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阐明物理学基本定律,提供各种原子分子信息和数据的一门科学,它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基础,对阐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检验物理学定律起着重大作用。原子分子物理既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在国家需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内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主要研究单位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等情况的调研,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特点、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学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发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科技规划"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从而展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战略在我国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之物质,从宇观的星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从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纳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有物质自己的运动规律,然而解密这所有物质的运动规律未必是普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这是一门叫做力学的学科所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建立在原子分子学说上的一种实验科学。研究分子的行为和分子间的反应,对分子的认识和改造是化学科学的首要任务。在上世纪初,化学家从分析物质开始,定出物质组分,以求出所含的原子种类、数目和化学武。后来有机化学出现了同分异构体,化学家才知道分子的结构对认识分子的重要性。一百多年来发现了百万多个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化学家从研究分子的化学性质出发应用各种物理方法去改变分子形成了新的物理化学学科,也得出许多经验性的法则。但总的说来化学仍然是一种实验的科学。他缺少一个完整的理论,他不能说明为什么原子能结合成为分子,和化学键的成因。他的规律是经验性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物理科学一处涵盖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声学4个物理子学科,学科最大特点之一是发展很快,研究热点不断更新。更新的结果,使2002年的热点也许变成2003年的非热点,2002年还在急遽升温的领域,2003年也许是骤然降温的领域。从科学基金项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单分子表征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探测材料表面局域的原子级分辨率的空间和电子结 构,可操作性强,极大地增强了科学家表征单分子结构,研究单分子物理、化学特性,和操 纵单原子、单分子并构造纳米器件的能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单分 子表征和操纵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在单分子尺度下若干特殊的物理现象和效应,说明了 单分子研究对物理学和其他学科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利用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计算了一些分子的原子多极矩,结果表明,添加原子偶极矩及原子四极短不但能产生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更加合理地描述了分子中的电荷分布,计算得到的原子电行值与从头计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原子多极矩计算得到的分子偶极短与实验值非常接近,该方法可以倾利地推广到大分子原子多极矩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刘锦超,1988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物理系(获杜邦奖学金),师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H·P·凯利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1982年开始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磁场对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分子的光电离过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PM3量化参数对脂肪醇的-lgSw、lgKow的QSP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C-O键上碳原子电荷QC和分子所含碳原子个数N作为醇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其溶解度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进行了QSPR研究.QC的计算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容易获取,它表征了醇分子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结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醇分子的-lgSw、lgKow都随分子所含碳原子数N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O键上碳原子电荷Qc的增大而减小,复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PM3方法计算的量化参数Qc用于与脂肪醇的水溶解性关联优于分子连接性指数。  相似文献   

11.
化学通过化学键的剪裁和重组,以及超越分子层次的非共价作用和组装,创造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为其它学科的创新研究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知识基础和物质保障。纵观化学科学近年来的发展,化学正在不断走向"精准"化。本文结合国内外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合成化学,单分子单原子操纵和自组装三个方面对化学走向精准化的趋势进行了评述。首先,从官能团化学键种类转化控制的区域选择性到反应产物空间构型控制的立体选择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合成化学在反应选择性控制上走向精准化;其次探讨了利用单分子和单原子的操纵来实现分子和原子层次上对化学反应进行精确控制的策略;第三,则对利用自组装这一新一代的方法来实现分子层次以上有序结构的精准构建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2006,(2):53-57
有机固体研究主要是探讨有机功能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光电磁等物理性能以及它们在分子器件方面的应用,涉及到化学、物理、电子学等学科,属于新型前沿交叉研究领域。有机固体领域中的有机、高分子光电磁功能材料的研究是新材料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而分子器件是纳米科技的目标之一。有机固体研究已成为21世纪化学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大制成新型单分子整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中国人》2005,(8):46-46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富勒烯单分子研究中又获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将富勒烯单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用氮原子取代,并利用单电子隧穿效应,成功研制成仅由一个分子组成的新型单分子整流器。该分子器件有着和传统单分子整流器不同的工作原理,在重复性和可控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是他们继用单分子操纵手段实现由两个富勒烯分子构成负微分电导二极管后,所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PM3原子电荷与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 lgK ow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对135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分子和二苯并呋喃进行了优化计算,作业命令为#p PM3 opt freq scf(conver=9),以计算所得的碳、氧原子电荷作为PCDFs分子结构描述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对PCDFs的lgKow与原子电荷的七元方程,最优复相关系数为0.9459,相应的标准偏差为0.1897,经检验该模型的稳健性好,并对未有实验数据的85个PCDFs的lgKow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激发态是分子存在的重要形态,它具有与基态分子迥然不同的性质。对其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是分子科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当代化学物理学科的重要前沿。研究激发态分子的主要手段是分子光谱。但经典光谱的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能力都不足以研究短寿命的激发态以及态-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我们瞄准了这个意义重大而又有相当难度的课题,从1983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及“八五”国家攀登计划(态-态反应动力学及原子分子激发态)的支持下,建…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是一种尖端技术,它将领导下一声产业革命。纳米原来只是一种计量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一个中等原子的十几倍。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例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国际上确认,当物质的粒径在100纳米以下时,这种物质就可以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纳米技术是一种材料技术。其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将尺寸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所以,纳米技术正吸引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力。纳米技术不光改变着或即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纳米技术还将使我国的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7.
纳米大事记     
1959年 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 1974年 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1年 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和核科学都是研究物质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着诸如原子分子、凝聚态、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不同层次的结构,由此便有着不同层次的物理问题.原子分子层次和凝聚态层次中的物理问题属于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基础光学、原子分子物理、波谱学和声学等分支)的研究范围,原子核层次和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9.
在原子分子微观层面揭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开拓科学前沿、突破重大应用的科学基础,对揭示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 X 射线、电子衍射以及传统的精密激光光谱技术,人们可以在原子尺度获得物质微观结构,但主要集中在稳态信息的获得.  相似文献   

20.
SCI化学及其相关领域期刊的计量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SCI化学领域期刊的计量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被SCI收录的化学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于相应学科主题的平均影响因子,在相应学科主题的位次也比较靠后。通过分析中国论文涉及的SCI化学领域期刊,认为中国在应用化学、电化学、化学工程、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结晶学等方面具有研究优势,在分析化学、多学科化学、聚合体科学等方面具有与国际水平相当的研究实力,在生物化学研究方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化学、无机化学和核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原子、分子及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