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学和光学、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核反应和电离辐射中的电导率、照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质量摩尔浓度、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放射性活度等量在生物学论文中应用较多,但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因此,对这些量表述上的差错情形进行归纳分析,提出规范的表达形式。同时,对与上述量的单位相同的物理量或与之容易混淆的物理量作了辨析。以期为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七大物理量其中之一。质量既能表示物体所包含物质的多少,又能表示物体惯性的大小,同时也能表示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所以质量能从多个角度表现出物体不同的性质。本文主要探析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分离物质的高效能新材料——分子筛,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试制成功以后,现在已经在大连红光化工厂成批生产。筛子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工具,利用它可以把粗细不同的物质颗粒分开。在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也希望有一种筛子,能很容易地把分子按种类分开,以便得到各种纯品。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极小的微粒。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如氮分子比氢分子大,而氧分子又比氮分子大。因此,从道理上讲,分子是可以用筛子筛的。但是,这样的筛子谁也编不出来。原来,分子太微小了,小的分子几千万个并排在一起还不到一厘  相似文献   

4.
我刊从去年以来,已先后有数篇封面专题文章(包括本期)描述了空间、时间、速度、温度等物理量的精彩现象。物理量是用来量度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当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事物的性质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在我们多期的封面专题文章中有深入探讨,本文略去不赘。物理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物理量反映的属性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量度物质属性的物理量,如密度、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强度等;第二类是反映物体属性的物理量,如质量、电阻等;第三类是描述物质运动状态所用的物理量,如速度、…  相似文献   

5.
温度的意义     
温度究竟是什么?现代物理学家认为“温度是物质热运动的一个物理量”,即温度是依物质而存在的,离开了物质就无所谓温度了。在科学上,温度其实是物质里含有能量多少的一种度量。  相似文献   

6.
刘琦 《科教文汇》2011,(22):129-130
本文阐述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可能的原因。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英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现、分析这些问题,旨在可以"对症下药"地解决,从而扫清大学英语教学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化学通过化学键的剪裁和重组,以及超越分子层次的非共价作用和组装,创造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为其它学科的创新研究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知识基础和物质保障。纵观化学科学近年来的发展,化学正在不断走向"精准"化。本文结合国内外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合成化学,单分子单原子操纵和自组装三个方面对化学走向精准化的趋势进行了评述。首先,从官能团化学键种类转化控制的区域选择性到反应产物空间构型控制的立体选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合成化学在反应选择性控制上走向精准化;其次探讨了利用单分子和单原子的操纵来实现分子和原子层次上对化学反应进行精确控制的策略;第三,则对利用自组装这一新一代的方法来实现分子层次以上有序结构的精准构建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刘荣逵 《金秋科苑》2011,(16):28-31
已知"世界"只有物质 已知"世界"(包括宇宙)的万物全是物质,看得见的称为"明物质",看不见的称为"暗物质"。从明物质角度来看,房屋、田野、山河、海洋、地球、大气、人类、动植物,地球外的星球、星系等都是物质。人们真的说不出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是物质,物质一直在独占已知“世界”。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问题与解答】为什么改变压强可以改变物质的沸点?──江西省广丰县广丰中学杨红东沸点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而分子的动能比较小,无法摆脱引力的束缚,所以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使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沸腾就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互相摆脱束缚,从液体表面逃离,成为一个个的气态分子。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6)
对液体中物体的位置的测量在物理上一直有不同的方法。本实验是在模拟微重力的环境下,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对液体中的"气包"的三维位置进行测量,并利用电磁场对磁性物质的作用力控制气包的运动。运用特殊点和空间几何各物理量相互转换的基本思想,精确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液体中"气包"的三维坐标,同时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实现对气包大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坚持助困育人,构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包括人们通常关注的物质贫困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只有坚持"助困育人"理念,坚持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多管齐下,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滴水是~】水滴的大小,因为液体的的比重黏稠度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以及滴管的直径等而不同。如雾点的直径为百分之几毫米,雷雨时的雨点直径约为80毫米,药房中所用的一滴,为1公升的4,000之1,或1立方厘米的20分之1,1立方厘米的药水可以分成20滴。化学滴定管所滴出的水滴则颇有一定的大小,其容积普通为20,000分之1公升,不致更少于此。(?)[PSM39,7;35,3]【分子有多少大】分子的大小,因物质的种类而不同,如空气的分子在1立方厘米的容积中可容27万万万个,每一个分子对1立方厘米的比例,正像一粒平常大小的砂和一立方哩的比例一样。[PSM34,10~*]【完全真空中含~空气]人类所制造的真空,直到  相似文献   

13.
溶解度参数,即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δ(?)(E/V)~(1/2),是物质自身分子间作用大小的一种量度,也可用来判断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它从根本上反映了物质间的互溶或相容性质,是和聚合物性质及其加工性能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性参数。因为聚合物难于汽化,所以不能象低分子物质那样由测定汽化热来直接确定其δ,而只能用溶胀法、粘度法、浊度滴定法和反相色谱法等间接方法来确定,但这些方法大多较繁。为此,我们采用简便易行的薄层色谱法(即TLC)来测定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量纲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基本量和导出量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基本量纲和导出量纲两类。不同的单位制下量纲具有不同的形式 ,本文对国际单位下的量纲进行简单的辨析。物理学的 SI单位制中 ,选择了质量 M、长度 L、时间 T、电流 I、温度 H,物质的量 N和光强度 J这七个量纲作为基本量纲。量纲的引入 ,不仅为物理量单位的核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而且还可以检验所建立的方程是否正确 ;此外 ,进行量纲分析还可为寻求复杂的物理规律提供线索 ,它是处理物理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牛顿第二定律数学式 F=ma中所包含的量纲进行分析 ,讨论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400m跑速度耐力训练的无氧代谢的能源物质和功能过程。并根据400m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速度、耐力的方法及值得注意的问题,并以"速度耐力"和"专项力量"为两翼,以长补短,长短互补,全面发展的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读者互动     
在《大科技·科学之谜》2005年5期“读者互动”栏目中,江西省鄱阳县鄱阳中学叶成龙同学提问:为什么温度只有绝对零度这个下限,而没有上限?温度是表示物质内部分子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实质上也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理论上认为,物质不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毁灭,所以温度可以无穷大,这出现在宇宙大爆炸之时;但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因为物体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的时候,体积会变成零。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更不可能存在了。——广西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余金泽、四川省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和核科学都是研究物质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着诸如原子分子、凝聚态、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不同层次的结构,由此便有着不同层次的物理问题.原子分子层次和凝聚态层次中的物理问题属于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基础光学、原子分子物理、波谱学和声学等分支)的研究范围,原子核层次和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8.
舒风 《科教文汇》2010,(18):73-73,100
"对量"是工程实际中甲乙双方核对工程量和费用的过程,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对量找问题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技能提升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瓶颈,要突破瓶颈,往往不在技能本身,而在学生的心理、言行习惯、竞争与合作意识等。本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来阐述运用"对量"思维,拓展学生技能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27)
全文就是关于物质质量、空间、时间和能量关系的论述,并引出新的物理量"广义密度",用以描述自然界物质运动微观、宏观统一的规律,统一场,信息及多维空间,还自然以统一。并用反证法证明了第一变化率、统一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正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自那以后的120年里,量子科技快速发展,改变世界的新成果不断涌现。现在,我们正在拥抱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它将推动人类文明再上新台阶。身边的量子科技1900年之前,物理学家认为物理量的变化是连续的。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认为物理量的变化是—份份的,按照整数进行变化,由此提出了"量子"的概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量子力学帮助我们理解宇宙万物,从光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到原子、分子以及大量原子构成的凝聚态物质,量子力学都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量子力学与核科学、信息学、材料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催生了第一次量子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