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中期有一个诗人群体,文学史上传统称为"大历十才子".首见于<旧唐书>卷163(李虞仲传):李端"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但未全举十人之名.这十个人是谁,古书上的说法不尽相同.<新唐书>卷203(文艺下)云:"[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相似文献   

2.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中叶(唐代宗大历、建中直至贞元前期,亦即文学史上所称的“中唐”前期)一个诗派的总称,包括钱起、韩翃、卢纶、李端、耿(氵韦)、司空曙、崔峒、吉中孚、苗发、夏侯审等十位诗人。①他们的诗歌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大都抒写个人生活的种种感受,缺少思想深度,艺术上也不及初盛唐诗歌,但却能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清人吴乔曰:“初盛大雅之音,固为可贵,如康庄大道,无奈被李、杜诸公塞满,无处下足,大历人不得不凿山开道,开成人抑又甚焉。②精当地指出大历时的诗歌具有与初盛唐诗不同的艺术风貌。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他们抒写感情,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抒发,而是偏重于作较为精细的心态描  相似文献   

3.
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以能诗齐名”的诗人,时人称之为“大历十才子”。但是,他们到底指哪十位诗人,亦即“大历十才子”的主名问题,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有必要进行一番讨论。“大历十才子”之称,最早见于中唐人姚合的唐诗选本《极玄集》,该书李端小传云: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  相似文献   

4.
卢纶与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诗歌唱酬殷勤.《送李端》一诗又列严维名下,据考当属误入.又,卢纶籍里亦有歧说,据考应以河东蒲人为准.诗中异文不少,均依“宜各从长”的要求,给出己断.  相似文献   

5.
史料记载唐大历诗人耿(氵韦)任“左”或“右”拾遗说法不一。本文考证耿(氵韦)在大理司法任上曾因事被贬过一段时间,在此前后他两任拾遗,一为右拾遗,一为左拾遗。  相似文献   

6.
梦中得佳句     
唐朝诗人钱起,字仲文,天宝进士。他同卢纶、吉中孚、韩翊、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沛、夏侯审、李端,号称大历十才子。他在天宝十年,省试登进士第一,省试诗题为《湘灵鼓瑟》:  相似文献   

7.
唐代大历初年,战乱甫平,烽火未息,正是财政窘困、国步维艰的时刻,朝廷上层贵族却在虚幻的“中兴”歌舞声中铺张着豪奢惊人的宴席。大历二年二月,“郭子仪自河中来朝,癸卯,宰臣元载、王缙、左仆射裴冕、户部侍郎第王琦、京兆尹五人各出钱三十万贯置宴于子仪之第。”三月甲戍,“鱼朝恩宴子仪、宰相、节度、度支使、京兆尹于私第。乙亥,子仪亦置宴于其第。戊寅,田神功宴于其第。时以子仪元臣,寇难渐平。蹈舞王化。乃置酒连宴。酒酣,皆起舞,公卿大臣列坐于席者百人。子仪、朝恩、神功一宴费至十万贯” (《旧唐书·代宗纪》)。而当时朝廷穷得只能靠每年税青苗地钱来支付已被削减的官吏俸钱,大历元年所得仅四百九十万,权力一宴竟费一百五十万,这是多么惊人的奢侈!就在这种宴会上,在那些送往迎来的觥筹交错间,有一群官位不高但富于才情的诗人,作为风雅的点缀,陪从游宴,即席赋诗,时称“十才子”。他们是钱起、卢纶、韩翊、李端、耿(氵韦)、崔峒、司空曙、苗发、夏侯审、吉中孚。此外还有郎士元、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包何包佶兄弟,杨凭杨凝杨凌兄弟等也是同一流人物。他们大都在朝中作官,虽未见显达,生活总算安定,没有萍飘蓬转的奔波之劳,却有出入王公贵主之邸的荣遇。他们依附权贵,趋走高门之下,陪侍燕饮之末  相似文献   

8.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卢纶在中唐大历诗人,特别是在大历十才子中居有重要地位。在十才子诗中,“风骨顿失”,伤感毕现,而卢纶的不少诗篇还存有盛唐遗风,显得气势非凡。为加强对卢纶的研究,特选其诗一首笺注,这首诗是研究卢纶生平、经历、思想及创作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文献和“史”的价值。这首诗的题目是(纶与吉传郎中率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闹闹耿拾遗伟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见俱沈下泉杨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日兼寄夏侯传御审候仓曹判)①。全文及筹注如下:禀命孤且贱②,少为病所婴O。…  相似文献   

10.
中唐的边塞诗自有其独特成就与审美价值,以“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为例,其诗作中虽多应酬之作而失之于“浮”,但其边塞诗却能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由此亦足证中唐的边塞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卢纶和李益同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以边塞诗闻名于诗史.卢纶边塞诗颇有"盛唐之音",李益的边塞诗可以说是开了中唐边塞诗的先河.但二人对塞外景象的描写、戍边士卒感情的不同表达、边塞军旅的不同感情等方面在内容取材上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破敌的诗,选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原诗共六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才华横溢的卢纶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见《新唐书·卢纶传》,他曾在浑瑊河(长城外,今内蒙中南部)元帅府任判官,这六首诗想必就是当时之作。不料有位已故的著名数学家生前对此诗发过异议,这位数学家曾用一首唐诗与“四人帮”在川的黑爪牙作斗争。那位女爪牙不通数学。他只得跟她耍弄文学  相似文献   

13.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而衰的剧变,也给唐代诗歌划出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轨迹。严羽据此把这一阶段的唐诗分为“盛唐体”和“大历体”,并注明“大历体”即“大历十才子之诗”。本文根据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实践,并结合代表大历年间诗歌风尚的《中兴间气集》的选录标准,具体考察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倾向,为进一步探讨大历诗风的演变提供逻辑性、实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了由盛而衰的剧变,也给唐代诗歌划出了前后不同的变化轨迹。严羽据此把这一阶段的唐诗分为“盛唐体”和“大历体”,并注明“大历体”即“大历十才子之诗”。本文根据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实践,并结合代表大历年间诗歌风尚的《中兴间气集》的选录标准,具体考察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倾向,为进一步探讨大历诗风的演变提供逻辑性、实证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上卷,选录了“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茂陵山行陪韦金部》一诗,内容是“宿雨朝来歌,空山秋气清。盘去双鹤下,隔水一蝉鸣。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诗中的“赤烧”《唐诗选》无法解释,本文拟求其解。  相似文献   

16.
卢纶的生平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纶,字允言。中唐著名诗人,清王士禛称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 卢纶一生,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其生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玄宗、肃宗时期(二十三岁前):读书避乱,“行旅诗”引人注目。(二)代宗时期(二十四至四十一岁):宦海浮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三)德宗时期(四十二岁  相似文献   

17.
“清”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重要概念。中唐前期“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清”理念的文笔实践。他们的山水诗体现了清静、清冷之美,田园诗显示了清淡、清纯之美,现实生活诗蕴含着清闲、清苦之美,心境感悟诗表达了清空、清虚之美。十才子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在其诗歌中塑造出这种美。这些诗作中的“清”之美,不仅继承了前人诗歌中“清”方面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后世对“清”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历十才子”诗歌中“清”之美在古代文论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耿湋诗言浅意真、语淡味醇、浅貌深衷,在大历十才子中独树一帜。其创作艺术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感受真切、情感真挚,识见深刻、韵致深婉,注重细节、摹写细致,语言清淡、意境清迥,工于五律、体式精工。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宗大历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诗人,除“皆负当时盛称”的“大历十才子”外,还有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等。这些诗人们的成就大小各异,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诗歌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形成了在唐代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一代诗风。本文拟就大历诗风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大历十才子诗歌审美特质的研究是一个空白。本文认为将大历十才子诗歌的审美特质概括为:一、空疏萧散与幽深淡远的意境;二深微细腻与新奇纤巧的描写;三、从审美意象到形象的二重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