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忠芹 《现代语文》2006,(7):118-119
在《霸王别姬》一剧中,莫言超乎寻常地使虞姬和吕雉两位女性一起与霸王发生恋爱关系,将霸王对女性的选择与帝国事业紧密联系起来。继《霸王别姬》之后,莫言又推出了话剧《我们的荆轲》,其天马行空般的历史想象,让人想到鲁迅对于历史小说创作所持的观点:“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荆轲、高渐离、狗屠等人都被脱去了神圣的光环,刺秦的英雄行为被他们视为“成名”的终南捷径。历史只有一个,但对它的叙述却因人因时而异,在不同的叙述中,历史的面貌纷彩叠呈。  相似文献   

2.
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其创作的话剧凸显时代氛围的同时又能表达出温馨、轻柔的浪漫韵致,在中国现代话剧的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中国民族传统戏剧文化为蓝本,结合西方文化的戏剧精华进行创作,实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高度融合。本文以其独幕剧作品《咖啡店之一夜》为例,对其话剧作品的艺术结构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阅读要点] 1、明确单元特点我国古代没有话剧,均为戏曲。由“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现代和当代戏剧,其主体为话剧。话剧发展到三四十年代已达到高潮,出现了像《雷雨》这样的佳作。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更是赢得了戏剧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又有话剧《茶馆》、《关汉卿》等优秀作品问世。外国戏剧源远流长。最早兴起的是古希腊戏剧,至文艺复兴以及19世纪,欧洲戏剧创作先后出现过高潮,产生了世界级的大师,如莎士比亚、易卜生等。外国戏剧对中国话剧的诞生、发展,都曾起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子茵 《教学随笔》2013,(10):127-130
《赵氏孤儿》是我国戏剧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国家话剧院推出了不同版本的同名话剧《赵氏孤儿》,分别由林兆华和田沁鑫执导。两台话剧同一时间在京城上演,是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上的一大盛事。赵氏孤儿这一历史题材被当时两位最具影响力的老少两代话剧导演同时看中且不约而同对其进行再创作,一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这一现象及其改编形成的不同版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的编者,选用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解放初期创作的剧本《龙须沟》和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同志新时期创作的剧本《陈毅市长》。这两个剧本,由于结构及语言独具特色而蜚声剧坛,所以值得我们加以简要的分析。话剧是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剧本,作为戏剧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话剧舞台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的对话和舞台指示(即剧本中叙述性说明,包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自新世纪以来,陈国峰先后贡献了三部先锋话剧剧本:《精神病患者》《天堂或地狱》以及《好莱坞的蟑螂》,三部话剧具有典型的寓言剧特征,作家通过典型场景、人物、道具的设计,达到对严肃历史性命题的探索。三部先锋话剧因此显示了陈国峰的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概括,以及追责历史的野心与冲动。这种世界性视野和追责历史的野心是在热闹风格的戏剧表现形式里孕育和表达的,舞台上热闹的戏剧效果和剧作蕴含深沉的人文关怀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张力。如是,戏剧在热闹的氛围里流泻出一种深深嘲讽与无可奈何相混杂的暗黑。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四十一炮》以其独特的“后现代”结构技法,叙述了当下中国的“现代性”故事,然而“狂欢化”背后却凝结着一片浓浓的古典乡愁。《四十一炮》在形式与内容上表现出的张力,代表了莫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四十—炮》也显示出了莫言“民间话语”的价值迷失。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戏剧舞台上,开始呈现出一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特别是许多反映革命人民同“四人帮”斗争的话剧,不仅从政治上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罪行,而且在艺术上,也粉碎了“四人帮”那一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创作模式。作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把生活作为创作的唯一的源泉,从生活出发,创造出了不少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话剧《丹心谱》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第十三章 话剧艺术的成熟 三十年代话剧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一,出现了戏剧运动的高潮;二,话剧创作艺术达到了成熟的地步——曹禺的《雷雨》、《日出》相继问世。 左翼戏剧运动概况:这里包括了解上海艺术剧社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戏剧主张、口号,还有主要组织者和发展情况。 话剧界在二八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影响下,提出了戏剧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提出了建立“新兴戏剧”(即“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  相似文献   

10.
全文以话剧《梁允达)为评析对象,阐述了《梁》剧最主要的表现特色:将人性、情境和戏剧冲突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创作了一部引人入胜的话剧剧目;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复杂的事件、人物关系构成强烈的戏剧情境,强烈的戏剧情境引起人物内心的矛盾、引发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在表现人性的基础上透视了广阔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老舍既是一位杰书的小说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反映都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小说,以出色的人物塑造和世态风物描写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作为剧作家的老舍,他的话剧主要创作于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3),共创作《残雾》等剧本9部,一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1),共创作《方珍珠》等剧本15部。老舍的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以《龙须沟》、《茶馆》为代表。因《龙须沟》的成功,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而《茶馆》更成为中国话剧的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报》报道,继刘恒原创话剧《窝头会馆》创造了一票难求的佳绩后,北京人艺再度请名家出山。日前,人艺今年首部原创话剧《我们的荆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剧是作家莫言的首部大剧场话剧作品。莫言表示,《我们的荆轲》取材于《史记·刺客列传》,人物和史实基本上忠实于原著,但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导演任鸣说:《我们的荆轲》关键不是荆轲,而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67个春秋的老舍先生.以长篇小说和剧作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又因创作《茶馆》而奠定自己在中国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老舍先生最开始是一位小说家.后来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的剧作,一改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模式和创作方法,用写小说的构思和方法来创作戏剧,进行着新的尝试,他的这种尝试.开创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先河——中国戏剧史上从此有了“小说式戏剧”。  相似文献   

14.
话剧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清代末年传入我国,当时叫“新剧”或“文明戏”, 1929年始称话剧。话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台词和动作。话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敏感地提出当前的社会重大课题。下面以《茶馆》为例,对有关特点作一介绍。   《茶馆》发表于 1957年,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不仅具备话剧一般的特点,而且在写法上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具体表现在《茶馆》第二幕中的结构、情节和戏剧冲突的设计上。例如:   1.设计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这一幕中的人物有 30多个,但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主次…  相似文献   

15.
《雷雨》的创作条件和创作背景相比于晚晴和民初更具独特的优势,再加上剧作家曹禺在创作中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技巧,使得这部话剧作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6.
金梦 《外国语文》2023,(3):51-56
王晓鹰导演的话剧《理查三世》于2012年在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上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聚焦戏剧中的“空”问题,比较彼得·布鲁克与中国戏曲的相关论述,并将其用于分析王晓鹰版《理查三世》的导演创作特点,以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为中国当代戏剧呈现如何创新提供另一种思路。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中对戏剧本质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将戏剧回归到最原始的空间美学状态,这体现在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精神的把握,尤其是在莎戏排演中对时空的把握和演出与中国戏曲的时空美学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假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次文学改编影视的热潮。红极一时的《红高粱》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梁家族》,《菊豆》改编自刘恒小说《伏羲伏羲》,《红粉》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分别改编自苏童的同名小说和《妻妾成群》,《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影视与文学大规模碰撞的火花,绽放出巨大的合作与商业潜力。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话剧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寻找政治与艺术的结合,寻找中国话剧的民族化的道路。前十七年,话剧艺术家突破"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限制,努力提高话剧创作的艺术质量,《茶馆》、《关汉卿》、《布谷鸟又叫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就具有代表性。二是在借鉴、吸收外来戏剧思潮过程中大胆地探索、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在开掘主题的前提下,追求舞台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丰富话剧创作。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绝对信号》、《街上流行红裙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中国梦》、《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等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四十周年,也是我国现代革命戏剧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早期革命音乐、电影、戏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田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含冤瘦死狱中三十周年。仅以此文,纪念这两位古今戏剧大师。1958年,当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举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纪念活动,田汉的历史话剧《关汉卿》就是为此而创作的。《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的优秀剧目之一。这部剧作揭示的深刻主题具有强烈的历史认识价值。田汉用话剧艺术形式为我…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初中教材里的戏剧选文,被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里。这一单元的三篇戏剧选文,分别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和何冀平创作的被称为“京味话剧”的《天下第一楼》,以及由孙鸿创作、反映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的《枣儿》。为了配合这三篇戏剧选文的教学,编者为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教学任务,分别是“阅读与思考”和“准备与排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