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清战役是太平天国北伐战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战役。太平军北伐援军在这次战役中的失败,使林凤祥、李开芳领导的北伐军断了后援,终致最后失败,给太平天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本文拟对临清战役和太平军在此役失败的原因,作些探究。  相似文献   

2.
鲁西南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7年7月在山东省西南部菏泽、郓城、钷野、定陶、金乡、曹县一带所进行的一次大战役。这次战役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军四个师部和九个半旅,共5万6千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本文就这次战役的战前形势、战役准备和进行过程、战役的意义和胜利原因作一简单的述论。  相似文献   

3.
本在论述白江口战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战役对双方的影响,认为白江口战役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中日双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4.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历史功绩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淮海战役谋划阶段,力谏中央暂缓分兵渡江南进,为淮海战役的发起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主攻战场,屡出奇招,分割包围国民党军各兵团,实现各个歼灭的战略目的;淮海战役后勤补给战线,精于筹算,有效保障部队后勤供应,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贾爱宝 《文教资料》2008,(15):96-97
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是我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战.本文分四个阶段回顾了平汉战役的概况,分析了平汉战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内长城防御作战失败后,阎锡山集中兵力组织忻口战役以保卫太原,一度允许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地方军队入晋参战,并积极推行国共合作。在忻口战役中,阎锡山积极抗战,并团结共产党及国民党中央军等一致对外,其对战役进行了有效的指挥,战绩显著。在阎锡山等将领指挥下,忻口战役历时23天,成为抗战初期华北地区抵抗最坚决的战役之一,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这场战役当中阎锡山发挥了主导作用。但阎锡山作为地方军阀代表,注重个人得失,缺乏全局观念,最终战役失利。  相似文献   

7.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是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中发起的。这次战役从准备到结束,都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和指挥下进行的。毛主席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贯串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伟大思想,是平津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指针,也是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锐利武器。认真学习毛主席这篇光辉著作,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清算林彪在平津战役中的滔天罪行,揭露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极右实质,把批林批孔运动不断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三月至四月十七日),是中国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胜利。这次战役,是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寇、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它是在以国共重新合作为基础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在全国军民抗日战争高潮的影响下,在抗日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比较努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李宗仁直接指挥了这次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广大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谱  相似文献   

9.
衡宝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直接作用是重创了李宗仁的新桂系主力,为全歼逃桂残部和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条件。其间接作用则是使李宗仁输光了政治资本,从而加剧了蒋、李矛盾,并迫使美国断绝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衡宝战役是新桂系覆亡的关键一战。我军的胜利,加速了李宗仁的“赴美就医”和国民党军队在大陆彻底崩溃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淮海战役期间,由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的山东解放区以及山东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由原山东八路军改编的部队在淮海战役中完成了重要的作战任务,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战役期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对战役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宣传报道。其重点报道了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的人民解放军获胜和国民党军溃败情况、投诚起义的国民党官兵情况、共产党对国民党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情景等。这些宣传报道对鼓舞人民解放军士气、各个击破敌人,鼓励民众支援全国解放事业以及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战场上最大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在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遭到了惨败。本文主要从抗战中后期国民党的政治军事方针、国民党军队战役的具体指挥、军队的战斗力、军民关系等方面探讨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在捕捉战机、迅速发动平津战役问题上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一个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战役——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我军解放了东北境。全十一月六日,另一个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大规模战役——淮海战役在南线展开。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之间的战略决战进入最紧张的高潮之中。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部署战略,适时提出渡江战役并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根据战局的不断变化调整并确定渡江时间。为确保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在战役指导思想、后勤保障、干部准备、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考虑和部署。  相似文献   

15.
扫盲动态     
<正> 扫盲战役打得好明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地实际,采取打战役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力量,根治文盲现象。为了彻底扫除剩余文盲,迎接国际扫盲年,县政府继第一个扫盲战役结束后,决定于89年10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二次扫盲战役。县长发布了战  相似文献   

16.
在淮海战役指挥中,邓小平从淮海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指挥中坚持照顾战争全局,部署攻克了郑州,宿县;为配合平津战役指挥部队进行战场休整。他统筹战役全局,正确把握战机,创造性地提出将歼灭黄维兵团作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中心。在围歼黄维兵团过程中,他又鼓励推广了克敌制胜的关键战法。表现出邓小平举重若轻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7.
林春荣 《老年教育》2006,(12):13-13
我的父亲林钧朋是一位老革命军人。他17岁参军,先后参加过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州战役和漳厦战役等几十次战役、战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针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而制订的一项基本战略。它是以地中海为主要战场,在此集中优势兵力,展开和实施一系列打击德意法西斯的战役,以达到歼灭敌人,确保地中海的畅通,进而最终击溃法西斯的战略。如果说这一战略成功的第一个标志是1942年底阿拉曼战役胜利的话,那么,丘吉尔以此为起点所推动的一系列战役的实施,包括英美联军于1942年11月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1943年8月的西西里战役,1943年底到第二年6月的意大利战役,1944年5月的法国南部登陆战役,直捣奥地利、进攻巴尔干和爱琴海战役便构成了地中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尾声  相似文献   

19.
1945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犯,继上党战役之后,在邯郸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邯郸战役。这次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作战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滇军出滇后参加的首次战役。滇军第60军在战役中不惧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从而牵制了敌精锐部队,有效地配合和支援了友军。滇军将士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