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量子隐形传输及电场中q-形变谐振子纠缠态的制备,并用q-形变谐振子的一个纠缠态来理论上实现量子隐形传输。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物理学家凭借143公里的成绩打破量子远距传输的最远距离纪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日报道,维也纳大学和奥地利科学院的物理学家凭借143公里的成绩打破量子远距传输的最远距离纪录。这项成就是在朝着基于卫星的量子通讯道路上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54-554
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它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需要传输的量子态如同科幻小说中描绘的“超时空穿越”:在一个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神秘地瞬间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很多人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人们利用网络传输文件,阅读新闻,在网上聊天甚至打麻将.互联网的出现,仿佛让人们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也许不等我们对这个新世界进一步了解,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又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就是量子网络.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10,(6):8-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期报道,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首次为由量子比特和量子传输总线组成的超导电路研发出了一个“光电开关”,能够很好地协调量子比特和总线的“沟通”工作。该新技术有望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也有望加速实用型量子计算机研发工作的进展。相关研究将发表在新一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相似文献   

6.
这个实验的成功表明科学家在研制量子电脑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10,(8):58-58
存取由光脉冲传输的量子信息的能力对于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必不可少。以前报道的量子记忆体(以原子蒸气为存储媒介)的唤回效率不到17%。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低噪音固态量子记忆体.在其中,信息存储在一个“原硅酸钇”晶体中的镨离子的光跃迁中.唤回效率高达69%。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5):464-464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潘建伟及苑震生、陈宁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该实验成果完美地实现了长程量子通信中亟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11,(5):55-55
科学界一直认为,量子通信具有远远超过传统光纤网络的优势,但由于量子的不稳定性,所以目前还无法做到使其在网络中长时间传输。然而,加拿大和德国科学家不久前在超低温环境下成功制造出了一种量子记忆体,这对于量子的稳定传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量子阱超晶格的基本物理,量子阱光电子器件对光通信发展的贡献和量子光电子器件对发展计算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指出:半导体量子光电子学的内涵既包含了崭新一代光电子器件的诞生,同时也拓展了以信息的传输、运算和处理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半导体量子光电子学将与微电子技术并举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量子网络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避免光纤双折射效应引起的光子偏振态的随机改变而产生的噪声影响,改进了量子密钥分配方案,新的方案可生成双光子纠缠态密钥,并可在验证过程中进行概率检验,从而控制信息传输,新方案可抵抗光纤传输中集体偏振噪声和偏振损失的影响,在同样抗噪特性下通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最后分析了新方案的信道、解码器的实现方法,说明了改进后方案于现有技术条件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光可以被"停"下来的技术和新材料的发现,人类完全可能发明"光子摄像机",只要一打开开关,人便立即处于一个新的虚拟场景中,同时量子纠缠机的发现,可以使远在天边的两个人瞬间感受到对方的接触。那么两个人上网时,光子摄像机会把对方的场景信息传递给另一方,并释放出来,在通过量子"纠缠技术",把一方面粒子安装在甲身上,另一方面粒子传输到乙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  相似文献   

14.
量子信息的本质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量子信息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对量子信息的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对量子信息的涵义还存在争论。我们认为,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既有联系,更有本质的区别。量子信息以量子相干性和量子纠缠作为其基础。量子信息是指在量子相干长度之内所展示的事物运动的量子状态与关联方式,它是微观物质的属性。量子信息不是量子实在,而是作为量子实在的状态、关联、变化、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量子密钥管理是量子密码学的应用之一.量子密钥具有可抵御任何破译技术的高度安全性的特点,因此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量子密钥管理包括量子密钥生成和密钥安全性检测两个方面.量子密钥产品已经上市,但由于自身特点,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尚有距离,本文将就量子密钥生成过程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量子计算研究是近年来量子力学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文章从探讨量子计算概念的提出入手,讨论了经典可逆计算的量子表征模式,接着分析了量子计算语形结构的特点,对比了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并行性的异同,考虑了测量中的塌缩对量子算法设计的影响,最后以前述的研究为基础讨论了量子计算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的量子信息专利文献为数据源,基于专利计量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地域、专利申请人等多个层次进行专利数据分析,及时追踪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态势,重点分析了发达国家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挖掘典型机构和高价值专利。研究发现:量子信息技术正处于发展上升周期,美国是量子计算的强国,中国在量子通信稍占优势,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是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量子信息顶层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量子信息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星地量子密钥通信空间环境复杂、国内暂不具备实物实验条件的现状,提出一种用于量子密钥通信的计算机仿真平台设计.该平台具有仿真星地量子密钥通信中APT及单光子传输捕获过程的能力和自适应光学对传输畸变波前的修正能力.使用此平台,得到了星地量子密钥通信跟瞄精度、自适应光学对畸变波前的修正及单光子捕获概率、误码率的合理仿真结果,证明此仿真平台对实际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经典比特和量子比特的异同点之后,阐述了量子逻辑门的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量子逻辑门:基本量子逻辑门,量子异或门,量子与门。最后又给出了更复杂的量子逻辑门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各种不同形式研究的交叉,涉及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数学、物理学的多个分支,如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桂鲁从1998年开始进行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是一个潜在的高新技术研究,如果量子计算机一旦真正运用,那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的探路者,多年来,龙桂鲁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他领导团队提出首个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开辟和引导了该研究方向;提出首个多方高维密集编码模型,发展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理论;提出了分步传输和块传输方法;建立了量子搜索相位匹配理论,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