高送别诗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送别诗指以送别时的场景、别后的想象等为内容,表现诗人对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或对友人(亲人)的劝慰勉励或自伤身世、坦陈心志等的诗歌。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相似文献   

20.
胡欣育 《现代语文》2007,(8):111-112
中国古代产生了世界上无以伦比的送别诗,受中国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送别诗可以说是“情”文化的送别诗,蕴含着深沉厚重的亲情、友情以及“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