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复习,20以内超十的加法、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等分除法的初步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市制长度单位丈、尺、寸,总复习.通过这些教材的教学,使儿童在已学过的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不超十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知识的基础上,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20以内超十加、减法,2-5乘以几,分成2-5等分;认识货币元、角、分,长度丈、尺、寸的单位,初步形成儿童量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第二册复习的重点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好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熟练地计算2—5的表内乘法。复习时要紧扣教材,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之前,先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以加深学生对数位、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认识。这样既复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又为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打下基础。如:30 20=50-20=50—30=40 5=45-5=45-40=……  相似文献   

3.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部编六年制第一册教材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律,寻求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忆的方法,从而能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通过复习,使学生不但掌握表格式应用题的结构,能正确解答求和、求剩余的表格式应用题,而且能学会口头表述简单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目的是一、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律;二、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三、进一步明确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四、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围绕这些教学目的,教学宜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第二阶段复习简单应用题。 实施第一阶段教学,教师宜设计5个层次: 1.制表。教师将9加几至2加几共36道进位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要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口算技能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10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复习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结构,能结台加减法的含义列式口答。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义务教材是按9加几,8加几……顺序编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9加几,8加几……的所有算式,并按规律排成20以内进位加法表,对照表进行口算练习。然后围绕这张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明了表的内容、范围和排列规律,找出表内每一部分算式的特点,算式  相似文献   

6.
初小课本算术第一册的内容,包括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尺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20以内不超十的减法和总复习八部分。这册课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1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和20以内数的数法、读法、写法。(2)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并会用这种计算方法解答求和、求剩余的简单应用题。另外还应该在学生学习算术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解答应用题,向他们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初小算术第三册(暂用本)的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步应用题,乘2到乘9的乘法表,重量单位斤、两的认识。教学这册课本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答两步应用题,乘2到乘9的乘法,并在解答一些应用题的同时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全册教材除“复习”和“总复习”外,共分五个部分。“10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教材,主要是使学生学会100以内不超十的加法和减法,并且会用这些算法解答应用题。先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再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从复习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人教版)中编排了两个“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内容。第一个安排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另一个安排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所谓“整理和复习”,笔者认为:“整理”就是将前面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复习”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整理和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系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9.
第五单元1——5小节及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原教材100以内数的读写中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移至本单元开始,为后面教学一般口算方法打基础;教材在讲完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后提前出现了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算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练习形式适当变化,以利于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材还结合口算内容,编入了给简单应用题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理解,为今后学习两步应用题作好准备;教材最后安排了整理和复习,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这部  相似文献   

10.
初二册算术总复习材料,是全册教材的概括,包括的内容有“20以内超十的加减法”。20以内乘法表里的乘法和等分除法”和“100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故减一位数减后为整十数的计算”等,在每一部分中都有与计算相应的基本应用题。通过复习,就是使儿童继续弄清有关“数”的“计算”和“应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是今后计算和解答应用题中最根本的要素。因此,领导好一年级的算术总复习是巩固儿童算术知识、提高计算技能技巧的重要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沙志昭 《云南教育》2000,(23):39-39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内容按顺序分为 100以内加、减法计算 (二 );乘、除法计算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乘、除法应用题四部分。通过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进一步加深理解 ,并使基本技能达到熟练 ,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 100以内加、减法计算 (二 )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是在 100以内加、减法 (一 )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没有大的困难 ,复习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竖式简便写法的情况 ,复习中让学生明确 ,哪一步可以口算就口算 ,不必再写竖式。对于…  相似文献   

12.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复习”包括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认识图形、应用题等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学过的加、减法应用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正确认识复习中“练习”的特殊作用 复习与练习虽然密切相关,但复习并不等于练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安排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使退位减法的规律更突出,按照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教材中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如:11-9=2∵9加2得11,∴11减9得2。通过备课及教学,我体会到,要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能正确、迅速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落脚点应放在加、减法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本节教学内容为20以内退位减法中十几减9(教材第1—5页,例1、2、3、4)的第1课时,新授课。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一样,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切实打好基础。而十几减9又是这部分内容的起始课。对十几减9的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将直接影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单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各年级算术課本的最后一部分都是“总复习”。鑽研这部分教材,掌握它的内容及編排系統,結合学生的实际,认真上好复习課,对进一步巩固学生已获得的知識,熟練运用知識的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期終总复习,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算术概念,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如一年级20以內不超十的加法的复习,不仅要学生懂得“把同类的量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而且要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也用加法;二年級学生还要知道“求被減数”也用加法。以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便于学生正确地解决日常生活中加法的应用題。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地掌握运算技巧,能把所学的算术知識,融会貫通起  相似文献   

17.
课前思考 香港教师对内地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熟练地掌握"凑十法"很惊讶.他们认为学生要掌握"凑十法",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一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把这些数进行分解;二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清楚哪两个数可以凑成10;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十加几等于十几这一知识,三者融会贯通后,方能熟练应用"凑十法"进行熟练计算.的确,"凑十法"的学习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七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土地面积单位。总复习时,应将学生学过的各部分知识通过回忆、疏理,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网络。注重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基本概念和法则更清楚,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总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册知识掌握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复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复习的效率。根据本册教材的重点,建议按亿以内数的读、写和计算,乘、除法计算,小数的认识和土地面积单位,应用题这四大块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内容和重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主要包括概念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 ,百以内的四则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 (千克的初步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应用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四个方面的内容。复习的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珠算不作为重点要求 ) ,百以内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复习要求和建议(一 )概念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掌握数位的顺序 ,并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今…  相似文献   

20.
本册复习的课时安排如下: 2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1课时,加减法的关系和连加连减法1课时;加减应用题2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总复习共有19道习题,可选择合适的习题穿插到总复习之中去。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认识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也是多位数认识的基础。这部分复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时应强调:(1)突出认识计数单位“十”,明确11—19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区别1和10、2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