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在刘恪的先锋小说里,始终张扬着“永不妥协的先锋精神姿态”,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复调叙事是刘恪先锋小说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技巧,他认为现代小说应有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两套语言系统,两套语言系统可以并行、交叉、融合。刘恪的先锋小说运用复调叙事展现了灵魂内在的复杂性和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先锋小说的变革是通过叙事模式的变革、语言的实验性探索、对生存状态的探索三个方面的变革实现的。从与传统叙事艺术比较中我们找到先锋小说的新艺术风格;从语言实验中我们发现先锋小说对陌生化艺术的运用;从与"十七年"以来小说的重大主题和它们的人道主义理想的比较中我们认识到先锋小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拨。这种变革的意义只能由历史去检验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须兰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90年代的延续和转型.既有与先锋小说近似的叙事策略,又具有新变与异质的叙事特征.不过,还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把须兰小说归入"新历史小说"之中.  相似文献   

4.
露迹:新生代小说中的元小说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迹"是最重要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之一,也是先锋小说家们常用的写作策略。"露迹"手法的使用是新生代小说对先锋小说多元化创作的一种继承。但新生代小说家们将"露迹"手法纳入了更为合理的范畴,摆脱了先锋元小说创作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  相似文献   

5.
"荒诞"是新生代小说重要的叙事手法之一。相对于80年代的荒诞小说和先锋小说,新生代小说家们不仅注重在小说内容层面上借助"荒诞"这一叙事手法来呈现深刻的哲理性,而且注重在形式层面上通过"荒诞"技法的使用来还原世界荒诞的本质面貌。当然,新生代小说家在使用荒诞手法进行创作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当代小说领域,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余华、格非的前期创作反映出了中国先锋小说叙事革命的主要特点:暴力主题,开放时间、感觉的叙述方式,以及临界叙述.  相似文献   

7.
神秘主义叙事是先锋作家常用的方法,具有女性文学和先锋作家双重身份的林白也在其作品中渗入了神秘主义的因子,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和神秘主义色彩。以神秘主义叙事为切入点,通过林白小说中神秘人物、神秘事件以及叙事手法解读其小说的神秘主义特色,挖掘地域文化风俗和自身特质对其神秘主义叙事的影响,并阐释其神秘主义叙事在释放女性话语方面的作用以及林白神秘主义独特的诗化意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10.
叙事伦理是衡量小说精神指向的重要维度,也是作家个人价值观的表达方式。1980年代后出现的先锋小说更新了当代文学的集体伦理,使之转向表达个人生命体验的个体伦理。先锋小说通过对传统历史、欲望、命运观的重构,呈现出作家内心的真实世界,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叙事伦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12.
英国当代小说家阿兰·霍林赫斯特的四部长篇小说皆涉及同性恋主题,他的第四部小说《美丽曲线》荣获2004年度曼·布克奖,文章通过对该小说的叙事学的解读,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和写作风格。正文侧重分析小说的时间和人物以及叙事视角,揭示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韩少功新世纪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在文体探索与叙事革新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布满空白、结局不确定的开放式结构,将读者拉入小说创作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中;充斥全篇的叙述自我指涉,将事件各种可能的结局并置,使小说承担起递解"生活的丰富性与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功能;以貌似轻佻油滑的叙述流,述说实则沉重严肃的故事,达到"以轻写重"的张力效果;非个性化的叙事人在多重身份间转换述说,使得小说避免了单一的宏大或私人叙事的陷阱。这些探寻小说形式可能性的努力,为小说文体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成为中国作家融入世界文学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契诃夫的早期小说特别注重文体 ,对话体和戏剧体成为契诃夫独特的叙事方式。契诃夫小说与戏剧的联系 ,还表现在情节和叙事结构上的戏剧化 ,尽力追求文本的戏剧效果。契诃夫的中后期小说更重视叙述视角的转换 ,常常呈现出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和第一人称限知叙述相互交叉的复杂的叙事格局。在时空观上 ,契诃夫时而淡化时空 ,时而又严守时序 ,显示了叙事风格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余华后期小说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侧重分析他的小说在叙事风格上所受到的音乐方面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体现在他的小说中的种种表象,同时也对他后期小说中所蕴涵的幽默和快乐的因素做了和音乐相关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余华以往小说多以冷漠的叙事风格和夸张变形的极端化倾向表现死亡、暴力和苦难。作为一个文学文本,他的《兄弟》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风格的运用,都对他20世纪的创作实现了有效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手法,以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受过程,恢复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以《霍斯托密尔》《战争与和平》为例,改变叙述视角、运用对照手法、着眼于固定细节的渲染,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托尔斯泰的“陌生化”叙事方式疏离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刷新期待视野,引发读者对社会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