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师德教育,是当今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为了加强师德教育,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岗位上进行职业活动时,从思想、感情到行动都应当自觉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人类的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家庭婚姻生活、职业劳动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三大领域,因此,指导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家庭婚姻道德、  相似文献   

2.
加强师德教育,是当今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师德教育,先要了解什么是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及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点与作用。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岗位上进行职业活动时.从思想、感情到行动都应当自觉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人类的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家庭婚姻生活、职业劳动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三大领域,因此,指导和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家庭婚姻道德、职业迈德和社会公德三大部分。职业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概述(一)概念的界定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2.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在中国,高尚师德源远流长,从孔子那一代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与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要求相联系,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正如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一样,图书馆工作者也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为名利,甘为人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教师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冲击着教师道德,师德滑坡的现象不容忽观。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道德所包含的内容,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一、教师道德及其内容教师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从教师的职业劳动中引伸出来的,能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育过程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相似文献   

6.
论师德教育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总和。师德义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要求在职业领域中的表现,更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尊重和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师德的内涵及其本质1.师德的内涵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良心等。其中,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所要达到的作为和成就的设想和规划,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是师德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师德的灵魂。2.师德的本质师德是职业道德的特殊…  相似文献   

8.
论师德建设     
师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的统称,是教师从教所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德师风传统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思想动力,更是当代大学的文化精神所在。在社会转型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是值得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师德建设     
师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精辟的论断都说明了师德作用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给学生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2.教师的道德意…  相似文献   

11.
一、师德的内涵及其本质 1.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良心等。其中,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所要达到的作为和成就的设想和规划,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是师德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众所周知,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同其他社会成员发生业务联系时应当遵守的引为规范。因此,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素质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实践时必须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表明,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职业活动过程中,必然广泛涉及并妥善处理与事业、学生、同事、自身的关系。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教师,在这四个方面的师德规范可概括为:对事业—献身教育,鞠躬尽瘁;对学生—满腔热忱,诲人不倦;对同事—坦诚协作,取长补短;对自己—严格自律,为人师表。很显然,由于人的思想意识对于言论行为的能动主导作用,在人民教师的师德规范中,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应该是师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也是从这两个基本着眼点出发去评价每个教师师德修养的境界的。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中开展“师德”教育,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份,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工作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是教师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处理教育教学问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调节教师行为,规范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吕晓波 《教书育人》2005,(10):49-50
一、对师德内涵的解读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它由三个子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有机组合而成.首先,教师是一类专业人员;其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要覆行教书育人这一特定的职责;再次,教师无论在社会上作为一般人,还是作为专业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三者的有机组合就产生了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相似文献   

16.
对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师德内涵的解读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它由三个子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有机组合而成。首先,教师是一类专业人员;其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要覆行教书育人这一特定的职责;再次,教师无论在社会上作为一般人,还是作为专业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三者的有机组合就产生了教师职业道德这一概念: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二、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师德     
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形成高度认同的原动力,它还能使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鉴别、调整职业道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还应重视职业规范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校师德的内涵分析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每个行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社会道德即为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关于师德,古今中外有很多论述,如,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相似文献   

19.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我国2008年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师德规范只是师德成长的外在标准,师德成长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了培养造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而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涉及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也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师德师风好坏的反映,而且还是整个杜会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师德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