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殊环境中,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要求,建设一支作风过硬、道德高尚的新闻队伍,这是我们编委会经常抓的一项任务。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圳商报是一张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报纸。随着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殊环境中,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要求,建设一支作风过硬、道德高尚的新闻队伍,这是我们编委会经常抓的一项任务。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圳商报是一张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报纸。随着报纸的迅速发展,新闻队伍也不断壮大,全报社从40多人发展到270人,其中编采人员115人。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经历、思想境界不同,虽然多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8日,深圳商报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深圳商报编委会提出的"七个独家",是这次编采方面改革的纲领.  相似文献   

4.
深圳商报从1991年1月复刊七年间,目前己跻身广东五大报之列,在全国性大报阵营中也颇具影响。深圳商报作为一张年轻而又高速发展的报纸,在新闻版式的创新和探索上也从未停止过脚步。 商报初创时期,新闻版面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广东主要报纸,同时力求内部统一规范。学习兄弟报纸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因为广东作为经济热点地区,报业繁荣,编采技巧成熟发达。内部规范主要是考虑到商报编采力量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编辑风格流派纷呈,不利形成商报版式的整体特色。1998年10月深圳商报编委会对商报版式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5.
档案干部是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要把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成“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的队伍,推进档案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我们认为档案干部应牢固树立并大力弘扬四种精神。  相似文献   

6.
深圳商报社会部记者王美华,负责跑医疗卫生战线。她较早投入深圳的抗非典报道,2月至3月份,就采集了一批这方面的报道。到了4月,随着抗击非典的深入展开,既要做好抗非典的采访报道,又要做好新闻单位的防护工作,深圳商报编委会指定她担任惟一的  相似文献   

7.
张学虎 《新闻知识》2007,(11):10-12
深圳报业集团黄扬略社长提出深圳商报要闯出第三条道路,应该说,这是深圳商报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也是对深圳商报发展的一次新思索、新探索。作为深圳商报的一员,我想就我所理解的深圳商报未来发展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希望我所谈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济南军区某团政治处在培养人才上着眼,狠抓基层报道队伍建设,新闻报道工作连续7年受到上级表彰。全团省级以上见稿人数达到32人,地市以上见稿人数达到89人。放首位新闻报道工作应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报道队伍建设是不是部队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组织政治处人员和基层政工干部反复学习总政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指示和江主席关于讲政治的论述,学习江主席视察人民日报社和解放军报社时的讲话,进一步认识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报道队伍是基层思想政治建设打基础的重要工作。针对部分营连干部怕麻烦、怕影响教育训练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加强队伍建设的一条根途径──组织『南粤市县行』采访活动的几点体会深圳商报社编委会1996年5月,我们策划、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南粤市县行”采访活动。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类指导、层次推进、梯度发展、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推进“中...  相似文献   

10.
深圳商报复刊9年多来,创造了为人称道的发展速度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近,来深圳商报社参观指导的上级领导和各界朋友都很关心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报社从社委会到每一个员工都在高度关注、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取得共识并开始付诸行动:从注重规模、扩大外延转为注重效益、充实内涵,适当收缩战线,倾力打出重拳。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从部分与人合办的刊物和专版中退出,停办没有效益和前景不佳的企业,集中力量办好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深圳都市报;以深圳都市报为改制试点,从自身帜累、滚动发展转为面向社会、借…  相似文献   

11.
《传媒》1999,(4)
1999年7月1日清晨,当高兴烈率领近千深圳商报人仰望国旗和社旗迎着朝阳升起的时候,个个心情激动。这一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化深圳商报大厦全面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商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深圳商报》从1991年复刊至今8年里,  相似文献   

12.
《新闻知识》2005,(6):F002-F002
王田良王田良,男,现为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集团副总编辑、深圳商报总编辑、深圳商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级编辑。王田良同志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从1983年起先后任浙江日报夜班编辑部主任、浙江日报编委、钱江晚报总编辑、兼任浙江日报总编辑办公室主任:1992年10月起调深圳商报社工作,任深圳商报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2002年9月起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成员、集团副总编辑兼深圳晚报总编辑;2004年底任深圳商报总编辑。王田良同志曾获过全国、省、市类新闻奖一等奖、特等奖100多项,获过广东省最高编辑奖“金梭奖”,被评为深圳市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4月兼任《新闻知识》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支高素质报业经营管理队伍连富寅要搞好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报业经营管理队伍。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办好报纸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报业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我国报业的经营管理,既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1日至7日,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评选了第四届全国报纸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深圳商报在全国50多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名列省级报纸组第1名,荣获一等奖,受到全国新闻界的注目。深圳商报从1992年韶关会议版面评比获三等奖(第12名),到1994年福州会议版面评比获三等奖(第8名),直至1996年哈尔滨会议版面评比获一等奖(列省级报纸组总分第一名)。这期间我报走着一条不断进取、努力改革和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 深圳商报参评的五个版总成绩能在全国荣获一等奖,体现了深圳商报编委会多年来,坚持“图文并重、两翼齐  相似文献   

15.
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党的新闻事业,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闻单位如何根据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新闻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切实加强从业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笔者从浙江省台州日报社党委近年来开展员工思想教育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深圳商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和商报的同志们交谈,我感受到一种朝气蓬勃的活力,他们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精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商报》创刊于1989年3月8日,开始是民办公助,周一刊,对开4版。同年10月,停刊整顿。1991年1月2日复刊,复刊后的《深圳商报》成为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机关报,也是我国第一家市级政府机关报。创业是艰辛的。1990年9月,总编辑高兴烈从北京到深圳走马上任。那时商报一无自己的编辑部大楼,二无自己的印刷厂,只有原商报的38人和两辆汽车。高思一看,对市领导说:“条件很差啊!”市领导则说:“…  相似文献   

17.
赵利 《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157-161
建设特色栏目是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之路.建设特色栏目应强化前沿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精品意识等四种意识,完善匿名审稿、优稿优酬和编委会等三项制度,发挥学校学科和地方区域二个优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8.
建设特色栏目是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之路.建设特色栏目应强化前沿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精品意识等四种意识,完善匿名审稿、优稿优酬和编委会等三项制度,发挥学校学科和地方区域二个优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9.
《深圳商报》复刊8年多来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被业内誉为“创造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我曾把“深圳商报现象”的规律总结为: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创业者开拓。关于政治家办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政治家办报”的群体,要求报社领导班子和采编骨干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和品格,共同遵循“正确舆论导向五原则”:党性原则,即“讲政治”原则;真实性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团结稳定鼓  相似文献   

20.
骆赤明 《新闻知识》2001,(12):31-32
报纸要学习借鉴电视。深圳商报评报会上,与会的社领导、部主任议论了这个议题,反映了深圳商报要努力办好报纸,不但虚心向各报学习。而且要学习借鉴各种传媒,博采各家之长,为己所用。应了一句老话,虚心使人进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之所以越办越活,越办越好,这是主要原因之一。从竞争的角度看,深圳商报提出学习借鉴电视,是一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方略。电视的发展,对报纸是个挑战。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每人看电视的时间也有增加的趋势。人们看报纸的时间相对减少。电视又正处在旺盛的发展势头上,近年卫星传播电视、有线电视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