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竹文化",收集有关"中国竹文化"的活动资料过程中,我们发现哈尼族的一种特色艺术表现形式——竹筒节奏(即,配合音乐节奏用竹筒敲击地面).在前一段时间的打击乐活动中,我班幼儿对不同材料敲击所表现出的不同音质很感兴趣.竹筒是幼儿没有接触过的、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在少数民族(如哈尼族)的艺术活动中常常作为一种打击乐器使用.如果将竹筒作为一种打击乐器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相信会增强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由于宝宝年龄小,需父母一同参与活动,他们参加亲子活动的时间不齐,因此,我们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活动场地,给他们留有较长的时间段让他们自由活动。活动内容有很多,如嬉水池(内有海洋球、泡沫、小桶、勺子、可乐瓶、泥鳅、竹筒等)、淘气堡、沙坑(内有小旗、塑料袋、玩沙工具、小树枝等)、大型玩具、轮胎、平衡木、踩脚印、呼啦圈、自制玩具等。教师在一旁适当指导,发展宝宝走、跑、跳、平衡、滚、爬、钻等综合能力。活动后,引导宝宝一起整理玩具。  相似文献   

3.
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减少收集材料的困难,我们农村幼儿园拓展思路,充分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同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中使用。利用材料的特性,在各活动区中使用同种材料。如,收集各种大小、长短不同的毛竹段,使之一物多用:数学区中有毛竹数数器、毛竹游戏棒;表演区中有竹筒打击乐、抬花轿;益智区中有竹筒套圈、竹棒拼搭;科学区中有竹筒电话、竹船;体育区中有竹鞋、高跷;美术区中有竹筒绘画,竹筒插花艺术,等等。●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中使用。我们以幼儿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4.
拉力器     
材料:旧电话线、纸筒、竹筒 制作:1、锯15厘米竹筒每段做手柄,分别将竹筒凿两个孔。 2、将两段电话线分别插入竹筒,纸筒的两端即可。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竹制品"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相关的竹产品,并萌生了设计制作竹玩具的想法。我们先将竹子按照不同玩具的制作需要分段截断剖开成圆竹筒或小竹片,然后用砂纸打磨竹筒或竹片,使其光滑,不刺手,确保幼儿游戏安全,  相似文献   

6.
竹子真好玩     
材料:收集大小不同的竹子、竹梯。制作:将收集回来的竹子,拿到加工厂按需裁锯、刨磨,如做成竹鞋、竹筒、竹桥、竹扁担、竹凳子等。用途:1.提供各种竹制品(如上述作体育玩具,让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2.提供竹筒及一些手工材料,如皱纸、彩色纸、碎布、浆糊等,让幼儿装饰竹筒,进行美工活动,装饰环境。3.在竹筒中间穿孔,插上棍子,作打击乐器双响筒。4.将两块竹片用橡皮筋对背穿起,作打击乐器快板。竹子真好玩@曾焕娣$广州白云区钟落潭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装沙     
《阅读与鉴赏》2002,(1):48-48
一位高僧带着两个小沙弥来到海边沙滩。高僧拿出一个竹筒言道:“来,你们谁把这个竹筒装满?”一个小沙弥很快找到了一些石子儿把竹筒装得满满的。高僧道:“还能装。”于是那个小沙弥抓了把沙子,顺着竹筒内的石缝又把竹筒填满。高僧又道:“还能装。”小沙弥又回到海边捧了些水,装入竹筒内。这回竹筒内装满了石子、沙子和水。高僧问:“你们还能往里装吗?”两个小沙弥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8.
王慧 《今日中学生》2006,(26):22-23
你知道空气是可压缩的吗?压缩空气为什么能对物体做功呢?做做“压缩空气射发‘纸弹’”实验,就可知道其中缘由。准备实验材料:荆竹筒一段(口径约6mm,长约16cm)(或用相同尺寸的硬塑料管或金属管);圆竹(木)筷作施压棍,长度比竹筒稍长,一端加竹制帽盖(或用牙膏管盖代替);纸团用水润湿,便于塞紧竹筒口(作纸弹)。实验操作:如图1,在竹筒两端用润湿纸团塞紧,使其严密不漏气。1.如图2,左手平执竹筒,右手执施压棍,顶着竹筒后端纸团,慢速推进到竹筒前端,这时前端纸团是否射飞?记录在下页表中。2.再按上述操作重新在竹筒两端塞紧润湿纸团,左手执竹筒成2…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学校附近,每到放学时间,就会出现一位卖竹筒粽子的老人,骑一辆三轮自行车,车把上绑着一个小高音喇叭。翻来覆去放着:竹筒粽子一竹筒粽子一那声音悠长绵软,仿佛把人带进了南方茂密的竹林……随着由远而近的叫卖声,许多小学生都蜂拥而至,争相买一管竹筒粽子尝尝。  相似文献   

10.
乙炔爆鸣仪     
仪器制作: 截取2支竹筒,ф1~2cm,长竹筒稍高塑料筒(ф6~8cm,长15cm左右),短竹筒约是长竹筒的1/2。在短竹筒的1/2处开一小孔并用玻璃管(或其它导管)与长竹筒相连。 装置:如图。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取黄豆大小的一块电石放入A中,在B中倒入2ml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半药匙过氧化钠(几滴水)。密闭胶塞后放入塑料筒内,倒入洗衣粉水溶液,这时可看到在液面上有气泡产生,若用火柴点燃,则响声震耳欲聋。  相似文献   

11.
竹筒测力计制作方法简单,取材容易。 材料:直径约为2厘米长15厘米带有竹节的竹筒一根,橡皮筋一至两根,铁丝一段。 制作方法: 1.用小刀在竹筒的中间切成一个长10厘米的小槽,槽的两边用小刀削平。  相似文献   

12.
一、拔火罐 传统中医在治疗已化脓或有淤血块的伤口时,常将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竹筒先用火烤热,再迅速将热竹筒罩住患处,待竹筒冷却后,淤血或脓块便被"吸"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长竹筒,短竹筒,中间锯个小缝孔。 今一分,明一角,节俭零钱放其中。 献灾区,送贫民,小小钱筒也立功。  相似文献   

14.
竹筒娃娃材料与工具:竹筒,用绉纸编的绳子,各种有色纸,剪刀,固体胶。制作方法:1在竹筒上涂固体胶,然后按自己的意愿绕绳,可以做成娃娃的衣服、辫子、帽子等。2用铅笔在各种有色纸上画出眼、嘴、鼻、头发、扣子、蝴蝶结、领带等并剪下。3将剪下的东西装饰在竹筒上。玩法:1可以在竹筒娃娃里放上各种笔,作笔筒用。2把竹筒娃娃当作花瓶,插入鲜花,放在自然角。数字席片材料与工具:废旧麻将席片,记号笔,水粉颜料。制作方法:部分席片空白,部分席片涂上水粉颜料,部分席片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及“+”“-”“=”等符号。玩法:1用空白席片拼搭数字,感知10…  相似文献   

15.
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这给学生掌握分子的概念带来很大的困难。下面的一个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体验”分子的存在,从而能帮助学生掌握分子的概念。一、实验介绍: 1、仪器、药品一只一端有横壁的小竹筒、集气瓶一只,启普发生器、锌粒、稀硫酸等。 2、实验步骤: ①证明氢气与空气的混和物点燃爆鸣,不含有氢气的集气瓶里的空气点燃不爆鸣。②把一内口径较竹筒大的集气瓶罩在竹筒上(竹筒的口朝下),向竹筒内通氢气,3-5分钟后,移去竹筒,点燃集气瓶里的气体,即发出尖锐  相似文献   

16.
我要试蚂蚁的认路本领,就做了一个试验:我捉来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门前的烂泥地上,用一个大圆竹筒罩住它,只让它看见天空,这只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准方向;后来我们又用一块黑布盖在竹筒上,过了一会揭开竹筒蚂蚁就慌乱  相似文献   

17.
春天,春天     
立春,几个孩子在田野里试春。他们兴致勃勃地把一根竹筒埋进地里,在露出地面的筒口上放上一根鸡毛,然后静静地等待着立春的到来。那粉嫩的小脸激动得涨红,屏声、静气,仿佛一声咳嗽都能把春天吓跑。忽然,一个孩子用手指了指竹筒口上的那根鸡毛,我看见那根鸡毛先是在竹筒口上轻盈地舞蹈,最后竟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硬分币容易丢失,放在皮夹里滑来滑去也麻烦。我锯了一节毛竹筒,专门用来“抛角子”。没几天,我发现竹筒里的硬分币少了好多枚。七岁孩子不经父母同意就“偷”钱,这还了得?于是,我把小英喊到身边: “你今天做了什么坏事?”“没有!”“还说没有,竹筒里的钱谁拿的?”“爸爸!”  相似文献   

19.
竹筒茶是傣族、拉祜族、景颇族饮用普洱茶的一种方式,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性。竹筒茶饮用方法独特,蕴涵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色香味,其保健功效介于绿茶和熟普之间。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阅读了贵刊八三年第八期(中学版),我对该期《“分子”教学中的一个补充实验》一文质疑,特来信商讨。该文中说:“原来不含有氢气的集气瓶,罩在通有氢气的竹筒上后,变成含有氢气的空气(点燃爆鸣),说明氢气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能透过竹筒壁),这种微粒就是氢分子。”我认为其结论:氢气能透过竹筒壁不一定正确。实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