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不止一次地探问我教的学生:你们最喜欢哪种老师?听到最多的回答是:常与我们沟通,有情趣,还有童心的老师。记得陶行知深情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而要变成小孩子,关键在  相似文献   

2.
回归童心     
曾不止一次探问我的学生:你们最喜爱哪种老师?听到最多的回答是:常与我们沟通,有情趣,还有童心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正>老师的智慧能唤醒藏在孩子一颗颗童心里的爱,老师的智慧更能巧妙地呵护一颗忧郁的心灵......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班主任王老师春风满面地走进课堂,对我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很特别的课,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霎时,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小孩子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不过,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今天这节课有些辛苦,你们可要有思想准备呀!"王老师卖起  相似文献   

4.
童心,纯洁无瑕:童心,天真无邪。你们的世界是明亮、充满乐趣的。同样,你们所写的东西,也都应该充满最真切的孩子气!  相似文献   

5.
史峰 《湖南教育》2008,(8):27-28
一、教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时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问:“有事吗?”学生起立回答:“老师,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事实吗?”老师笑笑说:“是呀。”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个班     
提起我们六年(1)班,那可是大名鼎鼎。想了解它吗?那就往下看吧。我们班的纪律——差!“看看你们,都六年级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几乎所有的科任老师都说你们纪律不好,以后谁要是让科任老师说不好,那课就停上!”班主任的声  相似文献   

7.
林高明 《师道》2013,(11):15-18
在我多年的观察中,我们的教育界不缺少“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也不缺乏“专业精深。一丝不苟”的优秀老师.然而。最缺少的就是一种“孩子般”的有趣的老师.最缺少的就是顽童一样的老师。陶行知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呼吁.“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  相似文献   

8.
周琦 《海南教育》2014,(18):75-76
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何“变小孩子”呢?笔者认为老师必须有一颗“童心”,在心态上成为一个孩子。这样老师就能做到凡事都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你,尊重你,与你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一、打破预期。创设语境师: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师:同学们辛苦了!生:(齐答)老师辛苦了!师:同学们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候的。如果我去问候台下的老师们,他们肯定与你们答的不一样。他们会怎样回答呢?(转向台下的老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10.
1.师:同学们,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今天,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运动场上看一看,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就出发吧!  相似文献   

11.
陈晨 《班主任》2014,(9):14-16
笔者曾在校同看到如下一幕:运动会结束后,一位教师正在整理器材,看到跑道上有一群男生经过,便喊道:“你们几个同学过来帮忙收拾一下!”没想到那些学生充耳不闻继续前行,这时另一位教师喊道:“某某、某某、某某……你们过来帮老师收拾一下!”神奇的是,这群学生加快脚步赶过来帮忙。  相似文献   

12.
王光武 《教育文汇》2009,(11):20-21
高考前,讲解模拟卷上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随口问,你们学过什么类似的文章吗?齐声答:“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我一听便率意溜一句,送你们一篇赠序如何?学生都高呼:“好!说话要算数。”没想到,你们常常追逼:“老师,写好了吗?我们等着呢!”是的,我该写了。  相似文献   

13.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断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这句话,我想每个中学生都能理解。那么何为“童心”呢?它是小孩子的幼稚想法,还是人类贪玩的个性?它对我们如今的写作又有什么帮助呢?初次的悸动李贽认为,童心需要百分之百“真”,杜绝一丝一毫“假”,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我们从幼儿起始,一天天长大,心也从童心一天天扩展。成熟是守住本真而变得更好,并非舍弃本真而顾此失彼。如果丢失童心,便会丢失真心;丢失真心,便不再是一个真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师:你们真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就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舞蹈,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有什么特点。(老师请一位学生做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15.
张莉 《教师》2011,(19):30-30
几年前,班主任告诉我们说:“失去童心是可悲的!”如今,我在教育战线上摸打滚爬地边教边研,早已理解了老师的话。我常与孩子们跳绳、下棋,与孩子们一起过生日,带孩子们去游山玩水、采风纪实.学生们说:“张老师是我们的大朋友。”家长们说:“张老师永远是长不大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童心不可欺     
最近听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到某校借班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注意以读代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一开始,该老师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马上要招播音员。这一课,谁读书读得好,老师就推荐谁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课听得非常认真,读得也十分投入,令听课老师啧啧赞叹。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授课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所学校要招播音员呢?他坦然地说,骗学生的。我一听,不禁一愣:说得好轻松,骗学生的!古人云:“童心不可欺”。作为教师,面对圣洁的童心,欺骗学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7.
一、老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 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一、“变心”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必须拥有童心、热心,学会动心。1.童心会文。解读文本时,  相似文献   

19.
一、老师甲教学《皇帝的新装》遇到“突发事件”—— 老师讲读课文:“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去妈家接女儿时,妈很严肃地说:“你们和你婆婆怎么了?你婆婆身体不好,一个人又孤单,就是说点啥不好听的话你们也不能计较……”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话呀?妈你等等,我们怎么啦?”妈说:“你们别当我不知道,你女儿告诉我啦!小孩子可不说谎!”我更加迷糊了,女儿告诉姥姥什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