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红侠 《金秋科苑》2010,(20):82-82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旨在使学生在统一的系统下接受教育,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全方位掌握。而高中地理虽属文科,但性质却相对偏理,因此也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乏味感,导致教学效果平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与接受度,在尝试中发现,“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清玉 《知识窗》2014,(12):12-12
“导”是指教师要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责任已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即“教会学生学习”。常言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是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教学中要先寻找一种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桥梁的引导材料,即“先行组织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同化新知识。“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它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学生“发散思维”,不能解决学习的个别差异问题,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自我动机的激发等。  相似文献   

4.
隋鹏诺  王凯  王申涛  程翌  刘艳婷 《科技风》2023,(24):126-128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跟老师互动少,部分学生人生目标不清晰,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本教研室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PPT制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理解和掌握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楠木 《金秋科苑》2013,(19):38-4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袭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掌握流利的英语已成为许多职场人开阔视野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必修课”。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然而不少学生却对英语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并迫切渴望有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快乐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丁燕 《科教文汇》2008,(29):123-12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但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及对数学的兴趣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学习中常常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相对落后的学生就会安于旁观者的地位而不再主动思考和学习,甚至厌倦学习,成为学习中的“弱势群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关注“弱势群体”,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呢?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程耀华 《科学中国人》2014,(4S):113-114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验课的设计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纵观本校几年来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笔者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点普遍不理想,同学们反映该课程难度较大、抽象,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为解决在学习该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对该课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是“学习活动-学习环境-知识传递”,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认知过程,塑造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人”,获取客观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唯一目的。为了这种知识,学生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活,甚至牺牲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人的生活与知识的关系完全被颠倒,由此造成生活单一化,知识单向化。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都有阶段性 ,初中、高中、大学是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 ,就是在同一阶段中 ,知识仍还有一定的阶段性。就拿初中化学来讲 ,它讲的是化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多 ,涉及的知识点多 ,如何才能教好初中化学这门新学科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又考虑到教材中知识的逻辑性 ,很多教师都做了大量的探索 ,总结出了不少的好经验。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方法或方式都离不开教材和学生两方面 ,所以在教学时 ,教师要本着把“知识体系的逻辑”和“学生认识的规律”两者有机结合的思想 ,进行教学。“瞻前”“顾后”的方法能比较…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业也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现实教学中,作业问题比较多,如马虎粗心,字迹潦草,漏做拖沓,照抄同学作业,撒谎不做等专很多同学甚至感慨“作业”真是“作孽”。这样的作业现状,不仅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还会产生厌学、逃学等严重的毛病,甚至会影响一个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生产生如此作业现状的原因,并从学生、家庭、教师等多角度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出了改变作业现状的措施,希望让“作业”不再是?作孽”。  相似文献   

11.
张建丹 《科教文汇》2009,(3):134-134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高效课堂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高效教学方法.“十字”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组教学是现今课堂上较常出现的一个教学模式,相比其他三个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模式在对学习目标的清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学生积极性和自主能力的调动以及创新性上等更具优势,而且它与职业教育倡导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的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的宗旨不谋而合。然而这种相对稳固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的课堂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少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徐辉 《内江科技》2007,28(3):11-1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微机接口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期学生能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提高学习热情,牢固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孙萍 《科教文汇》2008,(29):147-147
当英语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掌握了准确的语音.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具备了较完备的语法知识后,学生还是会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上遇到不少的困难:所有词汇都认识的情况下却无法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导致这类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和背景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因语言,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交流屏障。  相似文献   

16.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规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组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希望学生能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提高学习积极性,牢固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颜士州 《知识窗》2014,(13):54-55
我们都熟悉“过目成诵”“倒背如流”等成语,对具有这种非凡记忆能力的人羡慕不已,希望自己也能效仿。确实,人花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的时间实在太多了,而要掌握知识,先得观察、阅读,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假不会现象”造成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假不会”变成“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江苏省首批教育试验县,金湖县着眼现实,面向未来,全面开展“四小”儿童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课堂,培养学生做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小主人。针对很多农村小学生“高分低能”的被动学习方法,该县马塘小学一  相似文献   

20.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是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