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精致教学的界定"精致"在词典中的解释:"精"含"经过提炼或挑选的"、"提炼出来的精华"等义;"致"含"达到"、"尽、极"等义。"精致"在教学中的界定:"精"是指对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挑选和提炼,是去粗存精、汲取精  相似文献   

2.
精致管理,是"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过程。精致,源于细致,成于极致;精致,始于精心,成于精彩!精致管理,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高质量地重复做,从而创造不简单;精致管理,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从而创造不平凡。  相似文献   

3.
教育育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影响的是稚嫩的心灵,所以它是门慢的艺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和卓越的追求。而精致管理是“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过程,因为精致,源于精细,成于极致;精致,始于精心,成于精彩。那么,如何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实现“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精就是不平凡”这一追求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苏式课堂是苏州教育独具地域特色的代名词,具有精致、灵动、开放、质朴的特点。如果将苏式体育课堂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它的根茎就是课程内容,枝干是灵动多变的教学方式,花朵是精致美丽的课堂呈现方式,果实是高效实际的教学效果,它们合力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确立了"灵动教育"的文化内涵。"灵动教育"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一种向上的生命的教育。通过校园环境建设、链式德育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灵动课堂教学等系列载体,培养学生的灵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有利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业务水平精湛、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尤立增和许建国二位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的是语文教学的精致和精致背后的故事。 “精致”是相对于粗放、粗糙、粗疏来说的。对于教师来说,追求精致,就是精心地备课,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精益求精地耕耘课堂的每一分钟,真诚应对课堂上每一颗纯真鲜活的心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最大优化。用尤立增老师的话来说,追求课堂的精致,就是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真实、鲜活、灵动、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1.建立美好愿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理想课堂到底是怎样的,教师们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阐述着心中理想课堂的雏形,教师们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夯实学生的学力"……在课程领导理念指引下,广大教师逐步建立起了"精致课堂"的美好愿景。2.叩问精致课堂精致课堂是一种有效而精彩、简约而灵动、智慧与审美和谐统一的课堂。在这里,"有  相似文献   

8.
<正>精教活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思想。所谓"精教"是指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找准教学的着力点,要有针对性地教,讲在关键处,拨在疑难点,每节课要讲什么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所谓"活学"就是指学生主动学,灵动学,活泼地学。"精教活学"  相似文献   

9.
精致语文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个性化追求,强调教学的精粹、精当,细致、情致。它追求精粹内容和精当形式的统一,细致品悟和情致对话的统一,精心设计和精彩生成的统一。它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激扬学生言语生命,培养学生言语品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精致语文课堂的特点为:"精""准""细""趣""巧"。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春,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年的相伴而行,艰辛而又快乐。我们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控制课堂上讲练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由课外转入课内,让师生都在灵动的文字中徜徉!接纳源于困惑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源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困惑,也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课堂的观摩学习。前两年,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特别是进行小组  相似文献   

11.
"精进"是我校办学的核心理念。"精进",颜古注:"精明而进超也。""精"指办学规模精巧,学校管理精细,培养目标精致;"进"指进取、进程、进展;"精进"取"精心一致,努力向上"之意。为更好地实施我校"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精进’理  相似文献   

12.
<正>这次有幸参加第六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很受启发,很有收获。打出"苏派"的旗帜,充分显示了江苏同仁们敢为人先的精气、职教改革的底气和干事创业的大气。一、苏派职教高层论坛的举办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为两点:责任感和精致性。在责任感方面,江苏省敢于担当,自发组织了这样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的美,源于教学的本质——创造、个性、审美,基于教学的终极价值——追寻幸福的童年生活,指向理想的教育人生。美的课堂,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思路凸显精致的简约,实践彰显灵动和厚实,细节体现独特的神韵。  相似文献   

14.
精即精心、用心之意,精致即用心地把每一件事做到最佳的状态。精致源于细致,成于极致。教育使心灵的真、善、美得以滋养,心灵的假、恶、丑得以抑制。精致管理之所以在各行各业得到管理者的青睐,是因为这种管理给我们的环境、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唐五代至宋以来,"富贵态"俨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特征,李清照的《词论》肯定了秦观词中"专主精致",同时批评其"终乏富贵态",何为词中"富贵态"?结合李清照的创作实践得出:词中"富贵态"在于作品中情感的真挚深厚、作品语言的清新隽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灵动、立体饱满,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深度雅致。  相似文献   

16.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师要端正态度不怕问,"灵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问题可问,"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灵动"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尽情读书,"灵动"的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快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7.
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时尚概念近年来占领网络,并迅速传播。"微"概念之所以受到这样的青睐,主要源于人们对于庞大繁杂事务的畏惧心理。然而,事实上,当我们把繁杂的事情切割成一个个小块逐一完成的时候,就能起到庞大变细小、繁杂变清晰的效果,困难也将迎刃而解。秉持这样的理念,我校的新教师"微培训"正是围绕"细小、精短、灵动"的特点展开的。培训的主题是新教师迫切需  相似文献   

18.
近来关于"精日"问题的讨论凸显了对虚无主义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则是源于对现代文明的两种反思,既有对"崇高理想的陨落,超感性世界的坍塌"的价值反思,也有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反思,主要表现为价值虚无和历史虚无两种形式。"精日"问题的治理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应对和治理。  相似文献   

19.
"灵动课堂"的关键词毋庸置疑:灵动和课堂。那么什么是灵动呢?我认为"灵",应该是灵气、灵慧、灵性,即激发出学生的思考与生成;"动",应该是手动、口动、思维动,即师生生生之间达成的互动。课堂是实的,灵动是虚的,虚实相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25年,校名源于《礼记》,体现了儒家"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也蕴含了孙中山所倡导的"世界大同"的理想。2002年著名校友童大林探望母校,回顾大同近八十年的发展史,欣然题词"诗之校"。"诗之校"以其追求教育的诗性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大同人的心声。一、"诗之校"的认识"诗之校"源于诗歌而超越诗歌,抽象到诗意,融合为诗性,是一种充满理想的教育精神追求。"诗之校"凸显本真、灵动、尚美的特征。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