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乘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因此,当这故事完完整整地印在语文课本上,走进我们的课堂时,学生们自然会感到分外的亲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鲜明的人物,让孩子们小小的心中对夏夜的星空充满了美好、纯洁的幻想。故事里牛郎与织女的结合具有很浓的传奇色彩。首先是老牛提供…  相似文献   

2.
赵龙 《教育文汇》2006,(3):40-40
课文《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之间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很多同学小时候在夏夜纳凉的小板凳上就听老人们讲起过,他们太熟悉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了:憨厚老实的牛郎,贤惠温柔的织女,神奇的老牛,还有天庭中那无情无义的王母娘娘……是这些生动  相似文献   

3.
百灵鸟是树林里著名的故事大王,这不,它又开始讲它的故事了:“天上有条银河,隔河相望的是牛郎和织女。牛郎和织女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狠心的王母娘娘硬是拆散了他们。”好奇的黄鹂连忙问:“难道他们就一直不能相见了吗?”  相似文献   

4.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衣食无着、倍受欺凌、忠厚老实的农村穷孩子牛郎竟然和“宇宙皇后”王母娘娘攀上了亲——娶了天仙织女作妻子,但终因门不当户不对、惨遭棒打鸳鸯而夫妻分居、在水一方。  相似文献   

5.
《牛郎织女》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后被王母娘娘发现后,把织女拉回天上,一个幸福家庭终被拆散的故事。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片断。案例师:王母娘娘“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织女该罚吗?请你  相似文献   

6.
记起七夕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的织女下凡,爱上了勤劳的牛郎。两口子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王母娘娘发现后,追到人间强迫织女返回天庭。结果、王母娘娘挟持织女在前边飞,牛郎担着箩筐,箩筐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是脍炙人口的一个。它和“孟姜女”,“白蛇传”等故事一样,千百年来流传很广,并为劳动人民所喜爱。 课文《牛郎织文》就是根据民间的有关传说编写的。故事中朴实勤劳的牛郎,渴望自由的织女,会说话的善良老牛,蛮横残忍的王母娘娘,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牛郎织女在地上的生活是那样美好幸福,在天上的鹊桥相会又是那样真挚感人;我们为王母娘娘破坏了他们的美满生活而气愤;又为他们的坚贞爱情终于取得胜利而欢欣。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旧社会黑暗生活中的美好愿望。我们从牛郎织女同王母娘娘的斗争中看到了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艳 《大学时代》2003,(2):9-10
2.14,Valentino。当我们沉浸在《TITANIC》的“Youjump,Ijumptoo”,cry得满脸泪痕,用去纸巾无数时。回过头来,却望见了“七夕”———中国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七夕”的来历)孤儿牛郎,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美丽的仙女们私自下凡到银河沐浴、嬉戏。在牛郎的恳求下,剩下的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下界抓回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牛皮,担起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天空出现另一条银河,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于是,牛郎织女隔…  相似文献   

9.
一、回忆学法,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故事我们读了不少,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读懂一个故事的?(板书:理顺序、知大意、品人物、明价值)今天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法读懂故事. 2.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顺序,谁来说一说?(人牛情深、相知相爱、美满生活、隔河相望、鹊桥相会) 3.谁能根据故事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现在,我们已理清了顺序,知道了故事大意.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你的慧眼去品评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人物值得我们品评?(板书: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老牛)  相似文献   

10.
转眼又到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已经是2005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样……银河的一边,牛郎披着牛皮,带着他的儿女们飞奔而来。银河的另一边,织女也加快了脚步。他俩终于碰面了。“牛郎哥!孩子们!”织女激动地大声喊。“织女妹!”“妈妈!”牛郎和孩子们也兴奋地叫起来。又是整整一年没见面,牛郎和织女互相倾诉着思念之情。说着说着,织女伤心起来:“牛郎哥,王母娘娘太狠心了,她无情地拆散了我们,只允许我们一年见一次……”说到这里,织女不由得哭起来。“织女妹,你别哭,明天我就去求玉皇大帝,让他老人家成全我们。”…  相似文献   

11.
袁小芳 《考试周刊》2012,(70):52-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学情分析:《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动人,学生很容易被课文内容所吸引。但是学生对人物所代表的精神不能一下子领悟。还需要点拨:如牛郎和织女在婚后男耕女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说明美好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再如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他们,因为牛郎与织女私自结婚不合乎封建礼教而硬生生被拆散,也体现了封建专制者六亲不认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2.
“牛郎织女”故事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具有强烈的“异文性”特征。音乐剧《鹊桥》剧本创作根植于“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经过广阅异文版本与深研叙事演进,以吸纳继承和创意改编的路径对“牛郎织女”故事进行“对内抒情”“对外叙事”的音乐剧唱词创作、人物角色高度“拟人化”塑造、戏剧“愁苦因子”铺撒、戏剧“临界绝境”设置以及“戏剧裁决”之“绝境突破”技法运用,实现了对戏剧人物角色的深度刻画与叙事情节的层级推进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在当代语境下的新述与再释。  相似文献   

13.
天衣无缝     
<正>1.传说从前有个人叫郭翰,有一天晚上在室外乘凉,夏夜暑气未消,一时不能入睡。郭翰朝天仰卧,望着一轮明月,若有所思。2.他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现在在哪里呢?他又想起牛郎、织女,那天上的彩云大概就是织女的杰作吧!织女和嫦娥大不一样,她日夜辛勤,织成满天锦绣,更值得赞美。  相似文献   

14.
《好同学》2003,(5)
话说这公元二○○二年,又是一个七月七日的到来,亲爱的牛郎帅哥和织女靓妹在王母娘娘的安排下再一次相见。  相似文献   

15.
《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牛郎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过着自由,欢乐,幸福的生活,可是王母娘娘却不顾牛郎织女的反抗,无情地把织女抓回了天宫,最后由牛郎和织女的抗争,才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最后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一说,王母娘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的观点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1.反对王母娘娘的,例如,王母娘娘非常霸道,对自己的女儿都那样狠毒;王母娘娘十分专横,没有同情心,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生活;王母娘娘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等。2.赞成王母娘娘的,例如,王母娘娘大公无私,秉公执法,  相似文献   

17.
每当仰望天上的银河,总会想起牛郎织女,想起小时候。那是看电影《天河配》时,当织女被迫返回天庭,当牛郎挑着两个孩子在后边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时.王母娘娘大怒.突然拔下金簪在牛郎面前一划.就这么一划.也就立刻出现了一条恶浪滚滚的天河.活活地挡住了牛郎的去路.而牛郎也就赶紧放下挑子.端起水瓢.极愤然地一瓢一瓢地舀着天河.恨不得把那涛涛的天河水一下子舀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牛郎织女》,教学中的一个片断让我记忆犹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断】师:说说你对王母娘娘的评价。生:心狠。生:厌恶。生:心狠手辣。师:有不同观点吗?生:有原则,但无人情味。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段话:出示: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师:现在,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王母娘娘?生:有点人情味。生:刀子嘴,豆腐心。师:再联系到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王母娘娘要等到牛郎不在家的时候将织女带走?  相似文献   

19.
传说中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才能在鹊桥渡河相会,那一天总会下雨。就这样,夏夜上演着一出聚散分离的动人故事,永不落幕……终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太阳渐渐远去,天色也黯淡下来。不知何时,空中开始飘起蒙蒙细雨,天  相似文献   

20.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最有名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过牛郎织女星故事的记载,可见这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后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南朝梁肖统收汉氏无名氏诗作合为一组,并题名为《古诗十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