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岳璐 《青年记者》2007,(12):103-104
从2003年开始,一个以“感动”为主题、以评选过去一年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10位新闻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度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天,推出一批张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人物,无疑对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正面的示范作用,《感动中国》在典型人物的报道方面所作的创新值得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自2008年10月开始启动,评选委员会从全国推荐的24名候选人事迹中,历经三个多月的反复评议,最后综合评定10位感动中国人物。其中韩惠民能够被推荐为候选人并最终入选,正是源自2008年8月24日由笔者采写报道的《谁能34年守候在她病榻前,是已结婚生女的初恋情人》,这篇发表在《姑苏晚报》的长篇通讯。  相似文献   

3.
正面人物报道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闻报道方式,还曾为新中国的受众提供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精神象征。但长期以来,正面人物报道总是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忘我奉献”、“舍己救人”等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与长篇通讯这样的报道方式及“我树榜样你学习”这样的单向报道模式联系在一起。如今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变化,正面人物报道也应有改革与创新,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就是正面人物报道理念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4.
邓微 《新闻世界》2012,(3):19-21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重要形式。从2003年开始,《感动中国》在央视开播,作为典型人物报道电视栏目,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典型人物电视报道模式。本文以2003年——2011年度《感动中国》为例,分析九年间其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的创新,通过分析节目内容风格定位以及报道模式,进一步探讨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7年2月18日,由燕赵都市报主办的2016"感动唐山"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唐山市勒泰中心举行,患癌医生韩文宝、暖心警察周海波、耄耋善心老人王丰年等十人被评为2016"感动唐山"年度十大人物.2016"感动唐山"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是燕赵都市报举办的第四届评选,在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的关注支持下,已成为唐山最具影响力的年度评选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6.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起举办的大型人物评选活动,它以"感动中国"为评选主题,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节目已经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成功的品牌活动,并被誉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在典型人物报道范式上可说是一种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用真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如果文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当然就不会感动读者。例如,今年温家宝总理到中原油田与钻井工人共度除夕,我就采用了平民化的视角,通过许多最基层的钻井工人的所见所闻,表现总理的平易近人,把感动工人、感动记者的东西进行详述和描绘。我想,能打动记者的新闻一定也同样能够感动读者。因为在我写这篇报道前,中国石化报已经以两个整版,大力度地报道了总理视察钻井队的情况。初五,为了进一步报道45710钻井队学习贯彻落实总理的讲话精神,站长派我采访45710钻井队。如何采写?当时报社领导说让写个消息上头条。按说,这…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A12~13版刊发的深度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官员的致命邂逅>,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质疑和不满.该报道被网络媒体转载后,许多网友也对采写本报道的记者乃至<南方都市报>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篇"黄色新闻",甚至是一篇小说.一篇深度报道,为何会引发读者和网友如此激烈的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深度报道的写作过度文学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楚天都市报尝试主流化转型探索,特别是把创新主题报道作为转型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视角,不断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接连推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平民人物群像,感动全国。其中,“暴走妈妈”、“10·24”长江大学英雄救人群体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信义兄弟”人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反映“10·24”长江大学英雄救人群体的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楚天都市报的探索被国内新闻界专家、学者誉为“楚天都市报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举办《感动中国》节目以来,观众收视率逐年增加,受到全国观众的关注和好评。全国上百家媒体也争相报道,用巨幅版面刊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颁奖词,整个中国被他们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在众多由媒体举办的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何以能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为一个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极高的电视品牌?评选出的十大年度人物何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播出的节目又何以感动大众、感动中国?这一节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策划人的创新,即选题策略的创新、运作的创新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前年,辽宁本溪出了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即替亡夫还债的武秀君。最先报道武秀君事迹的是本溪日报星期刊的记者戴燕,后来,省级以上的媒体或是转载或是另起炉灶,一时间,武秀君的名字几乎传遍大江南北,她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后来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大家提起她都不免带有几分敬意。因为在这个诚信缺失的时  相似文献   

12.
"感动中国"报道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正面人物报道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感动中国”的成功在于其顺应报道环境的变化,回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需要,对正面人物报道进行理念创新。本文试结合近几年正面人物报道——“感动中国”节目的概况,分析其理念上的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经有太多的感动。或感动于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或感动于力排众议、克难攻艰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经天纬地的改革者。然而,当我们逐步走向富裕,衣食无忧时,我们却变得冷漠和麻木了。中央电视台连续四年的一年一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次又一次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受到震撼。2006年2月9日,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再一次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甚至感恸了。今年入选的十大感动人物及获得特别奖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是沧海一粟,甚至在与我们擦肩…  相似文献   

14.
不平凡的2009年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见证和记录这段不平凡历史的新闻工作者,也始终在被一些人和事及所呈现的精神感动着,并且经由我们的报道,感动了读者、感动了河北、感动了社会。在这些感动中,媒体很好的向公众传递了一种价值、一种精神;在这些感动中,媒体很好地向社会诠释了一种责任、一种道义。2009年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因为有了感动,增添了不少亮色,留下了更多精彩。  相似文献   

15.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它开辟了典型报道的全新叙事模式。即以仪式化的形式贴近受众、以悲情叙事的策略建构话语。这使得《感动中国》迅速成为时下中国树立道德标杆,实现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传播效果上看,《感动中国》对受众并未形成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处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  相似文献   

16.
布贝 《新闻天地》2006,(3):17-20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连续举办三年以来,在观众中获得了较高的声誉。观众在肯定这档节目的同时,也对《感动中国》节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评选程序上,仍然延续去年的方式,保持《感动中国》不变的标准,把能够打动人们心灵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这些人可能身份各异,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有的可能曾经见诸媒体,有的也许还不为人知,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把“感动中国”做成凝聚中国人民族精神、道德力量的品牌,是“感动中国”不变的宗旨。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日前  相似文献   

17.
方朝春  邓晓旭 《东南传播》2014,(12):118-120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已由信息的竞争转向观点的竞争。都市报要提高媒体竞争力、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成多元共存,首要措施是转战新闻评论"战场"、提升本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探索新路径以提升本报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为例,分析提升都市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月22日,《南方都市报》在显著位置刊登报道《深圳报业集团制裁本报广告客户?》,文中称“今年4月中旬以来,有上百家深圳企业通过不同途径反映:因为向《南方都市报》投放广告,他们被列入深圳报业集团‘黑名单’”。深圳报业集团通过拒绝企业在该集团下属报纸刊登广告、取消原来许诺的广告折扣、要求企业写“道歉书”、向企业“罚款”,甚至威胁对企业进行“批评报道”等制裁手段,迫使他们断绝与《南方都市报》的合作。虽然报道“火药味”甚浓,但《南方都市报》的手段却很“狡猾”,不给对方留下把柄。整篇报道始终称为“传言”,并且引用深圳报业…  相似文献   

19.
去年,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的两组典型人物——荆州“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和武汉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双双获评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今春,该报率先报道的另一组人物典型——“信义兄弟”。又一次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感动     
感动朱兴泉只要你乐观地面对人生,就常常会为许许多多的情景而──只要你乐观地面对人生,就常常会为许许多多的情景而感动。为雪地里绽开的红梅而感动,你会从严寒中拥抱热情,从冷酷中体味坚强。为戈壁上挺立的胡杨而感动,你会从无望中寻找希望,在荒凉里看到生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