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为了使更多的家境贫寒的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联合制作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逐渐成为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的途径,国家助学贷款不但能帮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还对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激励作用。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新时期如何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以使其强化激励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更加机制化、体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贫困大学生约占全体大学生的20%左右,由于贫困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中途辍学、心理贫困等)也应运而生。国家助学贷款的下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如何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则是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开展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应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该议题的研究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这一事实,折射出当前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也反映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切入点,多方面齐头并举,共同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灿芬 《教书育人》2007,(11):41-42
始于199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建立的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让全国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倍感温暖,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然而仅过了几年,国家这一“爱心贷款”遭遇尴尬。据统计,2006年全国助学贷款违约高达28.4%,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归还逾期的国家助学贷款,长期居高的违约率是银行无法承受的,先后有多家银行暂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无法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忧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实行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必然选择。但部分大学生信用的缺失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免除他们的部分或全部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6.
在青年弱势群体中,贫困大学生又属于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与其他青年弱势群体相比来说,大学生的贫困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换言之,大学生的贫困现象多集中在读书期间。等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这种贫困现象就会得到缓解或者彻底消除。因此,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助学贷款政策保障大学生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及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针对其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有效的保证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和政府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一项政策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存的问题出发,对构建科学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草央 《江西教育》2009,(11):11-13
“天之骄子”成“逃单一族”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不因学费问题而辍学。一开始,助学贷款政策就有着浓厚的“公益”色彩,同时也存在着先天性的弊端和漏洞。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的一项扶助政策,以此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但是,从高校视角来看,在国家助学贷款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很容易引发信用风险。针对高校视角的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校视角的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贷款学生诚信意识差,贷款拖欠率高,诚信意识差,导致银行缺乏对这项贷款业务的主动积极性。为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使助学贷款真正能起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作用,必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制度,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助学贷款监督体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树立大学生诚信观念;采取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与亲属保证担保制度相结合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1.
"天之骄子"成"逃单一族"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不因学费问题而辍学.一开始,助学贷款政策就有着浓厚的"公益"色彩,同时也存在着先天性的弊端和漏洞.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帮助超过千万个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想,顺利毕业。但是贫困大学生到了该还本付息时,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归还助学贷款,直接导致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严重影响了银行对高校助学贷款的信心。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角度,对高校助学贷款违约情况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高校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是国家级贫困旗,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出台以及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察右中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了坚强的后盾,他们不再因贫困而失学,因学费短缺而烦恼。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09年,察右中旗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随着宣传政策的逐步深入,贷款的学生逐年增加。仅2013年,就有712名学生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毕业大学生还贷状况不佳,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今年进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应采取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及违约贷款的事后补救机制等对策来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丽  周柯兵 《考试周刊》2010,(27):186-187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机会均等"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改变了很多贫困生的命运,现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还贷违约现象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出发,分析助学贷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研究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当前许多家境贫困的优秀大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不得不望“校门”而兴叹。在这样的境况下,国家推出了助学贷款项目以帮助贫困的学生们能完成学业,早日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出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经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具体负责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核、发放和回收等项工作。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金额主要根据学生本人所在校规定的学费收取标准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基本生活费标准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一般是不超…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是有益于学生、高校、银行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信用助学贷款.现实中该项政策推行缓慢,直接影响了政府信誉、贫困生受教育和高校建设.为此,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措施,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助学贷款是国家支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助学贷款管理政策、措施还不健全,信用信息网络和助学贷款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使助学贷款的拖欠率居高不下。就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问题提出7个解决措施,降低拖欠率,保证助学贷款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但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信用贷款推行后出现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这一现象及隐患。高等学校应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大力健全大学生诚信意识,采用多种举措从思想基础、体系建设和措施方法上来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中心四机制”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对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构建了“一中心四机制”的大学生信贷体系的方案,并提出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