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教学——“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种新型辅助教学手段,它的出现,让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令学生所学知识不再单一,并使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让语文课堂充满愉悦、充满魅力、充满情趣、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睿 《学周刊C版》2020,(1):99-99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浪潮下,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养成的基本目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语文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连接的桥梁,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情味、人文味、生活味.  相似文献   

3.
张敖忠 《现代语文》2011,(10):27-28
新课程理念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本真、释放,关注的是他们内在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和文化涵养的深浅。因此,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语文老师应将语文学习契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让课堂充满诗意,不只是一种教学操作的方法,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它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语文课堂的程式化和窒闷,高扬人文的旗帜,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诗意的心境,进行诗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语文教师是美化学生生命的天使。要让语文课程成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程,就必须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乐园,让语文课本不再成为课程资源的神话,让学生生命在语文课堂中增值,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要联系生活,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关注教学细节,追求和谐的语文课堂、富有灵气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精神栖息的家园。努力创设理想课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务实、高效,充满人性。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课堂进行大胆创新,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语文课化枯燥为生动;创设有声有色的情境,让语文课化平淡为形象;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持续地体验成功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做到尽善尽美呢?作为高中教师,我们不妨从课堂的基本要素出发:研究文本,注入情感教学;了解学生,解开心灵绳索;完善自我,适应教学需要。从点滴做起,从这里起航,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活力与灵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现代高职教育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只是把语文教学当作专业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学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思考。因此,当下语文教学应该进行全面的改革,在兼顾语文实际应用的同时还要强调人文教育。创造活跃的高职语文课堂,不再让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是死板无趣的,而是充满无限活力,达到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同样构建和谐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美,也是语文教师的向往与追求,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美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入手。主导与主体的和谐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而应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  相似文献   

12.
樊平 《考试周刊》2014,(95):17-17
<正>春草又绿,百花又开。课程改革犹如浩荡的东风,给职高语文课堂增添无限的生机。抓住时代之风,抓住生活之风,让教学从美丽开始,让职高语文课堂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百花争艳。我认为职高语文教学的精彩导入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从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导入职高学生思维更趋于理性,有时候在上课前突出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所学文本的经典性,往往能够立刻激发其学习热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够成功地营造一种充满感染力与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成功创建较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期盼,这种主动尝试的心态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让课堂充满活力,焕发光彩,最终赢得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所以课堂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在重视教学方法的同时,也需要同等的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从而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气的课堂,用愉悦宽松的氛围和融洽的交流环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身心舒畅的前提下学习语文知识。可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得不为语文课堂上的单调、压抑、枯燥、繁琐而感到失望,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教师"一言堂"的传授方式,不仅极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没有让语文教学收到应有的成绩。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  相似文献   

15.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真正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成为高明的"设计师",用灵动的方式去展现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充满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的知识呢?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成性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过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育理念、过硬的专业素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机智。对话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过程,考验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驾驭力,需要教师灵活把握一个度,力求高效。教师应有效地和学生对话,让学生享受课堂对话的乐趣,必须在他们的兴趣、关注面和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找到契合点,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实际,让体验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史,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情趣,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享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陈瑜 《学语文》2012,(3):30-31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最值得研究也最难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实践,发现合作活动教学不失为解难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