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部2000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教育部在2000年11月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类即将跨进 2 1世纪 ,社会的巨轮被信息技术牵引着驶向一个更新的天地 ,预示着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因此 ,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全国中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促进学校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 ,是迎新 2 1世纪挑战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公民的一项措施。所以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如何编写好具有江苏特色的《信息技术 (高中 )》教材。我认为 ,要编写好这本教材 ,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下面…  相似文献   

5.
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司将在全国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服务,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及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进入21世纪 ,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 ,这是新世纪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培养下一代适应信息社会对公民基本生存能力的要求 ,我国将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普通高中最迟将在2001年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初级中学将在2005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也将在2010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央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步伐的战略性决策 ,是为了增强综合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迎接未来的竞争和挑战。当前 ,各地中小学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一经编定而多年难改一次的中小学教材,今后的更新速度将越来越加快。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后可能每2年就会更新一次。因此.传统上的“应试软件”将难有生存空间,便越来越陷入绝境。所以,国家教育部日前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必须进入中小学。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必修课是大势所趋,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需求,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人类教育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也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取向将导向式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哪些取向?这些取向具有什么特征和意义呢?综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可发现其主要存在三种取向:技术取向、理论取向和整合取向。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取向技术取向是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行以技术掌握为主,强调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培养。也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奉行技术主义,突出实践能力。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和教育都非常重视,我们如不在这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年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地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对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喜欢玩电脑,但最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要将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心愿,要真正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门课程的设立也标志着基础教育的新发展,昭示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另外,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何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明确将“教育信息化”确定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并指出教育资源建设是重点。200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讲话,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枝术教育,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贮、再生和施用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革,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如今,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素质。以信息化带动的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在“十五”期间逐步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使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一、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现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2 1世纪的新文盲将是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 ,故而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美国从 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 ,至 2 0 0 0年已基本…  相似文献   

18.
顾伟 《中小学电教》2011,(9):123-123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掌握,信息素养的形成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机遇和挑战,为实现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20年励精图治,在信息技术教育上取得了成效。但是,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给中小学教育带来成效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客观分析和研讨怎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避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机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农村.很多人不了解计算机。更谈不上应用。随着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信息技术成了中小学的必修课,各个学科开始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在农村仍有许多问题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拥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五所,地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八所,五所学校拥有校园网,拥有微机的学校三十四所,微机总额达1694台,总投资五百多万元。实践证明:只有与“新课改”紧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才更有生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必须掌握获得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改革基础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