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望如评点《水浒》,从前学界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不够。王望如对《水浒》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重要问题,都在评点中作了很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有很多论述非常精辟,这对我们研究和阅读《水浒》都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王评并非仅就《水浒》而论《水浒》,而是经常联系社会现实,拓展了《水浒》评点的内容。王评虽然深受金圣叹评点《水浒》的影响,但对《水浒》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和见解,对金评既有所匡正,也有所超越,成为《水浒》评点园囿中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七十回醉耕堂刻本,前有清顺治丁酉(十四年)桐庵老人序,可能即刻于是年。此本除有金圣叹的评语以外,还有王望如(侍云)的回末总评。王评接受了金圣叹的一些影响,但有许多不同于金圣叹的地方,在《水浒》的批评方面是有所贡献的。评论的风格也不同于金圣叹的随感式的发挥,而比较严正,自有一定的特色。王评尚不甚为人重视,今特论析于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和《红楼》,由于其本身异常丰富复杂,所以各自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综述这四部名著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这四部书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各有其漫长的研究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古典评点家的"评点",如李贽、叶昼、冯梦龙对古典小说美学的研究,如金圣叹对《水浒》、毛宗岗对《三国》、脂砚斋对《红楼》的评论.从思想内容看,这些古典评点家较多的是以忠、孝、节、义的观念和信条,作为评点标准的;艺术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索.但这种评点或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6.
自胡适和鲁迅认为金圣叹以八股文的作法评点小说后,这便成为一种定评。但从金圣叹本人学习举业以及其接触《水浒》的过程人手,再仔细探究金圣叹的自我表述,实际上,其不是以时文的眼光去评点《水浒》,而是试图以评点《水浒》的眼光去阅读时文。而《水浒》评点中时文作法的加入应是金圣叹应对新的读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胡适和鲁迅对于金圣叹的论述都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有关,并非严谨的学术观点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形态之一的评点,起始于宋人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随着小说创作的昌盛,小说评点也大量出现,明、清两朝产生了不少著名的小说评点著作,如明人李卓吾、清人金圣叹都批评过《水浒》,《金瓶梅》有张竹坡评本,《三国演义》则有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本,《红楼梦》有脂砚斋评本,至于《儒林外史》的重要评本则有闲斋老人、黄小田、齐省堂、天目山樵四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和《红楼》,由于其本身异常丰富复杂,所以各自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综述这四部名著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这四部书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各有其漫长的研究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古典评点家的“评点”,如李贽、叶昼、冯梦龙对古典小说美学的研究,如金圣叹对《水浒》、毛宗岗对《三国》、脂砚斋对《红楼》的评论。从思想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聊斋志异》评点,王士禛、冯镇峦是具有特别意义且联系最为紧密的两家。王评虽随兴所至,零散寥落,不成规模,却是挟文坛重望开风气之先,不止令是书荣耀一时,以经典身份公示于人,也引发了包括冯评在内的一股直至清末民初持续二百余年的《聊斋志异》评点浪潮。冯评则于王评百余年后继之而起,以小说评点派宗绪及其在人生际遇、文化品格等方面与蒲松龄的诸多相似而知音独赏,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涵尤其是艺术规律作了全面细致、深入系统的掘发,并针对王评提出了太略、评语亦只循常,未甚搔着痛痒处的批评意见,从而进一步在理论上确立了其千秋经典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两家评点及相关言论的分析比较,试图厘清其间接受与反拔并存、甚至接受多于反拔的复杂辩证关系,修正长期以来由于冯评基于特定立场的激烈言辞所造成的人们对二者关系和王评质量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因评点《水浒》而蜚声文坛,但对于他评点《水浒》的是非功过,学术界至今仍众说不一。下面我仅就金评《水浒》中的弦外之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这是金评七十回本《水浒》用来结束全书的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实际上这是金圣叹评点《水浒》结束时痛苦心情的表白。这说明在明末“开门视天,云墨如磐”的黑暗时代,在厂、卫特务横行天下,文网密布,“张口犯刑律”的“寒夜”,评点《水浒》,不得不用曲笔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