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2.
关联词语作为一种形态标志出现在复句中,对复句结构的体现,分句间意义关系的宵容忽视。同样,探讨此类关联词语在单句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它们在单句中所关联的各种成分的类型和对单句的表述所起的表意作用,对把握单句的结构,理解单句的意义以及辨认单句复句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联词语是构成复句的重要手段,是分析复句中各分句问关系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复句类型,所以在确定复句的结构类型、划分复句的结构层次、分析复句的结构关系时,关联词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小句为观测点,在界定分句主语一致性的基础上,分析它在复句聚层关联中的句法语义特征,描写分句主语的隐现状态,挖掘主语一致性与分句主语隐现之间的关联,揭示主语一致性对复句聚层关联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语一致性是分句语义关联的重要因素,紧邻分句间主语具有一致性,倾向于形成同一层级的语义关联;反之,形成不同层级的语义关联。这一结论深化了复句句法语义关联的认识,对汉语复句教学和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谈即使句、宁可句、无论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分句间的多种意念关系和多种关联词语初探》一文中,具体分析了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使用多种关联词语的复句等问题。对于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而仅使用一种关联词语的复句没有涉及。但分句间存在多种意念关系而仅使用一种关联词语的复句,  相似文献   

6.
在复句中,分句和分句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意念关系,这种意念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用关联词语表示的(也有不用关联词语的,即所谓意合法)。在一般人看来,分句和分句之间只存在一种意念关系,如果使  相似文献   

7.
复句中除了并列复句可以不带关联词语外,其他复句的分句之间由于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便需要不同的关联同语予以区分。一般地说,不同的复句有不同的关联词语,不会混淆。但是,在吃透力句间固有的逻辑事理关系之前,在吃透关联词语原有的表意作用之前,还是会因错用关联词语或关联词语错位而造成病句,试比较下列关联词语:一、’不是……而是……”同“不是……就是··”前者表示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当属并列关系;后者表示两种可能性是不相容的,非此即被,当属选择关系。〔思考)在下列两句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l_我去,你去…  相似文献   

8.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和语法关系,使语意表达得严密而有条理,因此组织复句时要十分重视关联词语的运用。下面是复句中关联词语运用的常见毛病。  相似文献   

9.
一、是“关联词”,还是“关联词语”?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中,在讲复句里分句间的关系时,有的地方用“关联词”,有的地方用“关联词语”,提法不一致。例如:《相关·相承·相反》中说:这样的复句,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可以不用什么关联词语,也可以用“…,但(是)…”、“虽然…,但是…”联结起来。(第五册27页)  相似文献   

10.
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所谓关联词语,指的是连词和能够起关联作用的副词等。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于是有人认为常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一定是复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下面就这一观点发表自己一点看法:带关联词语的句子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单句。那么如何去辨别呢?我认为只要把握单句和复句的语法结构这把钥匙就可以了,因为单句的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包括的。也就是说,主语是陈述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联词语多用于复句,以表示一个复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之间的语法关系,使语义表达得更严密而有条理,因而同学们要十分重视关联词语的使用。常见关联词语运用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大都是连词和副词。连词的位置较为灵活,多放在主语前,也可放在主语后。分句  相似文献   

12.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3.
复句较之单句有一个识别标志,看其是否有关联词语,根据关联词语的不同可以判断前后分句间的不同关系。故我们先谈谈该类复句的关联词语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是定型化的,即约定俗成的,不能随便拆开和转换。是词,不必说;是短语,也应该是固定的。但该类复句却不同,先看否定在前、肯定在后的例句: 1.文革中的天安门事件根本不是什么“反革命政治事件”,而完全是革命行动。  相似文献   

14.
表示复句内分句之间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五组极易混淆,应该单独挑出来给以特别记忆.现将这几组关联词语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安康汉滨区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关中片,其复句的表达手段主要有关联法和意合法,偶尔还会用句末语气词来表达分句间的关系。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区方言的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分布情况。与普通话对比,安康汉滨区方言复句使用的关联词语与之有较多的不同且数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连词与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和短语统称为关联语,关联词语是判断复句类型的重要特征,但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复句,因为“关联词语除了连接分句之外,还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胡裕树《现代汉语》31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特别是其中“有些关联词语如‘无论、都’,‘只有、才’,‘就是、也’等,既可以用在复句的分句里面,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子成分里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本42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因此,含关联词语的单句容易同含关联词语的复句相混淆,致使相当部分学生乃至一些教师在分析这类句子时颇感困惑。下面笔者试摘取正误两类例句进行探究性分析,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7.
一复句的分句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意念关系,它是复句结构关系的基础,结构关系往往用关联词语来显示。一般认为分句与分句间只存在一种明确的意念关系,但语言实际并非如此,有的分句间存在着模糊关系。模糊是和明确相对而言的。我们所说的模糊不是含混不清、令人费解;而是指语言这个工具不但具有明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对汉藏条件复句进行了全面地比较,特别是对在分句间起主要作用的表示条件关系的汉藏关联词语作了比较;探讨了表示充足条件、唯一条件、无条件中的单一关联词语和合用关联词语以及倒装的条件复句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多重复句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复句分析,极大程度上是个分句间语义关系的考察,但最理想的办法是尽可能抓住形式方面的根据,即抓住关联词语。我们分析一个多重复句,首先当然要明确这个多重复句包含几个分句,在这个基础上,就要注意观察所用的关联词语,并尽可能把隐含着的关联词语全部补出来。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20.
复句是语法教学和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复句的教学和研究,又是以分句的确认为前提的。单句与复句的区分、分句与分句的界限以及分句的数目,都影响到复句的辨认与分析。影响分句确认的因素有7种: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成分的移位,独立语,名词性词语能否充当分句,关联词语的性质,成分的省略,内套句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