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邮票亦称自动化邮票或邮资机印邮票。它是通过自动售邮机打印出来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500多枚的电子邮票,但对其称谓还是“各行其道”。德国称之为ATM邮票,意思是自动售票机出售的邮票;新加坡称它为“花码”,是取其英文名称“FRAMA”的谐音;  相似文献   

2.
台湾邮政为配合电子邮票日益广泛应用,于2004年7月21日以当地“黑熊”为主图,印制了第四代电子邮票500万枚,供台湾省台北、基隆、板桥、新店、永  相似文献   

3.
邮票的变异并不少见,但在“空间”邮票上出现“飞行物”,应不多见。笔者藏有一枚实寄封,上贴一枚1992年8月18日发行的《国际空间年》邮票。发现与其他票图有所不同:在古代火箭穿过黄色螺旋形图案的正上方有一蓝色“厶’字形状、正中有一蓝色“小”字形状的线条,而在黄色螺旋形右方又出现有规律较细的蓝色花纹,形似五瓣花,也像空心字母(图1)。  相似文献   

4.
2001年8月22日,我国邮政正式开办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个性化邮票”这一名词随之频频亮相干各种媒体,“我上了邮票”这一说法更是被屡屡宣传,这实在有误导公众之嫌。  相似文献   

5.
现在,在新邮票发行时,往往邮票的原地以及相关地要举行邮票首发仪式,但在一些邮票首发式上,揭幕后见到的是“邮票”,还是“邮票图稿”?还要打个问号。下面把从网络上获得的一些…邮票图稿’首发式”图片,在此“晒一晒”,希望能引起邮票首发式主办方及集邮爱好者的关注,以避免再出现名不副实的邮票首发式。  相似文献   

6.
读了耿守忠先生刊载2011年第3期《集邮博览》上的《西厢记》大“邮票”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文中说的那两种印有《西厢记》大“邮票”的1983年年历画,我曾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营业部购邮票时也获赠过两张,的确印制精美,令人爱不释手。耿先生给“大邮票”下的定义,也让我颇受启发。他说:“何为大邮票?大邮票是用邮票原图制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个性化邮票”这个新鲜事成了邮票发行部门和使用者的亮点。但如何理解“个性化”和“邮票”之间的关系,有值得商榷之处。按称谓,“个性化”应在“邮票”之中,此命名是贴切的。但纵观各国(地区)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2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发行这套邮票的同时。还制作了一种本册,每本售价70元。其规格为290mm×210mm。在这个本册中,各印有一枚与邮票或小型张同样规格、相同版别和刷色的真票,本册中有4枚面值都是80分的邮票和6元面值的小型张。由于本册中邮票边饰图很大。有人将这种邮票称为“大邮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大”邮票是对应“小”邮票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集邮词典中只有普通邮票、纪特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等专有名词,不知何时,冒出来一个“集邮邮票”,同时派生出配套的“通信邮票”(发信邮票、寄信邮票)。特定的名词必有特定的含义,由此还引发了许多纠纷,引起了一些官司。“集邮邮票”特指集邮者手中持有的仍然可以使用的纪特邮票,“通信邮票”特指当地邮局卖出的  相似文献   

10.
拜读《集邮博览》2005年第4期刘化刚先生《“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文章后深受启发。在笔者的脑海深处,对刘先生提到的两种“邮票”似曾相识。记得大约是1996年期间,曾收集到一些本地使用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于是翻箱倒柜,居然把它们找了出来。为了弄清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时间,多次到相关单位进行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现介绍给大家。“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的种类及印制单位我所收集到4种“邮票”,均是贵州省思南县农业银行专门印制的,由思南县印刷厂印刷,用纸为50  相似文献   

11.
邮票目录有邮票辞典之美名。在世界众多邮票目录中,英国《吉本司》、美国《司各特》、法国《香槟》和德国《米歇尔》被誉之“四大目录”,具有权威性。最近发现其中有枚印支邮票注释犯了一个共同错误,而且近百年之久。上世纪20年代,法国人发行一套供“印支”使用的“印支风情”普票。全套邮票第一图名“农夫与孔塔”。四大目录都如此记载相关资料说,“此塔位于越南顺化”。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13年第1期载有《“放光芒”邮票停发内幕》,其内页附图及封面各有一枚“放光芒”邮票印样,在印样上部边纸上“同意照此样印制·邮票处”批示的后边有一个钢笔所书的“孙”字,  相似文献   

13.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14.
希腊体育邮票中有不少是取材于“瓶画”的。最典型的一套,是1964年“纪念第18届东京奥运会”邮票。这套邮票共7种,其中5种均为“瓶画”,即“赛跑者”、“跳远者”、“拳击者”、“掷铁  相似文献   

15.
“双票封”即在一枚信封上贴上“双票”,其中一枚为邮票,而另一枚则可以是门票、粮票、车票、火花等,现在较多的是用邮票和门票制作“双票封”,其作为一种新颖的集藏形式,得到了部分集邮者的青睐,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有人认为这种将邮票与门票相结合的方式,是在集邮行业萧条下的一种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不伦不类,不符合相关规定,亦不能作为邮展的有效素材。  相似文献   

16.
“文”字邮票发行阶段,是邮票设计严重倒退的阶段。当时在邮票发行机构内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 即“文”字邮票设计是“大红大绿大票幅”,就是说,大多数“文”字邮票用色单一,票幅较大,缺乏邮票艺术的特性和美感。在19套、80枚“文”字邮票中,刷色以大红为主的有13套、 50枚,占总套数的68.4%,总枚数的 62.5%。图案中的人物穿着绿色军装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95年开始发行“地方选题”邮票以来,拓展了邮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且在设计方面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出现了好邮票。我深信,只要邮票发行部门在“地方选题”邮票发行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定能使其健康地发展下去。对此,特提出一些个人之见,供主管部门参考。 首先要把握准哪些内容是“地方选题”。“地方选题”必须是具有地方特色,有代表性,有典型性,有一定  相似文献   

18.
《米歇尔电子邮票目录》记录的希腊电子邮票最早发行于1984年3月26日,共用10台Frama机,邮票图框下都有两位数机号(01-10)。但很少有人知道,此前还有一种希腊电子邮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据多家媒体报道,2005 年11月2日,美国纽约什里夫邮品馆成交一笔天价邮票交易。一枚“Z-暗纹”邮票在交易中换得一联“倒置的珍妮”邮票。从而以300万美元身价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世界上最昂贵的单枚邮票。两周前,格罗斯以 297万美元价格购得四枚“倒置的珍妮”航空邮票。格罗斯又用这联“倒置的珍妮”,从松德曼手中换得“Z-暗纹”。格罗斯如今拥有了“一套美国19世纪邮票全集”, 这“连华盛顿的史密森氏国家邮政博物馆也做不到”。  相似文献   

20.
邮票与“邮票定律”“邮票”与“邮票定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邮票的定义是在邮政机构出现之后,由邮政机构发行的、代表邮递工人的劳动(服务)价值的、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的、预先印制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具有三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发行机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费效用的标志,图案。邮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