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备战高考是一件关系到孩子命运的大事,也是高三之家的一项"重点工程"。值此特殊阶段,高三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来促使孩子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呢?我给家长们"布置"六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傅宏 《高中生》2009,(7):67-67
专家提醒家长们,在考试前尤其要注意与子女间合理的沟通方法.专家说,孩子天天在家长身边,家长“少说多参与”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孩子高考复习期间,不要太多地去评判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长做好自己的“家长形象”就足够了,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相似文献   

3.
王虹翔 《家长》2008,(5):14-14
临近高考,因为压力过大,许多考生都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这不仅会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也会使考生的精力大打折扣,影响高考复习。面对失眠的孩子,作为"后勤部长"的家长该怎么办呢?一、让孩子正视失眠孩子失眠,家长要及时给予关注,让孩子不要过分关注失眠,  相似文献   

4.
观点     
《教育》2013,(15):7
乔子芯:孩子高考模拟成绩不佳,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国家注册执业咨询师、心理专家乔子芯指出:孩子经历高考,对他来说本身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家长在孩子的非常时期,应该更多地与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情绪,以确保孩子在备战高考时,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作为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高考。孩子的承受力远远不如家长,所以家长更应该起到"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长》2012,(12):4-4
西祠胡同网站上有一位家长因为儿子月考考了90分,竟然是全班倒数第五,发帖征求网友意见,"要不要打孩子?"虽然绝大多数网友都反对打孩子,却在90分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一些还没上学孩子的家长觉得考90分已经很高,劝这位妈妈不要纠结;而另外一些已经上小学孩子的家长却认为90分是低分,家长应该找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永春 《辅导员》2009,(20):33-34
孩子升入高中就意味着要参加高考,进入高三便到了战略准备阶段。一年的备考,直至高考完毕,孩子的得失成败仍未可知,这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期间潜伏着太多的波澜与悬念。在备考的特殊时期,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交流和沟通,特别需要一个宽松愉悦的备考环境。家长都期望孩子上好大学,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要从容面对、讲究方式,不要指责、抱怨和苛求,以免家长越帮越忙。  相似文献   

7.
要让儿童乐意做家务,家长应掌握好以下六个方面:1.不要在孩子玩耍时提出。孩子正玩得兴高彩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父母不宜要求孩子做家务,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希望别人中途打断自己的活动。2.不要采用吓唬的手段。多数家长常采用威胁或惩罚的手段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以后就别再想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威逼不一定见效,也许有的孩子宁愿不再得到新玩具也要拒绝听命。要知道,多数小孩常常是吃软不吃硬。父母应强调会为孩子的合作而高兴。3.不要采用利诱的方法。倘若家长第一次赏钱给孩子作为做家务的酬劳,以…  相似文献   

8.
第六讲要树立教子新观念一、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不要太高现在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过严,要求孩子门门功课都要考100分。孩子考了95分家长都不满意。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重点中学,能上重点大学,能出国留学,于是在学校老师留的本来不轻的作业负担之上又加上家庭作业,因此不少孩子每天的作业都  相似文献   

9.
罗阳佳  李擎 《上海教育》2011,(14):43-43
违背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而进行的超前学习,只能更早一步地往孩子脑袋里填塞知识,并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论调完全是对家长的误导。暑期未到,各类辅导班的宣传单便如雪片般飞进千家万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天才宝贝集中营""精英宝贝课程"……各种蛊惑人心的广告词无疑给家长们本已焦躁不安的内心火上浇油。如今不少家长甚至把"起跑线"提早到了幼儿园阶段,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1,(5):5-5
这些年有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流行语,成了不少家长和学校的至理名言。为了这个"赢",不少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很多学校也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1.
问答三则     
《考试》2005,(1)
孩子模拟考考砸了问:孩子这两次模拟考不太好,会不会造成心理问题?答:很多家长和老师将模拟考作为衡量孩子学习水平的标准,有些家长甚至将其作为高考填报志愿的标准,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重的原因。考生应该明白模拟考对每个人的压力都是一样,重要的是看谁心理调节能力好,太过重视只会导致过度紧张,效率下降,考试不理想。家长应当要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模拟考的成绩,模拟考试只是为发现学习中的漏洞,毕竟不是真正的高考。  相似文献   

12.
谢庆富 《师道》2014,(7):52-52
又到了欢欣毕业季.如何筹办一场靠谱的谢师宴(升学宴),成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有人开玩笑说。高考考的是学生的脑子.高考过后考的是家长的票子。每年高考过后,社会就进入“后高考模式”,“后高考经济”随之启动,很多学生进入购物狂欢状态。家长在替孩子支付一笔笔账单的同时,还要考虑要不要办“谢师宴”——要办的话怎么个办法.规模多大、酒席价格如何、什么时间办合适等等。  相似文献   

13.
陈伟秀 《文教资料》2013,(1):138-139,142
家长的威信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资望",是无声的命令,是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条件。家长不要等到孩子上小学中学了才想到树立威信,威信应该在学龄前就要有意识地建立。关于家长威信的树立,论述较多的是提高父母修养,在品德、言行方面做好孩子的榜样,但是,如何拉开亲子距离,树立威信,却常常被忽略。要树立幼儿家长威信,家长对待孩子要注意亲密有间、满足有限、自由有界、严而有格,适当拉开亲子距离。  相似文献   

14.
姚月琴 《宁夏教育》2011,(7):153-153
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而如何教育好孩子又是我们每个家长时常感到困惑的难题。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过:"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实行教育,那教育必定有良好的效果。"的确,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好孩子,只是他们有时找不到学习、进步的动力。而作为家长,不要过多的去责备孩子,要给孩子一个进步的理由!这个理由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晋生 《成才之路》2011,(8):99-I0016
时下教育有"三忧",老百姓议论,代表委员研讨,共同探寻着解忧的妙方良策。 "一忧"——拔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于是乎,不问孩子是否愿意,带着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班",把孩子搞得筋疲力尽。  相似文献   

16.
育尔 《现代家教》2000,(6):18-18
高考将近,可以说,每一位考生的家长都在关心着孩子即将参加的考试,关心着他们的前途。但是,如果关心的方法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关心考生。首先,不要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大学?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加压并不见得有好效果。所以,家长应理智地对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时代教育》2010,(9):122-122
"问题孩子"的根源在"问题家长"。要与孩子沟通,首先要读懂孩子,在沟通的同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有鹏 《班主任》2009,(11):58-58
开学第三天,上课期间,九年级某班的六名男生被班主任"请"到办公室,班主任逐一要求他们说出家长的电话号码,之后,班主任又把他们"请"到办公室外,让他们一字排开站在走廊里。然后,班主任逐一给家长打电话,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让孩子在家“反省”,接受家长的“教育”。这六名男生到底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以致受到如此惩罚?仔细一听,原来是班主任“有言在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些由于家长太爱孩子而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家长要对孩子正确的关爱,不要因为家长的爱而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  相似文献   

20.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