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陶兰  张映先 《科教文汇》2009,(27):263-264
本文试从三位英国汉学家的生平、社会历史背景、译学争辩等方面出发,结合操纵学派翻译理论,考察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态度、翻译观等;探讨西方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对中国典籍的解构,以及中国典籍翻译与研究对三位英国汉学家的影响。最后总结他们对东西文化传播和翻译研究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提出,为当前中华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中华典籍外译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典籍翻译教学是培养典籍外译人才的基本途径。如何以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为指导,更新典籍翻译教学理念与方法,拓展典籍翻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是现阶段翻译专业建设要思考的问题。自近代以来,海外汉学家一直是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的重要力量。汉学家译本数量多、选材广,可读性强,包含着对中国语言、文化、历史、思想等多方面的研究,反映出不同时期海外译者对中华文化的独特理解与思考。将优质的汉学家译本融入到典籍翻译教学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典籍翻译活动本质的理解,提升文明交流互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典籍翻译能力,以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典籍外译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并日趋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而典籍翻译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在大学里开设典籍翻译教学课程则显得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典籍翻译课堂并未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降低了典籍翻译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对典籍翻译教学进行研究,试图说明以读者为核心的接受美学在指导典籍翻译教学实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来指导英语专业典籍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红楼梦》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检索及对比,比较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译本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译本中汤剂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得失异同,总结其翻译特点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成就斐然。了解他对中国的印象有助于全面了解翟理斯思想。通过翟理斯早期作品《翟理斯汕广纪行》来解读翟理斯眼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文化精品和语言典籍,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点,因此对其进行英语翻译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英国翻译家霍克思两个英译版本的分析,阐述杨译版本和霍译版本分别采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产生的语言效果和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典籍尤其是中医药理论及典籍的翻译日趋丰富,数量激增,形势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难成体系,术语混乱。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准则愈加显得重要和紧迫。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各种中医药翻译理论及译作的探索和研究、比较和甄别,结合多年的翻译和医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和规范化构想,为不断涌现的中医药译者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长江  李桂燕  古梅 《科教文汇》2008,(31):246-246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重要的课题。汉语热和奥运会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典籍的翻译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桥梁,是汉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长江  李桂燕  古梅 《科教文汇》2008,(11):246-246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重要的课题。汉语热和奥运会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典籍的翻译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桥梁,是汉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戏剧作品《陈彦戏剧三部曲》包括《西京故事》《大树西迁》《迟开的玫瑰》,以秦腔的形式描写了普通人朴实而又不平凡的奋斗生活,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朴实的陕西方言。英译本由西北大学教授胡宗锋、英国汉学家罗宾·吉尔班克等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完成,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于2021年11月出版。中外合作译者既要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期待,又要保留陕西戏剧作品的本土特色,使外国读者了解陕西文化,以期实现戏剧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跨文化重构。《大树西迁》的外译对中华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化走出去,讲好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阮晓蕾 《科教文汇》2009,(25):256-257
本文首先围绕英国诗人兰德的《我不与人争》一诗,从语音、词汇、句式以及修辞等方面对其进行文体分析。接着作者讨论比较了三个不同的翻译版本(分别译自杨绛,李霁野和绿原),结合翻译标准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四位看似毫不相干的老人因为一首小诗和共同的人生境界及追求联系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3)
中医典籍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通过使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可以平衡好这两点性质。本文以《黄帝内经》的三个全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三个译本的篇名翻译,分析了三个译本的总体特点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爽  周桂君 《现代情报》2023,(3):64-72+147
[目的/意义]读者评价是检验作品译介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图书传播效果的重要考量依据。对中华哲学典籍海外读者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能了解西方读者对中华哲学典籍的接受意向、价值判断和选择偏好,有针对性地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方法/过程]本研究以Goodreads(好读)网关于《易经》英译本的读者在线评论为例,使用BERTopic模型进行主题提取,选取Python自带的TextBlob库对句子和词语进行情感极性分析,综合分析影响读者评价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分析发现,中华哲学典籍海外读者评价的影响因素有:译者的翻译经历和学术积累,译本的封面设计等副文本元素,名人序言的助推影响。此外,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汉语文本特征为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语篇结构安排给读者阅读带来困扰。因此,通过翻译传播中华文化不仅要从语言层面和文化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更应该综合考虑海外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伟烈亚力对中国数学的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世纪著名汉学家、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是最早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数学的珍贵文献。文中,伟烈亚力概述了中国数学文献,介绍了位值制、勾股术、大衍术、天元术、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四元术等中国古代重要数学成就,并通过中西之间的比较,对这些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文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介了女性主义及其翻译研究,概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指出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后起之军有其自身特点,亦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介了女性主义及其翻译研究,概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对中国译界的影响,指出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作为后起之军有其自身特点,亦待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三国文化包含文学经典《三国演义》、三国文化旅游遗迹以及报道、介绍三国时期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所有文字资料,其内容博大精深。近年来,三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热捧,中外学者纷纷对三国文化进行了翻译研究工作,和三国文化有关的旅游景点也纷纷采用了双语翻译来进行景点解说。但是,在这些英译文中,出现了翻译错位、一词几译、格式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其中对于三国时期官职的翻译更是出现了诸多不统一、不规范的地方。本文拟在翻译规范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三国文化中官职的翻译进行规范化研究,采用举例、对比、分析的方法,试图找出最能与中国古代官职相对应的英文翻译,以促进三国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敦仁是清代山西著名的数学家,汉学家,他在为官之余,进行了大量的数学研究,尤其在整理研究古代数学典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该文通过大量资料,介绍了张敦仁的生平,政绩和数学研究情况,以及他和当时其它数学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华兹华斯在诗歌中讴歌自然和心灵与当时英国新兴起的浪漫主义有很大关联;而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将目光转向山水田园与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思潮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国的这两种思潮对这三位诗人写作风格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寻求其共性,或许会为我们了解英国文化和加深理解中国文化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梁岚  白玲 《百科知识》2023,(12):69-70
<正>中国典籍翻译是对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而古典诗词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结晶,语言凝练、节奏整齐、意象丰富。意象是构成诗词的元件,也是诗词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意象的解读是古诗词学习的生命和灵魂。成功的诗词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