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达鹏 《集邮博览》2014,(11):26-26
正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机关刊《快报》最近刊登国际资深邮展评审员美国人皮克·麦克卡恩先生撰写的"现代集邮类展品指南",现摘编译出。近期在国际集邮联举办的高水平邮展中,屡屡出现将现代集邮类与试验类邮集展示的原始素材及对象雷同。集邮者纷纷展出现代集邮类展品,也使得一些邮政管理机构极力论证集邮者收集和研究近20年来,即1991年至今发行的各种邮品。国际集邮联执委会现已决定,现代集邮类邮集在国际集邮联举办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进中国集邮者对外国邮票的了解,推动中国集邮与世界集邮接轨,加强中国集邮者与各国人民和集邮者之间的友谊,扩大中国集邮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的编辑水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与《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委会共同主办每年一度的“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集邮活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国家组织、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中,集邮者最熟悉的当属FIP。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图1)是一个由各国和地区集邮联合会组成的国际性集邮组织,1926年6月18日成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初集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邮票的集邮者来说,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邮票的有害发行问题,一个是怎样识别为历届杯赛发行的邮票。先说说有害发行问题。邮票是集邮者收集的主要对象,毫无疑问,但並不是说所有的邮票都具有收集的价值或同等收集价值。被一些国际集邮组织,如国际集邮联合会、美洲集邮联合会宣布为属于有害发行的邮票,就没有很大的集邮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的普及和集邮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各地集邮者中关心邮学、注重邮识,对创作、收集、整理和研究集邮文献感兴趣者不断增多。以集邮图书和集邮报刊为主的集邮文献层出不穷并跻身国内、国际大型邮展,其中许多获奖的文献质量也逐年提高,说明了我国集邮文献(图书)的出版工作正进入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就目前而言,编刊办报、撰写学术论文、出版个人文集、筹办集邮文献展览、开办个人集邮文献收藏馆(室)、组织书评和文献研究等已成为众多集邮者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集邮界,有哪些协会生存不靠天,不靠地,而靠集邮者呢?集邮协会是靠集邮者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会费越多,集邮协会的"饭"才吃得滋润。集邮公司也是靠集邮者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买的邮品越多,集邮公司的"饭"才吃得顺口。集邮媒体同样是靠集邮生存的,集邮者人数越多,买报刊的越多,集邮媒体的"饭"才吃得踏实。与集邮者生存有关的还有,世界各国的邮票管理者、设计者、印刷者、发行者……如果将来的某一天,集邮者不买邮票了,这些靠集邮者吃饭的人又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7.
集邮一向为许多人的文化生活所必需。集邮者大都需要从一定品类的集邮藏品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寻求乐趣。还有许多集邮者对集邮的鉴赏与研究有更高的需求,甚至为作学问、搞创作收集专业报刊、积累文献资料,开阔视野,旁征博引。如今,对集邮文献资料情有独钟的集邮者已不仅限于集邮家和创作者,无形中使供人参阅的集邮文献演变成了一种集邮新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集邮与国际集邮的接轨,以及人们对FIP邮展规则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理解,集邮者认识到说明文字在邮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但是邮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邮品进行研究拓展的重要媒介,是集邮者知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夹在邮刊中作为赠送的明信片、纪念张和纪念封, 深受集邮者的青睐。上世纪《北京集邮》在邮刊中以内页的形式印制了“贺年封”。当“丙寅年贺年封出现在集邮者面前时,让你深切地感到这是一种可贵的创新之举”,如今观赏这组“贺年封”,别有一番集邮快乐的新意。  相似文献   

10.
大家议论     
《上海集邮》2000,(5):18-18
真羡慕上海集邮者 从报刊上获悉,上海的集邮者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上海集邮节,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对此,我是好生羡慕,同时又像全国的许多集邮者一样,呼吁设立全国性集邮节活动的想法再次油然而生。我们的这一想法有实现的日子吗?  相似文献   

11.
汪代保 《集邮博览》2010,(11):14-14
目前,我国老年集邮者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在什么地方举办集邮活动,都离不开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年集邮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集邮者已成为我国当前集邮活动的主力军,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宋兴民 《上海集邮》2000,(12):22-22
“让邮票在集邮者手中升值”这一提法,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的。这就是:全国不少集邮者、邮票爱好者纷纷反映买票难,呼声很高,而在集邮业务经营部门的一些同志,确有惜售思想,各地库存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3.
《西部集邮者》连续两年发表我的“集邮故事”特写。这些集邮故事并不新奇,也没有介绍什么集邮知识,每篇都是根据沾有集邮内容的老故事改写的。我们家族爱好舞文弄墨已达三代之久,这种热爱一直在我的血管中沸腾。我的断断续续的记者职业经历了一次复活。几年以后,我买了一个集邮者收藏的邮刊,我发现其中有个剪贴本,是《西部集邮者》上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集邮之所以受到集邮者的青睐,是因为现代集邮不仅在展品的规模和素材的选用等方面比传统集邮更为灵活、宽松,集邮爱好者有实力组集参加,而且在拓展邮集主题、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现代集邮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吸引普通集邮者参与。现代集邮对素材和编组方面的要求,大大降低了进入邮展殿堂的门槛,使集邮者组集参展的愿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发出集联[2003]4号和5号文件,就征集集邮学术论文工作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各行业集邮协会。中国2003年第16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将于2003年9月在四川绵阳举办。为加强亚洲、大洋洲各国和地区的集邮学术交流,增强集邮组织和集邮者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集邮研究水平的提高,全国集邮联将在邮展期间举办中国2003年国际集邮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陈谷 《集邮博览》2008,(1):26-28
对于邮集、展品和邮展,集邮者并不陌生,它们被称为集邮活动的塔尖。作为集邮者,有关"塔尖"里的事,相信您会感兴趣。包括做邮集的人、邮品的来源以及展品的评审和归宿问题,本文会做一番介绍。现在,让我们沏上一杯茶,在阵阵茗香中细嚼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何谓集邮文献?《中国集邮大词典》诠释为:“有关邮品和集邮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具体说,就包括了所有的集邮图书目录、集邮报纸杂志、集邮文字资料以及各类有关集邮的声像制品。每个集邮者都离不开集邮文献,集邮者要收集邮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为了增进中国集邮者对外国邮票的了解,加强中国集邮者与各国人民和集邮者之间的友谊,扩大中国集邮的国际影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委会共同主办“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9.
《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事物》(专题资料)自1984年首次在《鼓楼邮刊》发表、并在1984-1985年《集邮》杂志上连载,至今已19个年头了。十几年来,这一专题已成为我国集邮者喜爱收集的热门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频繁地出现在各国邮票上。为了使集邮者对新世纪以来外国发行的此类邮票有所了解,应《集邮博览》杂志之邀,笔者将2001年  相似文献   

20.
谁在做邮集     
一个集邮者在步入集邮群体后,经过对集邮品的收集、整理,会越来越不满足这种只在集邮册之间的翻阅过程。他们也希望在集邮展览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能够获得奖牌,以证明自己的集邮价值。组集参展固然是集邮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将个人集邮收藏品拿出来与众人共享的举动。然而,集邮者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