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有人说克娄巴特拉事实上并非绝代佳人,但她的确无愧于历史上最迷人的女子这一称号。  相似文献   

2.
颜坤琰 《世界文化》2007,(10):44-45
据传说,古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曾用畜奶洗澡;19世纪,法国巴黎的贵妇人喜欢用香槟酒沐浴;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发明了清酒浴。日本医学专家认为,酒浴能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可有效地调节和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及神经传导,并对一些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麝香     
麝香据说麝香曾是唐朝杨贵妃和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爱用的香料,即使在今天它也是高级香水的重要成分。那么麝香是什么呢?它是由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分泌出来的。这种小型鹿分布于西伯利亚和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山区。据说雄麝用此物发出的香味来引诱雌麝。中国早...  相似文献   

4.
巴尔米拉是一座曾经辉煌显赫一时、但现在却只在叙利亚沙漠中留下依稀残迹的城市。它曾是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女统治者的首都。这位女统治者名叫芝诺比阿,自号“东方女王”。芝诺比阿于公元220年生于东叙利亚沙漠。其父扎拜是一位贝都因人部落的酋长,其母莎伊是一位美丽的希腊埃及混血女人,其先祖中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在少女时代,芝诺比阿的家是那种时而扎在滚滚黄沙的荒漠,时而迁到棕榈遮掩的绿洲中的羊皮帐篷。芝诺比阿很小时,父母亲就认定她是神灵恩宠的人儿,对她百般疼爱。扎拜部落的子民们则认为她是最美丽的女孩。除了漂亮的外貌之外,她还聪颖过人,精力充沛。12岁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以物代言的习俗,人们以发型、服饰、物品等等来表明身份,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发型语尼日利亚埃加族妇女喜欢梳高发,她们的不同发型展示不同的身份:将发型扎成蛇形的,表示她是未婚少女;把发型扎成鱼形,表示她已成婚;老年妇女的发型要扎上...  相似文献   

6.
英国演员伯顿逝世英国演员理查德·伯顿于1984年8月5日在瑞士病逝,终年五十八岁。伯顿在日内瓦附近的赛利涅自己的别墅里病倒后,被送往日内瓦湖畔靠近尼翁的一家医院。据医院一位负责人说,他在那里经医生检查后,旋即转往日内瓦的州立医院,在该院去世。他的姐姐凯瑟琳·托马斯夫人在她南威尔士的家中说,伯顿先生死于脑溢血。伯顿是南威尔士的一个矿工的儿子,他的很多影片享有国际声誉,如《克娄巴特拉》(一译《埃及艳后》)、《喜剧演员》、《马》、《悍妇驯服记》(一译《驯悍记》)、《从寒冷中来的间谍》、《贝克特》、《巨蜥之  相似文献   

7.
翻译可畏     
凯撒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热恋,还生了个孩子,这是尽人皆知的。可是,这两个人究竟用什么语言交谈呢?出乎意料,他们用的竟是希腊语,说得准确些,是古希腊语中一种叫做会话体的语言。约在公元前200年,罗马帝国隔着地中海与南面的迦太基争霸,这便是布匿战争。据文献记载,这次战争的主角罗马名将西比奥与敌将汉尼拔会面的时候,也是用希腊语交谈的。公元前的地中海一带,完全是希腊语的世界。《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的。在当时的罗马,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竞相学习希腊语。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普及整个西欧。后来,又相继出现了西班牙语的时代、法  相似文献   

8.
漫话肥皂     
最初,人们自然是用水来清洗衣物,当用水不能完全洗干净时,便开始尝试用其他的东西,比如沙子,牛苦胆和牛骨,蛋黄,牛奶,蜂蜜,锯末,硝石,草木灰等等。在古罗马,人们用一种能把衣服上的污垢吸附下来的粘土洗衣。在其他一些国家,人们还利用含皂素植物的根、皮和果实来洗衣服。这些物质中的液体含有10%的皂角甙(皂素)。几乎全欧洲的小溪,沟渠和洼地周围都生长着各种野生含皂素的植物。洗涤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先把衣物浸入热牛胆溶液中,然后放在泉水中涮干净,衣服晒干之后,洒上干净的细沙,再用棍子敲打,用刷子刷。或者…  相似文献   

9.
花中之情     
在我的心目中,唯有她是世界上最慈祥、最可亲和最美丽的人。她是我二年级的老师,我长大了,一定要和她生活在一起——只要她肯等我。在教室里,我常常整个上午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去厕所又不肯举手,因为我一秒钟都不愿意离开教室,不愿意失去和她在一起的珍贵时间。然而,每逢她问谁愿意擦黑板或者把作业收齐送到讲台上去时,我总是第一个举手。这是最好的差使,我可以接近她,把全班同学都撇开。我会把作业理了又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就老缠着妈妈在我的饭盒  相似文献   

10.
命名、中国女性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寻根》2005,(6):36-41
张天翼先生有一则小小的寓言曰:一条心地很好的蛇抓到一只麻雀,想要把她一口吞掉,于心又不忍。于是把她盘得紧紧的,谆谆善诱地劝她服从命运,还劝她拿出牺牲精神来献身于他。讲完之后,才客客气气要动手吞吃,并且说:“你看,我不像别的蛇那样不讲理,我和他们是毫无共同之点的。”  相似文献   

11.
正埃达·塔贝尔(1857—1944)是美国20世纪最成功的杂志作家之一。在当时那个女性几乎没有社会地位或政治权力的年代,她写了不少重要的文章。塔贝尔曾利用自己的报道技巧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之一做过斗争。这家公司就是美国的标准石油公司。塔贝尔指责标准石油公司采用非法手段打击或吞并比较小的石油公司。她调查了这些非法的商业交易,并把它们写下来发表在一家名叫《麦克卢尔》的杂志上。她的报道使这些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男孩掉进了坚冰复盖的寒冷刺骨的湖水之中。过了四十分钟才找到这个孩子,而且把他救活了。他在医院住了八天,出院之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一位年轻妇女把汽车开入了表层结冰的池塘,二十五分钟之后,才把她从汽车里拉出来,经检查发现已没有脉搏。尽管如此,救护车上的救护人员依然努力使她复苏。她终于活了过来,住了两星期医院,就回家了。人们赞叹这些惊人的复活事例,毫无疑问,这是由于采取了最新发展的依靠心肺复苏器和身体关键部位重新加温的急救步骤。不过,在这两例之中,如果不是借助于一种叫做  相似文献   

13.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14.
库尔德人欢迎客人不仅热情而且带点血腥味。当客人来到时,村外空地里一个库尔德男人用尖刀刺进小公牛的喉咙。血淋淋的小公牛作垂死挣扎,发出一阵咯咯的吼叫声,然后人们把它从路上拖过,使之留下一条血迹,客人这时就从这条血迹上走过。杀小公牛的那个库尔德人起劲地锯着小公牛的脖子,直到把牛头  相似文献   

15.
吹气枪是古代一种很准确的打猎工具,无法准确说出,吹气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只知道继棍子和镖枪之后,吹气枪是又一种新式武器。原始人用它来射鸟和捕捉隐藏在叶丛中的小野兽。吹气枪,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多半是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喜欢它。直到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人才知道吹气枪。在欧洲,树林里很难使用这种长而脆的“管子”的。现在,吹气枪这种最古老的工具获得新生———出现在东方武术馆里。其实,许多人在童年时都玩过吹气枪,在课堂上,当女老师转身面向黑板写字时,学生们就玩开了:轻轻一吹原珠笔空笔杆,小纸球在教室里满处飞………  相似文献   

16.
小说二题     
枯枝败叶那个冬天是和一个衣服破烂的流浪人一起来到我们小镇的。流浪人是个女人,看得出她的脸已好长时间没洗了,上面布满了皱纹,皱纹间充盈着汗渍泪渍和岁月的痕迹。她的头发很长,蜷缩在头上,里面缀满了鸟粪一样的东西,衣服破烂。她说,那年冬天啊,下的雪比最大的铜钱还大。她说到了秋天时,她的头发连同脸会呈现出枯黄的颜色。而当冬天这两个字从她没有门牙、上唇上有个缺口的嘴里吐出来时,我看到她全身瑟缩了一下,头发变成了白色。村里人听到最多的还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老样子",人们都不知道她所说的这个样子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样子。她站在村镇的广场上,那是我们村镇的唯一的一个广场。村里的老人说,看她的眼睛有一种野  相似文献   

17.
割麦时节     
铁栗 《大理文化》2002,(2):8-11
桂在地里割麦. 女人割麦不讲章法,动作忙乱无序,好多力气都白白浪费.桂就这么割着,几缕头发被汗水沾在脸上,一团团的热气在她脊背上蒸发.割了一阵她抬起头,看看麦丛还铺得老远,心里忽然生出了许多无奈.她干脆直起身子,脸冲着天空吐出一口长气,然后就定在那里接受着风的吹拂.  相似文献   

18.
墓石     
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不少人内心充满了对物质的强烈欲望,当他们的联系和当初彼此间的关系突然破裂那样重又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玛绍克老太太却是个例外,她的态度和行为仅仅取决于民族的本性和古老的传统。可能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象对待某种肯定和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一样,她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的。她过了80岁生日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了。她为自己缝制了一件开司米短上衣、一条同样料子  相似文献   

19.
正1948年6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美国佛蒙特州北伯明顿的小镇上,一名30多岁的家庭主妇推着婴儿车,车里躺着她的女儿,车旁边装着刚从超市里买回的菜。她家住在一个斜坡上,需要走一段将近五十米的上坡路。她努力地推着小车,一步步向上爬着。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脑海当中,那是一个故事,所有细节纤毫毕现。她迅速走回家,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把刚买回家的菜放进冰箱,然后飞快地把这个故事写了下  相似文献   

20.
晓喻 《世界文化》2005,(5):47-47
她先是写了一本能够想象得到最恶心的书,然后她把这本书献给孩童,孩子们看过后惊呼尖叫,非常喜爱她的天才。她迈向成功之路。继好几本恶心的书之后,现在席维亚布兰锡是全球顶尖的“恶心学家”,并将她最新的畅销书《动物恶心学》变成了备受好评的博物馆展览(这是她第二次展览),目前正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俄勒冈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