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桎梏、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等方面原因,作文,却一直是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文本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教学教研实践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思路,以生活为基,丰富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口语表达和交流为途径,让作文过程服务于学生生活和成长。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使作文与"做人"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探索出更具操作性的作文教学策略,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升作文教学的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怎么办呢?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二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三应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四要重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多让学生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尤其是在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挖掘写作源头,激发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往往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头疼的问题。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这种种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想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对作文教学来说恐怕是行不通的。那么作文教学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生活。此外,还要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把自己读来的"经验"咀嚼消化。再经过一个"改错"的过程,也许你会发现作文就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7.
学生怕写作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激发。社会生活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此,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唤醒生活经历,激发直接体验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认知与情感体验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体验在作文中起动力作用,承担着作文的定向、维持和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而作文特别难教,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怕写作文又是学生的"通病"。由于生活阅历少、知识面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细致观察的耐性及深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将作文教学渗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借鉴。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精彩感悟;捕捉时机,尝试激情写作。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用真情表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正快乐的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写作追求。那么,什么是快乐作文呢?快乐作文很早就有,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追求作文课堂的快乐气氛;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我认为,"快乐作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要我写"到"我要写"的理念转变。快乐作文就是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会写作文,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能够在与他人分享作文中感动快乐。实施快乐作文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由怕写作文逐步变为乐于写作文,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与做人     
曹金霞 《小学生》2012,(10):15-15
<正>作文教学必须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叶圣陶先生说:"文当然是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做人,乃是人生的首要一课。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一手抓作文能力的培养,一手抓道德的熏陶,教育学生"作文与做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的做法是:一、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作文的大量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认识生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67):58-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目标不明、方法不当的问题。结果造成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勇于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作者认为从训练目标的制定,训练方式的创新,到习作的反馈评讲,每个环节都应讲究"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学生对写作却缺乏热情,主要表现为:怕、厌、凑,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写作题材,导致写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其实,作文题材问题不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拦路虎"。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受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吕惠英 《考试周刊》2014,(19):43-43
<正>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真的那么可怕吗?如何改变学生作文现状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看法。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现象,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寻求写作的契机的能力.本文试从“以回归生活,走进生活,爱上生活”三个方面就作文教学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用生活这股活水从而使作文更高效的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提起作文,学生就焦虑,教师也苦闷。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情感。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仍然提不起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写出来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做"无病呻吟"之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也是一样,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的作文"柳暗花明",把学生学习作文训练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感染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将生活融入作文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秀敏 《学周刊C版》2015,(4):166-167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怕写不好甚至写不出作文。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作文,快快乐乐写作文呢?这已成为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过:"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作文来说,"趣浓"  相似文献   

19.
有同行戏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尽管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但是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作文教学这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怎样才能让学生喜爱作文并且让其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呢?二十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六条作文教学的路子。第一、对症下药,积极引导。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出题目,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为新课标下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自己要表的情,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由过去的怕写作文或要我写的现象转变为"从生活到作文"、"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局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作文以生活的本源,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