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各家报刊都经常选登一些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新闻漫画;有的地方还创办了专门刊登漫画的报纸和刊物,选登国内国际的新闻漫画精品;更可喜的是,新闻漫画已进入了电视,成了电视新闻的一个新品种,它以丰富的色彩和能大能小的特写镜头更吸引观众,使报纸漫画显得逊色。当然,担负讽刺与幽默任务的绝不仅限于新闻漫画,小品文之类,幽默新闻摄影也应成为其中的一种。但是,幽默新闻摄影在我国还不多见,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需要不需要幽默新闻摄影呢?幽默新闻摄影需要从新闻漫画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呢?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羽 《采.写.编》2013,(4):66-66,F0003
方成前辈是漫画大家,笔头千钧,深刻入骨,幽默诙谐。风发泉涌。漫画是讽刺艺术,讽刺离不开幽默,以枪弹为喻,讽刺是弹头,幽默就是蛋壳里的火药的质量与数量。方成以创作实践之经验,梳理阐释各种道理,比如对“幽默”的论说不仅深入浅出,往往更个性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3.
<正>讽刺漫画被人们宣染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反映社会的阴暗面,揭露腐败警醒民众,对于许多政治讽刺漫画家,他们的"武器"只是笔和纸。对这些画家来说,画讽刺画是一种使命,而画讽刺漫画,如果没有热情,没有评论和见解或目的,那将失去它应有的威力。"幽默"漫画是以诙谐健康的笔调,描绘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  相似文献   

5.
《新闻与写作》2008,(5):I0001
徐鹏飞,1949年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讽刺与幽默》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从事漫画创作三十年,近年来学习传统水墨画,并尝试用漫画思维融入水墨画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6.
在这里,我们选登6幅第三世界报刊的进步漫画,有的是讽刺本国执政者和资本家的,有的则是讽刺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财团的……这些漫画主题鲜明、构思幽默,绘画技巧也比较熟练,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爱憎分明的政治漫画,反映了亚非拉各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和生存权利,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报刊上,涉及时事评论的新闻漫画已经开始显露其政治讽刺的重大影响.当中国的历史脚步进入近代,欧洲石印技术开始传入,为中国新闻漫画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条件.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成为以讽刺和夸张等特点见长的漫画积极反映的对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8.
“四格漫画”是长篇连环漫画的一种,是由四幅性质相近的单幅漫画或连环漫画组成。它以一个或几个固定典型人物作为描绘的中心,围绕这样的中心,编出自成段落的讽刺幽默故事。因为这种漫画每幅有四个格,故称“四格漫画”。  相似文献   

9.
~~《讽刺与幽默》漫画选辑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写作》2008,(7):I0001-I0001
天呈,姓沈。1946年10月生于上海。1976年开始漫画创作,以单幅讽刺漫画居长,作品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编辑奖),中国新闻奖怍品二等奖,上海韬奋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新闻漫画:不应如此受冷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和漫画的结合新闻漫画,指的是以漫画形式传播新闻的一种手段,即从真实的社会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国老漫画家王乐天在报纸上撰文呼吁多创作些歌颂漫画,笔者也有同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漫画家应该积极投身改革大业,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面貌、新成就、新风尚,进行歌颂,以鼓舞信心,激励斗志。广大读者对歌颂性漫画是喜欢的,而且要求很高。前几年我们对漫画读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这里我不妨摘几段供大家研究。湖南的一位干部说:“……漫画不论讽刺的,歌颂的,幽默的都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好武器,一幅好的漫画,振聋发聩,动人心弦,胜过长篇大论。……比较起来,我最喜欢的是讽刺漫画,歌颂的漫画不是不爱,总觉得不易画好,在构思与技巧上有待探索。”有的读者说:“我周围的同志最喜欢幽默式的漫画,其次是讽刺式的,至于歌颂性的,一般难画好,倒不如弄成一幅含蓄些的宣传画。人们爱看富有蕴藉的宣传画,不愿看不伦不类的歌颂性漫画。”安徽省的一位读者来信说:“至于漫画  相似文献   

13.
吴林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205-206
众所周知,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载体,在青少年中受到广泛的欢迎.而现阶段,作为漫画业第一大国的日本,其漫画期刊的营销力度和竞争能力都要超于我国,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情问题造成的.在我国的漫画领域早期,漫画是专门用来讽刺事实和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它出生的时候就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使命,改革开放后人们才发现,漫画不仅仅是用来讽刺,还可以娱乐,还可以传达更多的东西.随着日本漫画的大量涌入国内,更多的人意识到了漫画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笔者毕节结合当前我国漫画产业发展时,其固有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竞争策略进行研究,并从中研究出有效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闻漫画     
漫画以其讽刺辛辣、幽默无穷、夸张大胆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通常见到的漫画大多是用线条表现好,为此,有人对漫画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画漫画简单容易,殊不知,要想画好漫画,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等。  相似文献   

15.
我做了几十年的副刊编辑,接触到的戏画较多,有戏曲速写、戏曲人物画、戏曲国画、戏曲漫笔、戏曲小品等等,其中有的是戏曲漫画,有的就不是。我理解,以戏为题材的画,只有具有了漫画的属性才可称为戏曲漫画。我国杰出的漫画家、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子他先生认为:“‘漫画’式样很多,定义不一。简笔的、/h形的、单色的、讽刺的、抒情的、描写的、滑稽的……都是漫画的属性。有一于此,即可称为漫画。”又说:“漫画是注重意义而有象征、讽刺、记述之用的,用略笔而夸张地描写的一种绘画。”“漫画是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艺术。”从…  相似文献   

16.
邝飚 《新闻实践》2010,(11):41-42
漫画是在批判的冲动中产生,起源就是一个批判性的绘画嬉戏,它的本质就是靠批判起家的。对于新中国的漫画而言,漫画批判性无处不在,传统的讽刺、幽默漫画本身就具备批判性。从早期的廖冰兄、丁聪、方成等前辈的作品到中期的代表人物方唐的作品,无不展现出漫画的批判性。批判性是漫画的主流,漫画如果不批判,我认为它就不是漫画,那是宣传画,是“笑画”。  相似文献   

17.
“谈起《人民日报》,不能不提人民日报的漫画”。①《人民日报》拥有一批优秀的漫画创作者和刊发新闻漫画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重视漫画。当时的漫画肩负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使命,不仅长干讽刺,而且善于歌颂,成为与新闻同等重要的一个报道品种。风云变幻,《人民日报》的新闻漫画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8.
四、漫画肖像画人的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绘制,将人的生理特点突出,看来畸形,然而酷似。外国漫画家把被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漫画家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以及一些其他新闻人物,用漫画笔法画出来,登在报刊上(图24)。许多杂志,如幽默、讽刺性的和时事性的刊物,还常以新闻人物的漫画肖像作为封面。十九世纪法国漫画家安德列·吉尔(巴黎公社革命漫画家)为《月亮》杂志《当今人物》专栏作漫画肖像。苏联漫画家以为别人作漫画肖像表示友好,如在杂志上发表漫画肖像为国人祝寿(《鳄  相似文献   

19.
漫画肖像漫画肖像在漫画(特别是讽刺画)创作中是一项顶重要的技艺,在欧洲流行很早。这种肖像画,是用漫画的夸张笔法,突出人的生理特点,使形象看来畸形,而又酷似。外国漫画家常把讽刺和取笑的对象画成漫画肖像,有的肖像只是为了画得有特色,有趣,并无讽刺含义。有的肖像作些艺术加工,显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职业特点等,显得更加生动。漫画肖像还可作为歌颂漫画,表现先进人物。如作单幅配以诗歌,或作大幅先进人物群像等。关于体育运动的报道,还可画出各项运动获奖人物漫画肖像配台发表,版面自会更加鲜明新颖,引起读者的浓厚兴…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漫画是指以漫画的形式来传播新闻的漫画,即从真实的社会现象中选取素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以幽默、诙谐的画面来讽刺、批评或赞扬、歌颂某些人或事,充分发挥其形象化评论的作用的漫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