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试卷的缘起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总在思考,孩子每天开心的唱歌、跳舞、欣赏歌曲,最后能够学到、记住的仅仅是那几首歌曲吗?我很想让我的孩子们,从小就打下牢固的音乐基础,让他们在学校的音乐课上,通过每周的两节音乐课就可以真正地掌握五线谱知识,有音高和乐理概念。可是,一周只有两节音乐  相似文献   

2.
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里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如何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的最爱?这是每位音乐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的第一单元是春天系列,在第三课时我让孩子们展示一下《我眼里的春天》探索活动的作业。然后进行编创“我喜欢的春天”的音乐。整堂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编创活动异彩纷呈。下课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胖嘟嘟的马牧之跑到我跟前很急切地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下,怎样的音乐课才是孩子们喜爱的好音乐课呢?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在感受——聆听——体验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课《木瓜恰恰恰》,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音乐教师富有激情的引领,让孩子们在热情的音乐氛围中体验了卖瓜人喜悦的心情,深深地被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旋律吸引,情不白禁地投入到歌曲中来……  相似文献   

5.
李菁 《广东教育》2006,(1):46-47
孩子们上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不要说高涨的学习热情了。如何让学生的心回到课堂?如何使学生爱上音乐课?这不得不成为我常常反思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音乐《新课标》,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上好音乐课的方法,让学生再一次对音乐课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并在音乐课堂上体验到快乐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更新教育观念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上音乐课呢?主要是传统的音乐课内容单一,教法死板,缺乏艺术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观念。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上变单纯的传授为灵活的交  相似文献   

7.
正每当我迈着欢快的步伐向教室走去的时候,总能听到孩子们在这样的呐喊:"音乐老师来啦……"这声音彼此起伏,那声贝,那节奏,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为孩子们对音乐课的热爱而感动,为孩子们对我的喜爱而自豪。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是放松的,他们也是快乐的。我认为,音乐课就是要给学生放松,就是要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跟随着音乐自由地舞动,歌唱,释放压力也放松心情。教无定法,我们没有必要死板地按照套路来进行课堂教学。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教学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好的摸式,因为我们都知道,课堂上有很多突发情况。那么在我的音乐课堂上,  相似文献   

8.
<正>每当我问及孩子们,"你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孩子们总会不假思索的高声答道"喜欢",可是真正到了音乐课堂上我发觉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全身心的投入,总是有一些孩子在音乐课上唱出不和谐的"音符",让你的课都无法坚持下去。小学音乐课学生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课是"副课"是放松课,所以音乐课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一些所谓的"正课"。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心理上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素质的一门课.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孩子们音乐素质、放松孩子心情的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也面临改革,构建小学音乐的动态生成课堂是新基础教育观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周小珍 《师道》2007,(2):31-31
每次音乐课,我都尽可能创设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一来,六年级的孩子学习上的确很辛苦,他们需要音乐的旋律在心灵释放快乐和舒展;二来,我也希望真正让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让孩子在美妙的艺术世界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和个人气质,当好孩子学习上的引路人。让孩子踏进音乐课堂能快乐,能留恋,能盼着下一次早点上音乐课,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期待啊!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审美观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可以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今后对音乐的态度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小学生爱上音乐课,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我认为只有让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才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才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呢?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的动力。我从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八年多,在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方面,细心观察,处处留意,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蔡懿 《辽宁教育》2010,(7):80-82
音乐课到底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是仅仅学会一首歌曲?还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得到些音乐感受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来学会歌曲,感受音乐,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我的音乐课堂中,自始至终我都充分体现音课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开始音乐课,在开心中享受音乐课堂。音乐化的课堂常规使得师生间的距离近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更积极有序,现将自己音乐课中的行为习惯管理分享如下:一、自我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无论怎样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上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所以教师要灵活机动的搞好课堂组织,发挥组织技能以引起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容丰富多了,形式也更多样了,音乐教学从单纯“我教你学”地教授音乐技能,慢慢过渡到感知表演,我带着你想,你找,你做。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舞蹈、绘画、朗诵、英语等多元素的文化融合,也大大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新课程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孩子们也觉得音乐课越来越生动有趣,越来越好玩。更加喜欢上音乐课了。可是,也随之出现了这样的课堂问题,有时候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玩得是不亦乐乎,但一节课下来又似乎没有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17.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09,(8):234-235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是看教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我曾经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大哭一场,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也终于决定不放弃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也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一片期望。在十二载的课堂器乐教学巾,我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为什么不少学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呢?通过多年教学发现,音乐课的音乐知识太专业,与生活相距太远,让学生感觉枯燥。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指出,让我们从生活中,从孩子们所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发现与提炼学习的场景,这样会使学生享受无尽的快乐并且为孩子们解决在紧张学习中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担任着繁重复杂的教学任务,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我有过困惑、无奈和倦怠.随着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思考和探求,我的课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用心记录下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分享成功,纠正偏差,反思错误,在教学之路痴然前行,一路辛劳、一路花香,渐渐懂得,设定好理想的教学愿景,结合一颗善待生命、热爱音乐的心,才能打造出师生共享的美好音乐课堂. 一、用音乐带给孩子们最真诚的爱 在元旦前夕的一节音乐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对我喊着五花八门的祝福语,那一刻,我体验到来自学生们的亲近和爱戴,内心十分感动,带着这样的感动,我临时决定,给孩子们上一节特别的音乐课.这个决定,让我发现了孩子们超乎想象的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我觉得,音乐课就应该让学生上得轻松,学得愉快.本来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上音乐课时感受到一种美的感觉,特别放松、陶醉的感觉,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