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成秀 《图书馆》2002,(4):47-48
混沌理论是近代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研究之一。它掀起了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来基础科学的第三次大革命,本文对混沌一词作了概括性的分析,并对混沌图书的分类编目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日前提出的“主权相对论”,以及其随后出兵所罗门的行动,令亚洲邻居们心生戒心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又是这位伟人逝世50周年。为配合这一活动,宣传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文化知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多方求索引证,精心筹办“爱因斯坦在中国——纪念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图片资料展,在下半年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和校庆期间隆重展出。展览在校内外得到很大反响,《新民晚报》、《新闻晚报》、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索的历史不断地证明,任何理论,不管它在某一时期让人们怎样地坚信不移,一旦有了更新的理由和证明材料,它就会受到修正甚至被推翻。例如,伟大的牛顿力学曾让科学界迷信了许久,但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出来之后,它被证明只适用于低速世界;一度被认为神圣  相似文献   

5.
日前,针对一些介绍相对论的文章中出现的错误,北京某大报发表《科普文章要有科学性》一文进行批驳。 然而,《科普文章要有科学性》的内容也并不完全科学。该文指出:时下有一些宣传狭义相对论的科普文章,其内容是完全背离狭义相对论理论实质的。比如,一些文章宣扬的所谓‘长命百岁’和‘双胞胎现象’,就是从狭义相对论的时间相对性原理中得出的错误结论。 但实际上,“时钟佯谬”是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之一,将其应用于假想的宇宙航行,就会得出“孪生子佯谬”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孪生子,一个乘高速宇宙飞船到远方宇宙空间去旅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上,经过若干年飞船重新返回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和技术高速发展、尤其是各国经济盛衰越来越和科技紧密相关的时代,科技新闻在新闻媒介中的地位已越来越不容忽视了。近年来我国报刊在这方面也明显地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科技新闻的读者面迅速扩展。科技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或社会新闻之处在于它包含相当强的专业性,因此它的读者范围便受到了限制。例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他的经历、生活和轶事是读者关心甚至熟悉的。但是,对于爱因斯坦赖以成名的“相对论”理论本身,理解的人很稀少,能够把“相对论”向普通读者以新闻形式解说清楚的新闻记者,恐怕也是凤毛麟角。再如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物  相似文献   

7.
章丰 《新闻实践》2012,(10):38-38
如果说出来,答应为“相对论”录样片,只是因为吃了浙江经视的一顿饭,会不会很没范儿?悲催的是,最初的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之后,频道有关部门循循善诱,各种定妆照加上摄影棚伺候,我们突然就成了“三剑客”。  相似文献   

8.
束星北先生生前撰写的专著《狭义相对论》历经30多年的周折,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青岛出版社出版。 束星北博士系举世闻名的爱因斯坦的研究助手,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真理,秉性耿直、豪爽,做学问十分严谨的科学家。《狭义相对论》是他几十年教授这门课程的结晶,其中,有些内容属于他自己的独创,是一般教科书所见不到的。该书共40万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爱因斯坦的“不能决定坐标绝对速度”的相对论原理;第二部分是Minkowski的“时空统  相似文献   

9.
一、从一桩公案说起在我国,知道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人很多,但对有关爱因斯坦和中国的一段不解之缘却鲜有人知.从1917年起,中国媒体上开始出现介绍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文字,因此当1922年爱因斯坦拟在中国讲学两周的消息一公布,立即使得中国社会各界大为振奋.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13,(12):51-64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 汪洁 著 新星出版社 9787513311892 2012-0136.00 科学追求简洁而优美,历史则立足于人与事的复杂性。本书通过相对论产生的历史及其原理让读者用一种脱离公众的经验范围和常识,认识宇宙和身边的客观事物,从而改变我们的对时间、空间、速度、引力、黑洞以及那些神秘的科学家的古怪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一收到“挑战”的信息,就觉得了不得,不得了。其实,这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凡是科学形态的东西,就不怕人家怀疑、打问号甚至“吹毛求疵”,它尤其欢迎科学实践的挑战。经典物理学理论要是不受到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理论家们的挑战,现代物理学理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等)怎么能够建立呢?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科技、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从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到世纪末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的莫过于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以它为支柱的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在美国问世,短短的50多年中,计算机经历了从电子管计算机到微型集成电路计算机几次大的飞跃,从最初只能在有限的时空内协助人类进行精密和复杂运算的单一功能的运算器,发展成为能够跨越时空、模拟人类的智慧和感觉、代替人类适…  相似文献   

13.
伴随《周易》八卦抽象性而与生俱来的神秘色彩,给各种互相抵牾的阐释开了方便之门。三千年来注家蜂起众口铄金,粗鄙化、神秘化、理性化的框框、标签纷至沓来,硬把它看作是一部卜筮书或讲儒道义理的书(哲学书),甚至还将其附会为科学书(医药、丹道、堪舆,现代数学和相对论、量子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这就使我们想起19世纪末,当时就有一批人说:科学的认识已经到头了,20世纪不是科学的世纪。然而就是在19世纪末,光谱分析透露了星光的秘密,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使我们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也进一步打开宇宙的大门。相对论的发现应该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20世纪是科学突飞猛进的世纪。  相似文献   

15.
郭沫 《新闻传播》2009,(7):97-97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只表现于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闻作为一门科学,有着它的特殊性。文学家用形象思维,哲学家用逻辑思维,有时同时运用几种思维。对记者来说,必须善于培养和运用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6.
穿越一时成为热词,其实不过是旧有文艺桥段的又一番轮回,只是在这片可以将任何事物放大到极致的神奇土地上,此番轮回更有没法遮拦的势头。姑且不论文艺上的穿越是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甚瓜葛,起码它也提供了一个话题:如果穿越,最该带上什么。虽然属于文艺想象,但过于狼犺的东西,其实是并不方便携带的,甚至也是影响穿越的效果。于是可以舒卷的书成为选项。而内容承载的丰富和多样,  相似文献   

17.
场 论 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在物理学世界观的基础上,将心理学中的整体观和动力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成了有着"心理学中相对论"之称的场学说.  相似文献   

18.
马亮 《新闻实践》2012,(10):38-38
十来年前,因为一本《温州悬念》,知道了胡宏伟这个名字,写这本书时,他正在新华社做记者。直到今年,胡老师做了《相对论》的特约评论员,这才有了不少的接触。  相似文献   

19.
4月23日,第二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揭晓,《未来世界的100种变化》《万物简史》《1860:圆明园大劫难》《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彩图科技百科全书》《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学哲学、用哲学》《当中医遇上西医》《退步集》10种图书获此殊荣,此外还评出了21种推荐图书。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非正规教育场所,科技馆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通过新颖的形式、多感官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对科学的认知,激发对科学的热情。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情境的创设,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实现展项的教育功能,将情境教学法融入项目设计,这是科技馆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上海科技馆“相对论剧场”近期改造完成,改造过程更多地考虑了情境学习如何融入剧目设计中,以便通过巧妙的情境、剧情、科学问题等多方面的设计,实现相对论通过展项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