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偶然现之 苏教版三(上)<习作1>是一次自由写作练习.在我批阅过的约八成习作中,有十多位学生写了过生日,并且在写生日礼物时,其语占表达都跟如下两句相似: 1.爸爸送给我一顸帽子,妈妈送给我一个芭比娃娃,奶奶送给我一个音乐盒.  相似文献   

2.
我曾批阅过一篇习作,那篇习作写跑题了,连体裁也变了.但是里边有两句"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够不着.我想采朵天边的云彩,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做不到"很有诗意.于是,我把他叫来,先肯定他的文句写得优美,再对照习作要求指出毛病所在,让他重写.  相似文献   

3.
我曾批阅过一篇习作,那篇习作写跑题了,连体裁也变了。但是里边有两句“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够不着,我想采朵天边的云彩,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做不到”很有诗意。于是,我把他叫来,先肯定他的文句写得优美,再对照习作要求指出毛病所在,让他重写。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作文,我想头疼的不止是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望洋兴叹",在他们眼中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面对学生的习作老师"苦苦摇头",在老师眼中作品空洞索然无味。特别是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从教十余年的经验告诉我,无法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无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又怎会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脱离苦海,我做了如下尝试。(1)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乐写,(2)日积月累———让学生"厚积"而后"薄发",(3)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取材,(4)练习评改———让学生在改中练,(5)肯定与赞赏———让学生更加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5.
一 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及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据我调查,有如下三种原因。(一)思想境界太高。学生习作不写生活中的小事、平凡事,但凡下笔必是惊天动地。以“写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例,学生最喜欢写的是妈妈:我生病了,妈妈背我看病,下着滂沱大雨,摔一跤,额头流血,顾不得,直往医院跑。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习作雷同现象俯首可拾。写"母爱"的文章,多数写雨中妈妈背着自己上医院,写"中秋节"的文章,自然就是中秋的来历以及一家人吃团圆饭等等。第二届"想写就写"儿童作文大赛收到4000余篇作文,专家评审发现,"80%以上的作文是同一模式"(上海新闻网)。  相似文献   

7.
妈妈,我错了     
林雪 《青少年日记》2014,(11):41-41
2014年5月2日晴在别人眼里,我很幸福,因为我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充满爱的"港湾"。实在令人羡慕呀!可是,并非像在别人眼里所看到的一样美满、幸福、快乐,也有"上嘴唇和下嘴唇打架令我悲伤的时候"。事情还得从上周说起:上周五晚上,正在躺着休息的妈妈对写作业的我说:"某某(我的乳名)这周末去把头发剪掉吧。往后学习越来越重,就没有时间扎头发了。"我一想,是啊,于是便"嗯"了一声。谁知,到了周六天气有点凉,我便要去剪头。妈妈又对我说:"过几天吧,今天有点凉,  相似文献   

8.
有位初中生写了这样一篇习作,题目叫"妈妈的关键词",原文内容是这样的:妈妈的关键词妈妈爱唠叨,尤其是对我。这几年我感觉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能听到这样几个词。这不,清早,我还在做着甜梦,她来到我床前,掀开我的被子,往我屁股上拍一下,喊一声:"快起来,都几点了!"刚吃过饭,还没来得及漱漱口、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关,如何突破这个难关,老师们做了许多探索,但大多着眼于研究动笔前的写作技法指导上。下面一则教学实践却从另一个角度启示我们:习作后的评讲工作同样不可忽视。新年前夕,我曾经批阅过一篇习作,那篇习作写离题了,连体裁也变了。但里边有两句“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够不着。我想采朵天边的云彩,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做不到。”很有诗  相似文献   

10.
偶然现之 苏教版三(上)《习作1》是一次自由写作练习。在我批阅过的约八成习作中,有十多位学生写了过生日,并且在写生日礼物时.其语言表达都跟如下两句相似。  相似文献   

11.
感恩的回条     
妈妈教过我感恩的真正价值。她说,一个小小的回条如果写好了,可以和人家送给你的礼物一样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礼物     
母亲节到了,把这首诗送给你亲爱的妈妈吧!过母亲节的时候,我不知道给妈妈送什么。但现在我有了个主意,我要写一首诗。诗里写道:“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这是我能说的最好的话。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愿您有好运气。我没什么可以送给您,除了我写的这首小诗,“给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拥有绝好的一天!”W hen it’sM other’sD ay,Idon’tknow w hatto giveher.Butnow Ihavean idea,I’m going to w riteapoem.Itreads:"Y ou’rethebestm um ever!"Thisisthebestw ordsIcan say.It’syourday today,A nd Iw ish you good luck.Ihavenothing to g…  相似文献   

13.
沮丧 批改周记,是每个星期一我最大的快乐.我对孩子们写得好坏并不太在意,因为是低年级嘛.我只是想培养孩子们的这种写话的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或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一种想表达出来的愿望.只要他们用心写了,我一律画上一个笑脸娃娃.可就是这样,也有一个孩子从来没得过笑脸娃娃--他,小胖子周吴天,要么不交,要么三言两语敷衍了事,还从来不加标点符号,比如“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中午,我刚放学回家,妈妈就故作神秘地说:“有一个好消息,你想不想听?”“想听,想听!”我迫不及待地喊道。“那就好……”妈妈卖了个关子,拖着长腔说,“你写的《我给黄瓜“理发”》这篇习作发表在《快乐语文》这本刊物上了!”我一听,真想马上找到我写的那篇习作。妈妈好像看  相似文献   

15.
哥哥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一个步步高学习机。我羡慕不已,也缠着妈妈要一个。可妈妈提出让我积满20个笑脸(这是我平时有出色表现获得的奖励)才行。经过好长一  相似文献   

16.
毕业这一天     
李镇西 《班主任》2013,(8):61-63
所谓"这一天"是2013年6月9日。 早晨我来到初一(6)班,对学生们说:"过两天是你们杨静老师的生日。但明天就放假了,我们提前给杨老师祝贺生日吧!"学生们鼓掌,我们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我还请班长代我赠送杨老师一张贺卡。然后,我把我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的写杨老师故事的报纸也送给了杨老师。给默默无闻的杨老师带去快乐,我也很快乐。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一上课,我这样导入:电视上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巍巍地走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洗脚。这时有学生小声议论:对,我也看过这则广告。我没有制止他们,继续  相似文献   

18.
妈妈马上就要过生日了,我想亲手做一个生日礼物送给她。可我想了好久,也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最后我决定做一个风铃送给妈妈,风一吹,叮叮咚咚地多好听啊!  相似文献   

19.
<正>二年级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魔方大侠》。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妈妈是个魔方大侠,因为她能很快拼出魔方的一个面。妈妈看后不好意思地说:"我才会这么一点儿,你就称我为‘大侠’了!"那之后的好几个早晨,一向起得早的妈妈总是哈欠连天地被我叫起,早餐也吃不到她做的热乎乎的小米粥了。一天晚上,妈妈送给我一个非常漂亮的新魔方,她拿着旧的魔方说:"儿子,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能拼出魔方的六个面了!"大  相似文献   

20.
巫海燕 《考试周刊》2012,(42):76-78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要是不懂得这一点,就不会真正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写作,只是为写而写,受命于老师,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在孩子习作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让学生乐于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我最崇拜(喜欢)的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是一次写人的习作训练。教材呈现了两段文字,第一段是习作提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