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十二册<光传播>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在小纸盒底部正中用针扎一个小孔.  相似文献   

2.
小孔成像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小孔成像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硬白纸板、黑纸、半透明白纸、剪刀、针、蜡烛、胶水。二、实验过程⒈用硬白纸板按图1和图2尺寸剪好,并把图2中的白纸板用黑纸粘上。⒉用白硬纸板粘成四框,将半透明白纸粘上,做成一小屏幕。⒊把图1和图2中的白纸板按虚线折成直角,并用胶水粘牢做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纸盒。大盒底扎一小孔,小盒底挖出一个小正方形。⒋把小盒套入大盒内。⒌在盒外放上蜡烛并点燃,调整好距离,在半透明白纸屏幕上就会出现蜡烛的倒影图3。小孔成像!黑龙江@陈艳丽  相似文献   

3.
在第十二册自然书中,宁老师给我们上了第一课——光的传播。快要下课的时候,宁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后实验,要求是:找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在大盒的底部正中用针扎  相似文献   

4.
制作:用一个盛蜡纸的圆筒,在筒底中心用缝纫针扎一个小孔,再用铁丝弯一个比圆筒内径稍小的圆圈,並留有长柄,使柄垂直于圆圈的周边。最后用针线把一块半透明的塑料布缝上作光屏(如图)。  相似文献   

5.
初三物理课本小实验“小孔成象”的方法观察太麻烦,而且用厚衣蒙头也很不舒服.我们发动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对观察装置进行了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法一材料:易拉罐一只,半透明塑料纸一块,厚纸一张(挂历纸或牛皮纸)。制作:将易拉罐底部中央钻一直径约1~3毫米的小孔,开口端的金属盖去掉后,再蒙上半透明塑料纸,用线扎紧。用厚纸糊一个高等于易拉罐高,直径略大于易拉罐外径的纸筒(以能在易拉罐上来回移动为准)。套在易拉罐上(图1)。  相似文献   

6.
.实验材料。两只易拉罐(其中一个直径略小)半透明薄膜、橡皮筋、黑漆、钢针、蜡烛、火柴。b.装置制作。将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去掉上部,直径较小的易拉罐去掉两头,然后将两罐内壁用黑漆涂黑,用钢针在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打一小孔,把半透明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7.
如果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来做小孔成像实验,就会发现在半透明的塑料纸上成的像不够清晰,若外界光线稍强点就根本看不清.若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其效果较好.先用圆规的脚尖(或针)在易拉罐的底部开个小孔,再用剪刀把易拉罐的上部剪去,并蒙上半透明塑料纸,然后用大一点的纸板(或较厚不透光的纸)卷成长圆筒套在易拉罐的外部,再用橡皮筋扎紧以防漏光(如图1所示).经过这样改进,就在成像的塑料纸后面形成了一个暗室,能很好地消除外界光线的干扰,使成像清晰度大大提高,就是在强光下也能做小孔成像实验了,同学们不妨亲自动手做…  相似文献   

8.
吴洪信 《科学课》2009,(5):59-59
水有压力实验 把塑料瓶的底去掉,并从侧壁开一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把气球膜分别粘在瓶底部和圆孔处。往瓶里倒满水后,明显发现瓶的底部和侧壁凸起来了,从而说明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力(如图1)。  相似文献   

9.
水有压力实验 把塑料瓶的底去掉,并从侧壁开一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把气球膜分别粘在瓶底部和圆孔处。往瓶里倒满水后,明显发现瓶的底部和侧壁凸起来了,从而说明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力(如图1)。  相似文献   

10.
四个训练题     
[物理] 1、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落在下面的一张纸上,在白纸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灯丝状的光斑,这就是灯丝的像。  相似文献   

11.
1.取长方形冰淇淋盒一只,在近底部两侧用小型电烙铁烫出四个装轮轴的小孔,在靠近盒口的中部侧面,用大头针刺出两个装车篷的小孔(如图一)。2.用旧挂历纸或其他较厚的彩色纸,以能盖住盒口一半为准,照图二样作图,并按图三四的方式粘折成车篷。3.用二支废圆珠笔芯作车轴,穿入近盒底两侧的轴孔中,并在每轴的两端各安装上一对135胶卷盒盖或  相似文献   

12.
如图,取一橡皮球,用烧红的铁丝在球上烫一小孔(小孔不可太大、能使注射器插入并与注射器密合不使漏水即可)再在其四周和底部用针扎几个方向各异的小孔(平时在橡皮球本身的弹力作用下小孔能紧密封住不漏水,演示时在强大压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陀螺对对碰     
材料白卡纸、书写纸、彩笔、铅笔、尺子、裁纸刀、剪刀、牙签、易拉罐、胶水制作1.在白卡纸上画出两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用裁纸刀裁下,并用胶水把两张纸如图一或图二所示粘在一起。等胶水干后,用铅笔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在对角线的交叉点扎一个小孔,可以让牙签通过。(如图三)2.也可如图四如示,用易拉罐在卡纸上比着画两个圆,用剪刀剪下后再用胶水粘在一起。在书写纸上用同样的方法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对折两下,两条折线的交叉处就是陀螺的中心。3.用彩笔在陀螺面上画上各式的图案,看看陀螺转起来有什么不同。玩法1.找几个小朋友在桌上进…  相似文献   

14.
制作材料: 破纸片、火柴杆、颜料、糨糊、笔、尺子、剪子、锥子和线。制作过程: 1、用硬纸片粘成一手掌大小的纸盒, 两头空着。纸盒中心扎两个小孔,是用来穿轴的;再靠上部挖两个圆孔,当作眼睛(如图1)。  相似文献   

15.
制作一个“动脑筋的小人”,需要的器材有;硬纸片,火柴杆、颜料、浆糊、笔、尺、剪子、锥子和线。制作时,用硬纸片(如果纸片是有颜色的,做出的小人会更可爱哦!)粘成一手掌大小的纸盒,两头空着,纸盒中心扎两个小孔,是用来穿轴的。在靠上部挖两个圆孔,当作眼睛(如图1)。把—根火柴杆磨圆做轴,轴穿在一条厚纸板上,上端贴一纸片,  相似文献   

16.
棒球比赛     
制作方法: 1.用硬纸板做一个边长15厘米的箱子,在箱子的正面挖一个洞(直径超过乒乓球1厘米以上),如图(一)。在报纸上画上靶子,从箱子内侧蒙在洞上,如(图二)。2.把10张报纸紧紧地卷起来,做成击打棒,如(图三)。3.把小纸盒和大纸盒粘在一起,如(图四)。玩法: 把乒乓球放到小纸盒上。在与靶子相距50厘米以外的地方,瞄准靶子用棒打过去,看谁最先把靶心打穿。材料: 大纸盒1只,小纸盒1只,笔,硬纸板、旧报纸若干,乒乓球工具: 剪刀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棒球比赛@郭振海  相似文献   

17.
八、旋转式风车1.材料:易拉罐、薄铁皮、车辐条、粗铅丝、木块、按扣、细圆珠笔芯、螺栓等.2.制法:把易拉罐顶部截去,留下90mm高,将侧面均匀地剪成12份,剪口深80mm,然后掰成草帽状,制成一个叶轮.在底部中心钻一直径2mm的小孔,将长200mm的车辐条带螺纹的一端插入孔中,再用两个辐条帽夹紧叶轮.另取一个易拉罐在底部正中钻一直径略大于2mm的小孔.顶部三角口处固定一个锉去顶部的按扣.按图1所示要求制一“U”形轴承架,并用螺栓紧固在易拉罐偏底产的一边.再按图2要求剪一尾翼,在易拉罐顶部靠近三角口处割开两个长5mm的小口,将尾翼安装好.然后把已制成的带轴叶轮插入罐体中,轴露出的一端套上细圆珠笔芯,以防脱落.  相似文献   

18.
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动态的过程,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做一个活动模型,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1制作方法(1)用铅笔在绿纸上画一个子房纵切面图(附图),用剪刀把图剪下来,图中的空白处也剪去。白纸粘上胶水,贴在图反面被剪去的空白处。用毛笔将胚珠的构造画完整。(2)用剪刀剪去硬纸盒的一个面,将图的反面粘上胶水,贴在纸盒上。用铅笔在图中画上花粉管,用小刀把花粉管切开一条小缝,花粉管顶端扎一个小孔,在花粉管的转弯处,从图反面钉上两颗图钉,防止电线代表的花粉管偏离小缝。用剪刀从黄纸上剪下3粒花粉。(3)剥去电线…  相似文献   

19.
小插挂     
材料:同样形状的小纸盒子两只,长方形纸板一块,彩色纸,彩色水笔,木工胶,浆糊。做法:将两只小纸盒分别去掉一面,用彩色纸贴在盒子四周(图1)。长方形纸板也用彩色纸糊好。把两只小纸盒用木工胶粘在纸板的适当位置(图2.3),并用彩色水彩笔画些图案装饰(图4)。  相似文献   

20.
一、小小电视机材料:纸盒、铅画纸条、绘画用具。制作方法: 1.取一盒面作为正面,中间挖去一个长方形,作“电视屏幕”。在两侧面挖去一个窄条(宽略大于屏幕),作“电视插片”用。(图1) 2.取一条与“屏幕”一样宽的长条形纸,画上一幅幅的故事画,或把破旧图书上的画剪下组成情节画贴上,从一侧面穿过“屏幕”,连接纸条两头,即成“小小电视机”。(图2) 玩法:幼儿徐徐抽动环形纸条,即可放“电视”,幼儿可边放边讲述故事。如能配上音乐则效果会更好。二、小转盘材料:圆蛋糕盒底座一只,螺钉螺帽各一枚,制作背景的材料若干,人物、动物卡片或立体玩具若干。制作方法:将螺钉穿过盒底正中,捻上螺丝帽(要捻得松些,以便盒子转动),然后把盒底均分成三部分,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