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认识与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如何科学地辨析与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有益成果;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民主,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客观要求。这些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是加强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两方面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与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如何科学地辨析与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有益成果;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民主,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客观要求。这些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是加强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两方面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理念才能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然而,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民主教育往往被忽略了,甚至认为不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民主理念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探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旨在强调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影响大学生的三个非主流思潮之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其奋斗目标虚无化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指导思想多元化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其政治多元化及混合经济影响大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大学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董蓓 《大学教育》2019,(3):128-130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之一。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中国能否更好地践行民主、民主践行的程度如何,社会主义民主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坚定地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履行主人翁职责、实现人生价值做准备。  相似文献   

6.
石红 《陕西教育》2009,(1):124-125,106
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民主法治现状,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为根本目标.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明确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正确认识,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确立法律至上观念.  相似文献   

7.
焦凤梅 《高教论坛》2011,(8):13-15,55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知晓度的一种思潮,但大学生对其本质和内涵理解普遍不深。大学生接触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渠道呈现多样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大学生正确辨析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但目前其在社会思潮引导中的功能发挥尚不到位。应根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具体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活动。  相似文献   

8.
深化改革需要大学生高度的政治民主意识。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和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民主意识,西方民主价值观就会浸淫我国大学生。建国后历次社会政治运动以及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与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的政治民主意识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制约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意识的养成,使之无法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高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摒弃功利性的教育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建设适应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意识的大学文化环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全过程具有可行性.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廉洁教育制度化;突出渠道作用,廉洁教育课堂化;创新组织形式,廉洁教育社团化;发挥技术优势,廉洁教育网络化;强化手段创新,廉洁教育实践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取向冲突、教育合力稍显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实施效果.为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公民教育,高校应从目标、内容、方法三方面创新,以此推进大学生公民教育在改进中加强.  相似文献   

11.
刘淼静 《文教资料》2012,(13):121-1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民主观,把握民主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内涵,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法制教育可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 ,提高其政治素质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 ,强化自己的人生责任意识 ;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法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是时代需要,也是时代必要。因此,通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和拓宽大学生道路认同实践途径,以此加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环节,而大学生作为我国将来公民群体中的核心力量,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还存在许多不足,无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分析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阐述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与手段僵化、教育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以及教育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系中,建立专门化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的。在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中进行法律教育,改善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法律教育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教育过程本身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重道德教育,轻法律教育;重义务教育轻权利教育;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轻法律意识的培养等等。因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民主、自由成为大学生们的时髦字眼。方励之等资产阶级自由化头面人物则在这些名词上大做文章,竭力吹捧资产阶级民主,贬低和丑化社会主义民主;煽动年青识浅的大学生上街去争“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民主和自由。到底什么叫民主?社会主义真是没有资本主义那么民主么?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教育过程中存在好大喜功、知识化和政治化的不良倾向。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重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把握教育的起点;关心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找准教育的着力点;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设计教育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内容空洞和方式单一的问题。合理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把解决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疏通与引导融于一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