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唱“双簧”     
一次,我请小朋友上“小舞台”讲故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举起来跃跃欲试,而中途转来的阳阳小朋友却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只顾低头掰自己的手指。他是班上比较淘气的孩子,自由散漫、不受约束,可能平日里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变得乖僻,对一般事物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则】飞飞的故事飞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聪明活泼、爱动脑筋,有创造意识,经常对老师说“不”。一次语文课上,教师在教完《东郭先生和狼》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关于《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这时,教师发现飞飞一只手高举着,一只手捂着嘴巴吃吃地笑。教师没有请他答题,但其他小朋友讲完后,飞飞还是固执地举着手。教师想:他平时就爱说怪话,提一些稀奇古怪、令人发笑的问题,这次不知会搞些什么花样,不能请他讲。但教师转念一想,这样做不太好,不应该剥夺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4.
“笨”孩子的第一节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就“火力侦察”,发现小豪上课精力不集中,于是我便点名请他发言。不出我所料,他果然一脸茫然地站着。等了几秒钟后,不见他吭声,周围的小朋友可急坏了,纷纷举着小手,胆大的孩子干脆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情况摘述  XX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来园时他总是紧绷着脸,不肯和老师打招呼;在幼儿园也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他作了如下观察:  观察1:自选活动时,XX小朋友拿了地板胶和自己的玩具,站着看其他小朋友玩,不时舔着舌头,我上前去拉拉他的手,带他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可他一声不吭挣脱我的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一边,看上去很可怜。观察2:吃饭时,XX小朋友吃完一碗饭,他还想添面汤,可是走到老师面前,他愣着看面汤,脸涨得通红,刚想开口又把舌头缩回去,我明白了他的意思,问他是不是要添面,他点了…  相似文献   

6.
<正>和同行沈老师喝茶聊天,她讲述了自己班上的一件事儿。当时是冬天,她刚下课,一位小朋友就满脸委屈地跑到办公室对她说:"沈老师,小胖把我的手弄痛了,还不给我道歉,我不跟她玩儿了!"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很多老师会把小胖叫来,问清楚原因,或者讲一番道理让两个孩子和好。沈老师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小朋友拉到自己怀里,托起她的小手吹吹,然后捧住她的手说:"来,老师给  相似文献   

7.
杨琳 《家教指南》2006,(12):25-27
洋洋是一个反应能力快,语言优势明显领先的聪明孩子,喜欢和小朋友老师议论和辩论一些问题,有什么话一定要一吐为快。但是在集体活动中,如果老师没能提问他,而提问了其他的小朋友并夸奖,他就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我知道的比他还多呢!”老师只要表扬了他的朋友或周围的小朋友,他就会疏远朋友,并找出那些小朋友的缺点到老师这里告状。他的这种消极心理让妈妈感觉到了。有一天,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新转来一名幼儿,名叫大千,他个子长得高高的壮壮的,也很聪明懂事,挺惹人喜爱。通过一周的接触,我发现这孩子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平时走路喜欢双手抱肩,口气很高傲,喜欢教训小朋友,遇到事情常用手拍桌子,引起小朋友和老师的注意,特别是不能批评他,游戏时他得当头(第一个叫他),要不就生气,不玩啦。我想,这样可不好,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事业上不可能都是一路顺风,风平浪静的,现在养成骄傲自大的习气,受不了别人的一点批评,经受不起挫折打击,将来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很可能会接受不了,甚至一蹶不振,误…  相似文献   

9.
大凡教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一部分儿童明明不会回答,但看到别的同学举了手,自己也忙举起小手。他们果真被提问到,那是可以想见的。碰到这种情况,怎样处理才好呢?我在实习期间,是这样做的: 一般地,我尽量避免让这些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由于心理因素,这些儿童举手有共同特点:手举得低低的,头不敢扬起来。因此,我很少提问他们。偶而提到他们,造成“卡壳”,我也从不发火,而是说:“××小朋友刚才想好了,一下忘记了,请先坐下,注意听别的小朋友回答……”这个孩子会立刻平静下来,并注意听别的孩子的回答。课后,我再通过单独谈话,要求他们以后做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想好时不举手;想好了再举  相似文献   

10.
顾兰芳 《山东教育》2003,(27):36-36
今天,是我借班上课的时间。为了拉近我与陌生孩子间的距离,上课前,我来到了那个班。首先,我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我说:“顾老师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如果哪天在步行街碰到了你,你叫了我,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呀!你们能向我介绍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向我介绍着自己,俨然把我当成了老朋友。接着,那个班的老师帮我叫幼儿排队。按规定我上课时,只需要30个幼儿。老师帮我一个一个点着名,小朋友个个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当30个人已经满了,还剩下了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举着小手看着我。我说“你也来。”“他?不行的…  相似文献   

11.
剐开学那段时间,每当孩子们分组洗手准备吃饭的时候,新来的张鹏伟小朋友总是第一个洗完回到座位上。后来就听小朋友说:“老师,张鹏伟不洗手,在洗手间站一下就出来了。”原来如此,怪不得他每次都这么“麻利”呢。于是我对他说:“手玩得那么脏,不洗手怎么吃饭呀。”“我不吃了,也不洗,在家我就不洗手。”“那好吧,  相似文献   

12.
G,这个班里新转来的小男孩,第一天来园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好带".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他的专注力很不好,总是会从小椅子上站起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不会在乎老师的眼睛是不是提醒他要坐好,也从不会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会追得别的小朋友到处跑,而全然忘记老师叮嘱的"不能和小朋友追着玩儿";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吃完",中间还要告诉老师他不喜欢吃今天的饭菜;起床时,他会对老师说"老师,我穿不上衣服",而鞋子也分不清左右脚.  相似文献   

13.
已经上课两三分钟了,可夏楠还沉迷于玩他的拼图卡片,虽然我的目光跟他交流过好几次,可他仍然无动于衷。怎么办?我脑中闪过前不久看到的一件事:上课了,有位小朋友还在扔着纸飞机,老师边没收孩子的纸飞机边说:“都上课了,还扔。”顺手将纸飞机撕了,结果孩子哭了好长时间都没停止。课当然也就上不下去了。我想:那架纸飞机在老师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可在孩子眼里却是快乐之源,如果换一种教育方法,结局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15.
怎第办     
昕昕是个好表现的孩子,只要老师提问,他就举手。请他回答,他是前言不搭后语,说个没完没了;不请他回答,他的手老高高地举着,嘴里不停地喊“我我我”。尤其是有人观摩的时候,老师就更加为难。您说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和天真活泼、听话的孩子打交道是非常快乐的。但是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小调皮、小捣蛋令人头疼。在工作实践中,我找到了两种对付“小调皮”、“小捣蛋”的好办法。   一是让调皮孩子知道老师一直在注意他。刚入园的小涵,喜欢围着老师转,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他就有出格的表现。如常一边偷偷地注意老师的动向,一边咬牙切齿地迅速扯一下旁边小朋友的头发,然后马上装作没事;或者是干扰旁边小朋友的活动,说一些打击的话,甚至脏话,搞得周围的小朋友叽叽喳喳告状声不断,他呢,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等待我的评判……其实,小涵的这些举…  相似文献   

17.
从来不打人的宝宝打了人,是在别人抢了他的玩具,不还还打他的情况下/”的,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我若是赵老师,我要当着r宝的面批评克动手抢玩具的孩子,让他明白因为他先侵犯了别人,受到惩罚是应该的。然后告诉宝宝:打人是很野蛮的行为,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小朋友打人。爸爸就是因为不喜欢小朋友打人才让你教训一下他的,但是他不敢打你了,以后还会打别的人,我们想个好办法,帮助那些爱打人的小朋友改掉这个毛病好吗?宝宝一定会很高兴地配合老师.在班组里进行不能打人的教育活动,让小朋友通过讨论,明白随便打人的严重后…  相似文献   

18.
阳阳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聪明活泼,爱动脑筋,有创造意识,工作能力强,平时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号召能力,是班级中的焦点人物,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他爱给老师挑刺,有时说话不注意场合和对象,经常对老师说“不”。对这么一个不同一般的孩子,有时传统的教育方法会失灵。在和他的接触中,常常会发现教育他同时也在教育自己,甚至有时还会感到暂时“缺氧”,无从教育。“干吗追着东郭先生吃?驴也好吃呀!”“小朋友,关于《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这时,我发现阳阳一只手高举着,一只手捂住嘴巴窃窃地…  相似文献   

19.
老师想你了     
我们小班的明明是个非常聪明乖巧的孩子.每当老师教小朋友一些新知识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学会;每当老师分发玩具时,一些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希望快点拿到,只有他规规矩矩坐在那里等;每当老师教一个简单动作时,有的小朋友学得很慢,可他却能很快学会,而且做得很到位.就是这么一个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却不喜欢来幼儿园,他经常两三天不来,即便来了也不和小朋友玩,还时不时哭着找妈妈.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句话:"别哭了,明明最乖了,等放了学妈妈就来接你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晨晨的老师来家访,说晨晨这孩子善于动脑筋,爱问为什么,知道的东西可不少。她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在认识“船”和“鱼”之后,老师提了个问题:“船和鱼的头为什么是尖的呢?”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举手。突然,晨晨的小手举得高高的,他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是为了减少阻力。”老师没想到这孩子未经启发引导就能回答有关物理的问题,高兴地夸奖了他,小朋友们也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