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詹显良)记者从2004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高校招生将进生一系列改革。同一考生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今年对招生加分政策作了规定: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今年共有4类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享受加分提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  相似文献   

2.
热点资讯     
教育部:省级优秀生等五类考生高考可以加分教育部日前发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省级优秀学生等五类考生今年高考具有加分资格和优惠录取条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招将全面、深入地推进“阳光工程”,将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严格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  相似文献   

3.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4-74
教育部公布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教育部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规定,投档时,按其最高的一项分值加分…  相似文献   

4.
《吉林教育》2007,(5):11-11
我省今年高考考生将突破20万人。为了给更多考生提供求学机会,我省普通高校今年招生政策在考生报名、照顾加分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滕朝阳 《教育》2008,(5):21-21
随着高考临近,人们对高考加分的消息似乎格外敏感。最近,湖南宣布取消以往高考录取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教职工子女可适当降分”这一不成文规定,引发社会热议。而所谓“适当降分”,其实就是变相的加分。在此之前,浙江省宣布今年起取消“省级优秀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取消类似加分政策的还有江苏、江西等地。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指出,与往年一样,今年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今年共有4类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享受加分提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这些学生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  相似文献   

7.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5):19-19
2004年高考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加分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同一位考生增加的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教育部还规定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  相似文献   

8.
涂皓 《教育》2013,(7):24-25
2014年起,高考加分项目将全面“瘦身”,许多加分项目将不再具有加分资格。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鼓励性加分,是指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由此获得一些加分的机会;照顾性加分,是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加分。  相似文献   

9.
高考为国考,“加分门”乃国耻。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考生公示名单,4000多名学生,只有报名序号、学生姓名,而无学校名称,无具体比赛项目,因此引来不少考生及家长向媒体投诉,公众非常关注的741名参加“三模三电”测试考生的信息跑到哪里去了?一位考生说,班上有5名“连航模都不会装的选手去参加测试获得了加分资格,岂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0.
回放     
云南省十三类考生可获得高考加分本刊消息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云南省有十三类考生可获得高考加分。这十三类考生分别是:1、按有关规定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加20分;获得“省级三好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加10分。2、高级  相似文献   

11.
最近,连续有好几则关于加分政策的消息——2008年起,浙江省高考将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政策,省教育厅不再评选"省级优秀学生";湖南省日前正式宣布取消以往高考录取过程中形成的"高校教职工子女可适当降分"这一不成文规定;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宣布,深圳市"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加分"的规定从2008年开始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12.
高考加分,这是许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问题,但对于高考加分,家长和考生也都存在着疑惑,到底哪些属于加分项目?加多少?各大学对于加分持有的态度一样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今年的高考加分政策!《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对今年高考的招生工作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高考加分,规定从三个方面谈了具体的加分情况。一.加分投档今年有七类毕业生在高招时可加分投档,最高20分。这七类考生请见本刊2007年第5期P13相关内容。特别提示:这七类考生必须是应届毕业生。要提醒考生的是:今年对运动员类认定更加严格,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要在报考当年通过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体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测试并被认定。  相似文献   

13.
叶铁桥 《山东教育》2006,(12):61-61
2006年年初,教育部公布了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十多个条目涉及数十个类别。按照规定,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出的地区高考加分项目不能超出教育部规定的范吲。不过,各地区的招生委员会也有权制定本地区的政策性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仅在本地区认可)。因此,打开各地区的招生考试踟,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加分政策旱现出“大项基本一致,小项五花八门”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明年起,湖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将享受不到在中考、高考中的加分政策。日前,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会议上透露,省级及以下级别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一律不与升学挂钩。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只是荣誉称号。明年将扩大省、市、县各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比例,并恢复评先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固有价值,培植一大批学生中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一直以来,武汉市初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或在毕业年级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市三好学生的初中毕业生中考录…  相似文献   

15.
“享受加分考生名单、录取结果要公示”,是高校招生要实现公开、公平与公正政策的表现之一。从公共政策和理性的视角审视,“加分降线投档”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招生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问题而制定的具体政策,具有公共政策的特质,对教育行动具有导向作用;该政策也是人们充分运用理性的结果,既能体现工具理性,也虑及价值平衡问题,给价值理性留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6.
多棱视点     
《中国高校招生》2012,(6):18-18
要闻甘肃:高考招生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体检放宽甘肃省今年将进一步放宽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的录取要求,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等无法完成学业的考生,高等院校可以不予录取外,对患有其他疾病的考生,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录取时一般不受限制。广西:2012年高考加分政策有所调整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取消了自治区优秀学生称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前夕,全国31个省(市、区)相继出台高考新政。从媒体报道看,加分项目的调整与变化分外吸引眼球。高考加分政策事关考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本期新闻视点,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备受关注的教育民生话题。现象: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缩水"高考加分政策是指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王淦生 《师道》2010,(5):15-15
邻家小孩参加了今年的“五校联考”自主招生,考的成绩还不错,先后取得了清华大学的10分加分和上海交大一本线录取且满足第一志愿的优惠。考不好难受,这考好了也会犯难:因为按国家现行的自主招生政策,考生只能与一所大学签订自主招生优惠协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3,(19):22
政策透视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0年开始,已调整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取消艺术和体育比赛获奖的应届考生享受加5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应届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5项照顾政策,对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以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为重点,以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等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不同教育阶段考试招生问题,浙江省有针对性提出多项举措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首先,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从2007年开始,对省内院校一律不留机动指标,对省外院校招生计划一律从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流转。修改大学生转学有关规定,提高转学门槛,转学人数从2006年354人降到2012年152人。全面取消与高考加分相挂钩的省级优秀学生评选。对高考体育加分实行限项目、降分值、减赛事,加分人数从2009年1030人降到2012年255人。其次,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建立捐赠资金审核鉴证制度,重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目前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9个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零择校”,其余11个学校的择校生比例降到5%以下。再次,规范高中招生。实行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制度,分配比例从2007年30%逐年提高到50%左右。实行中考加分省级备案制度,限制基层的中考加分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