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著名理论。以海明威的三篇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世上的光》和《白象似的群山》为例,探讨海氏的“零度写作”技巧在其短篇小说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其对省略手法和“摄影机”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海氏擅长的平淡而抑制的叙述手法和意犹未尽的零度结尾。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著名理论,本文试图从风格、不介入状态、文体特征等方面,探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创作与“零度写作”理论的契合现象。  相似文献   

4.
杨军 《现代语文》2006,(11):92-93
恩格斯在谈到文学如何反映现实时,曾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愈好。”[1]后来的小说家也曾作过类似的阐述:“我将让你去偷听我的人物说话,有时他们要说真话,有时他们要撒谎,你必须在他们这样干时自己去判断……指望小说家确切告诉你某些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就像指望他站在椅子旁边给你拿着书一样的不可能。”[2]这个理论最终由罗兰·巴特完成了语言上最到位的表述:零度写作[3]。我们从小说的缘起进行探究发现:零度写作是对传统写作语言形式的一次反拨和颠覆,有极其重要的写作学价值。它是利用极限的逼近原则建构的一种较为合理的写作…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特符号学理论的核心是区分了符号的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由此出发,罗兰·巴特把玩具视为一种符号,从儿童玩具性质的转变、儿童玩具功用的丧失、儿童玩具材料的去生命化三个方面对儿童玩具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直接意指层面的儿童玩具已经消逝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开始,认为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是科技时代理性对文学创作进行渗透的结果。从表面上看,“零度写作”拒绝了传统文学中的虚拟式写作和命令式写作,拒绝表现意义,但这种完全没有情感的、完全理性的机械式写作实际上已把文学推向科学理性的思维范畴中,因而丧失了文学本身的存在价值。在科技时代里,文学仍然要以探寻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为己任,因此,作家要当心科学理性的陷阱,保持“本心”而拒绝“机心”。  相似文献   

7.
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的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一个因其自身美德而受罚的完美男人,而文章认为小说中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声音在抵抗并颠覆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叙述者内森·朱克曼甚至作者菲利普·罗斯等构成的多重男性主导性话语,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能勇敢面对强势的男权意识形态,以自己的方式挑战男性权威,努力展示自我,重新确立自己的女性身份,寻找新的归宿和出路。尽管她们的方式不甚可取,她们的结局也不够圆满,但我们看到了小说家罗斯对性别平等所做的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8.
莱辛中后期作品逐渐偏离现实主义,叙事更偏重形式变革,这体现了她对现实主义写作的困惑并导致她的“写作障碍”,也成为她多部作品中反复述说的意象,莱辛透过写作障碍全面思考了现实主义本质和当前小说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她的小说创作理念。她指出启蒙对现实主义影响巨大,但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和话语系统的更迭,传统小说已无法表达真实。而当代小说由于主体稳定性和话语明晰性的缺失,成为区域性、报道性的体裁。莱辛倡导描绘时代精神特质、蕴含哲学性的小说。她的创作理念破旧立新、另辟蹊径,对当代小说理论研究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兰·巴特的学术研究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文学的符号学研究进行了最初的探讨;第二阶段,是他的结构主义文艺思想成熟时期;第三阶段,转向“文本”研究,用后结构主义理论分析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第四阶段,转向“道德观”的研究,并采用“片断”的方式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0.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新写实”文学是新时期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条件下现实主义的变体 ,正是因为它抛弃了支配文坛数十年的伪现实主义法则 ,从根本上真正恢复、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所以才获得了在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获得了继续发展、完善的坚实基础。“新写实”之所以“新” ,是因为其在具体叙事上 ,表现出了冷峻、客观、不介入的“零度风格” ,论及这一点时 ,本文主要参考了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概念及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涵盖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女性成长小说等不同类型。当前国内外对美国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内涵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文章通过对三部代表性作品即托尼&#183;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桑德拉&#183;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和莱斯利&#183;马蒙&#183;西尔克的《黄女人》的具体分析来揭示该类型小说的深刻内涵,旨在把握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一般性特征,并发掘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思宁 《文教资料》2013,(35):124-125
多丽丝&#183;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以及独立强烈的女性意识都对其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莱辛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其作为女性所固有的独特视角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而这些因素也确实深刻影响了莱辛的小说创作.在其以非洲为背景的小说作品中,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正确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作为两大重要主题结合出现,给予了读者深刻而富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西方当代理论界有一种极流行的观念: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已不起作用,死亡了。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亡论”是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解构巴特的《作者之死》中的主要观点集中反驳了这种“作者死亡论”。提出:只要文学存在,作家就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小说的创作从叙述语言与人物话语方面表现了其所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语言提示;用动、名词写作;使用情绪语言,让作品情景诗化;对叙述语言进行选择与限制等。而在人物话语(包括对话与独白)方面,海明威用人物话语替代传统小说中的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创造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清平乐&#183;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人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183;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清平乐&#183;村居》的课堂实录,对他的另类解读进行赏析,以期对古诗词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罗兰&#183;巴特的符号学思想涵盖了两个领域:文学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文学符号学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模式的产物,注重文本形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并从“功能”、“行动”和“叙事”三个描述层来显示文本结构运作规则以及在这种运作规则下意义的生产方式;文化符号学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并发现大众文化在表现同一个主题——现代神话。现代神话先于表现它的形式而存在,在三级意指系统中被投入,被生成,也被自然化。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打破了西方始自古希腊的“形式至上”的思维范式,在比形式主义更看重形式的结构主义阶段是一大超越。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威廉&#183;戈尔丁非常擅于对人性进行探索。他对人性的揭示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二战的反思,戈尔丁小说《品彻&#183;马丁》是其剖析人性恶的力作。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马丁以自我为中心,贪婪自私的本能和心理。本文通过解析《品彻&#183;马丁》中主人公的人性观,探索总结世态人情中人性的复杂性,由此让读者深刻认识人性,深刻认识人类自身本质。  相似文献   

19.
戴桂玉 《双语学习》2007,(9M):166-167,170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第一章的文体特征,本文阐释亨利·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吉拉&#183;卡特的代表作《新夏娃的激情》既否定了父权文化下的两性关系,也不推崇母权文化激进派所向往的“安息地”,而是表达作者希望通过变性和变装的方式来说明并没有绝对的男性女性之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身体都是社会建构的。本文从朱迪斯&#183;巴特勒的性别表演角度解读《新夏娃的激情》,进一步论证性别构建、性别表演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