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台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于2005年4月22~2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郑振耀教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吕达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系主任黄显华教授,台北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周淑卿教授与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也邀请了澳门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6—27日,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及课程与教学系、香港教育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学、吴凤技术学院、淡江大学联合主办,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协办,同时得到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26—28日,以“课程实施”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及课程与教学系、香港教育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学、吴凤技术学院、淡江大学联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交流课程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研究的沟通和交流,探求课程发展规律,“内地、台湾、香港义务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6月15日~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台北师范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教科所、北京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西南师大、华南师大、首都师大、北京市教科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台北师范学院、花莲师范学院、香港中文…  相似文献   

5.
正第十六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8月21—23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届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传播科技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东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台北教育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近30所大学和教育研究机构的60余名课程理论专家学者参会。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末,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及课程与教学系、香港教育研究所、台北教育大学、吴凤技术学院、淡江大学联合主办,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协办。来自海峡两岸的34位课程专家、300余名教育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以“课程实施”为主题,围绕“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地方、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三个专题进行研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99课程理论研讨班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3日至8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和深圳大学师范学院5家单位联合主办,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黄显华教授统筹并主讲,“’99课程理论研讨班”在深圳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中央教科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深圳教科所、沈阳教育学院等10余位从事课程理论研究的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班。本次研讨班的目的在于提供…  相似文献   

8.
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两岸三地“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课程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校长、教师百余人到会。大家围绕学校课程改革中校本课课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伯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子健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嘉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杨小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等课程专家和台北师范学…  相似文献   

9.
10月30~31日,第十一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围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大会研讨和分组讨论。大会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靳玉乐教授主持,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吕达、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香港中文大学黄显华和台北教育大学欧用生等教授分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课程改革蓬勃发展,课程研究硕果累累。为交流课程理论研究成果,促进了解,共同探讨课程领域中具有前瞻性、时代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内地、台湾、香港义务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学术会议于2000年6月15日~19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台北师范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0多人,其中内地代表20多人,台湾代表5人,香港代表7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韩绍祥到会看望了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  相似文献   

11.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与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  相似文献   

12.
继2002年6月第一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在香港举行后,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和香港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于2003年12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督导办主任郭振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中国教育学会专职副秘书长连秀云,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达博士,北师大儿童心理发展所原所长林崇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教育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文简称国家基地)的部署的要求而成立的专门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机构,成立至今虽只有一年半,在所长钟启泉教授的领导下,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围绕其质量方针“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参与教育实践,共享智识”,高效运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舒康云,1962年生,女,云南大理人,1984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同年分配到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师专)物理系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2000年8月至2011年7月到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师从阎金铎教授,进行“物理课程与物理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师从钟启泉教授,进行了“学生科学素养研究”。2003年3月至2008年1月兼任楚雄市人大代表;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兼任  相似文献   

15.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主办、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承办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9日至 6月 1日在江苏无锡隆重召开。来自全国 36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约 2 5 0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邀请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台湾教材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欧用生教授与秘书长庄梅枝女士、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主任黄显华教授、江苏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西南师大课程中心副主任靳玉乐教授以及教育部重大课题“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项目组的专家崔允氵郭、吴刚平、…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04,(19):78-79
由“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于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海莹首次专访世界课程促进协会执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本次大会主席钟启泉教授。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于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记者张海莹首次专访“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执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昕长,本次大会主席钟启泉教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下旬,由“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世界课程促进协会执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本次大会主席钟启泉教授按受了《社会科学报》记者张海莹的专访,阐述了自己的认识: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有两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课程发展的机制来说,此次课改不同于以往七次课程改革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于推出多套有前瞻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教材体系,而且要造就一支课程理论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9.
台湾儿童阅读的领跑者、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林文宝教授于2007年2月8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作了“台湾课程改革历程”的专题讲座。林教授回顾了1994年以来台湾课程改革的历程,并就台湾与大陆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改革与升学等进行了对比介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此外,林教授还就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标以及语文教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鲍成中 《生活教育》2014,(13):37-39
正人物简介: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执行委员会亚洲区执行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