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口市下辖十三个县,覆盖面积广,坝上和坝下方言有很大差异;即使同在坝下,各地方言之间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又同属晋语方言,在声、韵、调方面有又有基本的一致。张家口大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本市,基本共同的方言容易缩短同学间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提高办事效率。再加上普通话课开设的不够普遍,校内部分教职工也说方言等因素,在校园内部,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方言为主的语言氛围,这种语言氛围对普通话的教学非常不利。针对以上情况,我在九年的普通话教学中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深入推广,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多,方言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声韵调三方面对高平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差异进行系统考察,并着重对高平青老两代人"见"组细音字前的读音进行了比较,同时依据方言发展的趋势,预见高平方言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为晋方言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话中句调分为平、升、曲、降四种,张家口方言区的普通话能熟练运用平、升、降三种句调,但由于受方言句调影响在曲调中出现一种独特的变化形式,这一形式应引起该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学视角看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角度来看,方言电视节目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能调动民众自觉保护和发展本地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方言电视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质量、避免低俗。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阵地。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环节。从多年测试结果发现,张家口地区生源学生受方言影响普通话成绩普遍偏低。分析了语言环境制约、发音习惯难改、学生重视不够等制约张家口地区生源学生普通话成绩偏低的原因,从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确立合理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培训模式及提高测试员队伍素质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泽境内移民中最多的是河南林州移民,而且有相对聚集的村落。调查发现,中古阳声韵在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发生的变化与晋东南晋语及现河南林州方言有同有异。咸山摄阳声韵保留[n]韵尾,既不同于源方言咸山摄鼻音韵尾脱落,与晋东南晋语咸山摄阳声韵鼻音化也不一致,显然是受普通话的影响;移民方言中宕江深臻曾梗通摄同源方言和晋东南晋语保持一致,韵尾保留[?]韵尾。这种同异现象是源林州方言、晋东南晋语及北京话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载体,是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话无法比拟的特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广普通话政策的施行,方言这一带有独特地域色彩的语言文化正面临着生存的考验。本课题着眼于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城郊地区小学生方言保留状况的调查,引起人们对方言的重视,从而认识到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青少年抓起,开展方言教育,推动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胡邦岳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09-111
首先阐释了语言、文化的内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强势方言亚文化与普通话主体文化的关系。在当今大力推广普通话,全球兴起学汉语热的时代背景下,强势方言表现出一种对普通话主体文化的自觉,强势方言这种本真状态反映了当今方言普通话共生共存的语言生态,在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主体多元复合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9.
1956年新中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为我国通用的规范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几年来,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如此之低,令人堪忧。普通话普及的目的是为了人们之间更好地交流,提高效率,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其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在一个方言充斥的地方要普及普通话,不可避免的是要遇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冲突。一.中小学阶段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1.中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在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和普通话不是孤立存在的二元状态,它们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状态,这些中问状态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普通话中介语就是由标准普通话、靠近普通话、方言普通话、方言这些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连续体组成的。普通话中介语的迁移,一方面是方言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是方言不断干扰向普通话靠拢的负迁移。而普通话中介语的负迁移主要来自于方言文化、方言态度以及方言语码转换等方面的影响。抑制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可采取转变语言态度、限制方言使用域、改变学习普通话策略等应对策略,以最终达到向社会语码——普通话正迁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万荣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解州小片,万荣方言词汇独具特色,既有官话的特点,也有晋语的特点。万荣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用词方面存在着基本的一致性和较大的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词形、词义、造词方式和造词理据等方面。万荣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分析揭示了万荣方言的词汇特点,充实了万荣方言研究的材料,同时也为万荣人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口流动的加剧、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普通话已经越来越强势,使得方言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不少地方方言已濒临消失。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以及在此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已经相当迫切。因此,确立方言与普通话的平等地位、让普通群众认识到方言的作用、加强方言的记录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加强基于方言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是保护方言并促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方言腔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受方言影响而说出的与标准普通话有一定距离、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对方言腔普通话的研究既有助于方言区人普通话的学习,也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补充。本文以榆林地区普通话过渡语为考察对象,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相关理论,考察榆林地区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及其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郑伟芬 《文教资料》2014,(27):61-62
推广普通话作为一项国策,其必要性和成效已经得到认同。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理应受到保护。本文阐述了方言存在的价值,从政府倡导,保护方言;加强宣传,转变人们对方言的排斥态度;方言与普通话并重,创造方言和普通话共生共荣的局面;弘扬地方文艺作品,彰显方言的艺术魅力等方面保护方言,传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打破了传媒手段一贯以普通话为主的格局,它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和浓郁的地方情怀感染了身边的人。虽然方言大量运用于传媒手段使人们为普通话的推广感到了担忧,但是面对人们的质疑,方言并没有退缩,它仍以崭新的、精神抖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它特殊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普通话值得借鉴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地方文化符号载体对传承地方文化和发展地域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从语言学、社会心理等方面来探求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预测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话学习中经常被忽视。通过福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 ,分析了福建人方言式声调的发音特征 ,强调方言式声调是构成普通话方言语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纠正福建方言式声调发音的方法 ,以免方言式声调影响福建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56):3-4
定西素有"定西咽喉、兰州门户"之称。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许多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地域色彩的语言特色。定西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很大差异。研究定西方言,对于定西人说好普通话很有帮助,也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东北方言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是形成普通话的基础,在特定场合里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东北方言有着较为完整的语言体系。本文通过浅析东北方言的特点,展现其独特魅力,希望更多人重视和保护东北方言。  相似文献   

19.
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打破了传媒手段一贯以普通话为主的格局,它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和浓郁的地方情怀感染了身边的人.虽然方言大量运用于传媒手段使人们为普通话的推广感到了担忧,但是面对人们的质疑,方言并没有退缩,它仍以崭新的、精神抖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它特殊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普通话值得借鉴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地方文化符号载体对传承地方文化和发展地域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从语言学、社会心理等方面来探求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预测方言运用于传媒手段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的] 1.学习了解家乡方言,感受家乡方言的独特魅力,体会家乡方言中"周秦"文化的传统. 2.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克服在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夹杂方言用词的语病,进一步提高使用普通话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