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小莜 《百科知识》2010,(19):17-20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作物诞生于美国,是一种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1996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现在,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它们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公顷(1公顷为115亩)。  相似文献   

2.
烤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阜新的烤烟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阜新市现有种植烤烟面积8万亩,由于其土质和气候适宜烤烟生长,而且品质优,深受烟厂的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快该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把滴灌技术应用到烤烟生产中,提高了水利用率,而且在节水的同时.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预测》1983,(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黄红麻生产有很大发展。1950年种植面积72万亩,总产78.5万担,收购31.5万担。1971年发展到198万亩,总产303.5万担,收购284万担。但是这一时期,生产发展还不能满足需要,每年尚需进口60万至120万担黄麻和一部分麻袋。 1971年因国际方面的原因,我国黄麻进口中断。从1972年起,国家决定将原用于进口黄麻的部分外汇改为进口化肥,对黄红麻实行化肥补助,并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建立种子基地,供应全国麻种,实行南麻北植。1974年黄红麻面积发展到431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历时三年,实施面积4.94万亩、示范推广面积20.245万亩、辐射面积25万亩;新增产值1747.26万元。先后引进试种9种作物817个品种;引进示范4项技术。制定和应用了青稞、冬小麦、油菜等作物标准化技术规程,为全区种植业标准化树立了样板,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本项目获2006~2007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农作物——农业的主导产品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的一份报告介绍,从1996年到2000年的5年中,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25倍,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0年的4420万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13个,包括: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墨西哥、保加利亚、西班牙、德国、法国和乌拉圭。2000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的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占7%和1%,其它国家均小于1%。1983年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怎样打井     
发展农田灌溉,把旱地改成水浇地,是农业增产上一项重要的措施。我国有些地区缺乏地面水流,因此打井就成为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农田灌溉的主要设施。根据1956年的统计,全国灌溉用的水井有702万眼,利用人力、畜力及各种机械动力灌溉了将近7,393万亩的农田,相当于解放前全国原有水井灌溉面积1,500万亩的6倍多。1956年所有水井灌溉的面积占全国农田灌溉总面积5亿亩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多数分布在全国粮食和棉花的主要产区。用井水灌溉粮棉作物  相似文献   

7.
旱地带状间套轮作,是提高旱地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是旱地种植制度的改革。我区从1983年开始推广应用,到1986年推广面积7.76万亩,占旱地面积34%左右,不同作物组合形式达几十种,但都是以麦、豆、薯为基本作物结构。为了更好地搞好带状间套轮作的推广应用,我们在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六种具有代表性的间套轮作组合形式进行综合评价,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10,(2):7-7
1月22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糖料生产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座谈会上强调,农业部要以开展糖料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今年的糖料生产。一是千方百计落实种植面积。各地要加强信息引导和生产指导,加大优势区域和重点区域糖料面积的落实,并通过蔗田套种大豆、瓜类等作物,提高蔗田效益,努力将糖料面积恢复到2850万亩以上;二是扎实推进高产创建活动。农业部将适时启动糖料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9.
协会动态     
衡东县老科协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湖南省衡东县老科协自1995年成立以来,先后为县域经济建设引资4045万元,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8亿多元。该协会连续6年办超级杂交水稻示范点,影响不断扩大,面积由开始时的200亩,逐步扩大到40多万亩,平均亩产700多公斤,使衡东县成为衡阳市优质稻生产基地。此外还帮助花农种花400多亩,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10.
一、全国海涂概况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沿海滩涂面积据估算约为15000万亩,为全国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全国每年继续淤成的滩涂面积约40~50万亩,到二○○○年约增淤1000万亩。海涂是一种潜力巨大,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滩涂的土壤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养份,可供发展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1.
好品种     
“南特号”水稻 1934年江西农学院叶常丰、許傅桢等选育了一种优良的稻种,这就是有名的“南特号”。开始的时候,它只在江西、湖南、福建三省有少量的推广。1940年面积仅仅有4万五千亩。1948年扩大到10万多亩。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广,种植地区迅速扩大,“南特号”的声誉在我国的秈稻区普遍流傳,很受广大农民的欢迎。1956年由原来的三省扩大到九省:广东、湖北、安徽、浙江、四川,江苏六省也推广了这种秈稻。种植面积由1950年的33万亩,扩大到2,810万亩,扩大了85倍, “南特号”所以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是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东麓中段从南部山关口至北部大武口沿山公路以西海拔1150米以上地区为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外围区,面积约20万亩,沿山公路以东海拔1150米以下地区,面积50万亩,除西夏王陵景区、空军基地及山前薄地外,可开发利用的面积约40万亩。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已成了建材之一的砂石主要供应基地。1995年以前每年平均采空面积达1500亩,到1998年降至500亩。只采不治留下了大量采空区,严重破坏了这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乌盟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 ,在乌盟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地位 ,如何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马铃薯资源 ,加速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对于加快乌盟农村产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乌盟马铃薯生产加工现状1 .1 生产现状马铃薯耐贫瘠、适应性强、生产投入少 ,产出高 ,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业作物。乌盟凉爽干旱的气候、松软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种植 ,历史上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1 50万亩左右。近年来 ,乌盟实施了马铃薯立盟战略 ,从政策上引导种植 ,加大发展力度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常年种植水稻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四川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3%和47%,居四川各大作物之首,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但近年来,四川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9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减少92.3万亩,相当于每年减少2个水稻生产大县,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推广良种,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質,增强农作物对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还可以扩展农作物的栽培区域,在农業生产上有着巨大的意义。作物的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許多优点:产量高而稳定,品質好,抵抗自然灾害力强(如抗病、抗虫、抗旱、抗風、抗寒),或者是受灾后恢复力强,减产很輕,还有植株整齐、成熟一致、便于收获等等的优点。我国的良种推广工作,在这几年来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据1957年的統計:全国粮食作物的良种面积已經达到10亿4千余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6.7%,比1952年增加了13倍。棉花良种面积普及的更快,已經达到8千3百余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5%,比1952年扩大了1倍多。其他作物的良种面积也都有很大的增加。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西藏科技》2009,(8):79-80
近年来,林周县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在优质青稞基地建设上,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和高产创建,全县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面积发展到8万亩,每亩平均单产提高30公斤。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荞麦科研发展主要经历五个阶段:早期研究阶段、品种资源研究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腾飞阶段。告诫山西荞麦科研工作者抓住现阶段,积极加强荞麦资源抗性鉴定、特色专用新品种选育、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和传统食品主食化研究,继续支撑和推动山西荞麦产业快速发展。荞麦是山西重要的特色杂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中甜荞约30万亩,苦荞约20万亩。山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从荞麦资源收集鉴定、新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四川是全国晒烟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晒烟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前四川主要靠水陆运输,成都平原的晒烟由金堂县赵镇经沱江东下,行销川东南以及湖北等地。解放后、四川晒烟有了较大发展。1957年全省晒烟收购量达到50万担,曾在全国推销,但效果不佳,内销、外调和出口共计37万担。因超过社会容量,曾一度有积压。1958年在“大办粮食”的口号下,晒烟面积开始下降,除三年困难时期的特殊情况下,1964年到1973年的十年间,全省种值面积均在20万亩以  相似文献   

20.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东靠北安,西靠克山,南靠拜泉,北靠近德都,辖10个乡镇,98年行政村,总人口28.2万,农业人口21.5万,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1万亩。其中粮豆薯面积156万亩。大豆是克东县农业主产作物,建国后大豆生产一直发展很快,特别是1986年国家把克东县列为大豆商品粮基地,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0-120万亩之间,占总耕地面积的70-80%,商品量占粮豆总商品量的80-90%,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挖掘农业主产作物大豆生产的潜力,提高大豆亩产量与品质,逐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向产业化生产的方向迈进,达到龙头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是摆在克东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农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大豆产业化生产的优势大豆产业化生产主要是以需要大豆为原料的企业为龙头,以农村为基地,以广大农民为依托,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精品大豆或绿色食品大豆,形成产销见面的产业链,从调查看出克东县实行产业化生产的优势很大,而且具备了大豆产业化生产的条件。 1、龙头企业。大豆的销售量较大。克东县大豆加工能力较强的主要龙头企业是克东县腐乳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占地面积4.5方平方米,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